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地理答啦在上一篇文章中和大家分享了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时期的行政区划演变。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行政区划。
西晋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努力,终于平定了蜀吴,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在行政区划方面,西晋仍然沿袭了“州——郡——县”的行政区划体制。但这一时期州郡县的数量都明显增多,比如州有19个,分别为司州、冀州、兖州、豫州、荆州、徐州、扬州、幽州、并州、雍州、凉州、秦州、凉州、益州、宁州、交州、广州等。郡和县的数量更是分别达到了170多个和1200多个。
虽然晋朝实现了大一统,但由于门阀制度和豪强庄园势力的兴起,西晋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并不稳固。比如九品中正制是的士族子弟不愿做官也不愿听命于朝廷;豪强庄园占有大片土地,不但经济上自给自足,还拥有私人武装。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与地方的关系,被扭曲成了皇帝家族与各地豪门世家之间关系,双方基于利益的博弈使得西晋朝廷的政令很难在全国得到有效施行。
与此同时,西晋初年还分封了宗室司马乎、司马辅等21个人为王,分别是安平王、东平王、扶风王、渤海王、平原王、东莞王、沛王等,后来又增加了司马柬、司马颖等人为王,整个西晋共分封五十多个王,这些王食邑五十多万户,拥有军队十七八万人,他们的势力足以对西晋统治产生巨大影响。
晋武帝死后,惠帝司马衷即位。武帝杨皇后家族与惠帝贾皇后家族矛盾激化,终于引发了“八王之乱”,汝南王、楚王、齐王、赵王、成都王、河间王、长江王、东海王之间相互攻伐,历时4年,使得西晋王朝遭受重创,迅速覆灭。
西晋短暂的统一昙花一现,然后又进入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混乱之中。
在南方,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然后在渡江人士与土著家族、士族与庶族、等各种纷争之中,经历了南朝宋齐梁陈的更迭,表现在行政区划上,是渡江人士在南方广泛建立了很多侨置的州郡县,也就是为安置北方渡江南迁的移民设立郡县进行安置,名字仍然用其在北方的郡县名称。
在北方,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然后归一于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又经历了东魏与西魏的分裂、北周与北齐的对立,然后重新归于北周。表现在行政区划上,就是北方王朝开始把地方官员的任命权,重新收归中央朝廷。
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地方政权林立与内部集权并存,地方政权就是全国性王朝的缩小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行政区划上的表现就是“南方政权——州——郡——县”,“北方政权——州——郡——县”,州郡县的数量也是多如牛毛,“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户不满千,二郡分之;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这一切,直到隋王朝的统一,才又发生了改变。
我们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地理答啦。与您一起分享政区地理知识,探索人文历史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