最近,邻居家的小两囗吵架少了,冷战的时候多了。
妻子说:我在家忙乎两个孩子,收拾屋子,做饭。你倒好,要不就是很晚回来,要不就是回家了也不怎么说话,跟你说话,你总爱搭不理的。
丈夫要么分辩几句,要么干脆闷头睡觉。
时间一长,妻子也懒得理他了。谁都不理谁,开始冷战。
其实,妻子是希望与丈夫说说话的,只是她表达出来的是批评。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
在《非暴力沟通icon》一书,作者认为,人的成长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我想这三个阶段恰好描述了婚姻生活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情感的奴隶”。刚开始恋爱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做出令对方快乐的事情。潜意识中认为,让对方高兴,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如果对方和自己在一起时不高兴,就会感到沮丧。
一旦结婚,关系变得“严肃”了,更觉得令对方愉快是自己的责任,爱情开始变得沉重起来。
第二阶段是“面目可憎”。如果在婚姻中,我们总是“看对方脸色”,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就会感觉日子过得憋屈,进而产生怨气和怒气。
这时,说起话来,也会生硬,互相感到对方“面目可憎”。
第三阶段是“生活的主人”。这个阶段,人们对自己的意愿和感受有了清晰的认知;同时,也意识到只能为自己负责,而无法为他人的情绪负责。
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出于心中的爱去帮助对方,这种帮助并不是出于恐惧、内疚和惭愧。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婚姻经过艰难的磨合,走到了第三阶段。但有些婚姻,却在第一阶段不堪心理重负,或在第二阶段充满怒气地“夭折”了。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尽快达到第三阶段。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对夫妻,因为妻子总在抱怨,丈夫感受到的是指责。
如果妻子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说:你回来的那么晚,我感到孤独,我希望能和你说说话。
这样,丈夫就会理解妻子的需要,而不会感受到指责。
另外,示弱也有助于解决问题。比如,丈夫下班回到家,跟妻子说:今天工作上遇到困难了,我感觉自己有些灰心泄气。
在这种情况下,妻子就算在家里有多操劳,心中有多少怨气,也会烟消云散,转而会安慰丈夫的。
因此,表达感受会促进感情,指责报怨只能把对方推向相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