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这个古老的问题,在漫长的年岁里,虽有人对此作出的不同形式的回应,但似乎很难见到有人对其做具体的定性。时至今日,这个问题看上去依然是悬而未决。
但是经常穿梭各大社交网络的你,稍为留心,便会发现,各种对爱情解读的文字,可谓铺天盖地,看的人眼花缭乱。虽然说法各有差异,但是其目的,无非是在解释情为何物。
这种解释,一开始是标准,主要是告诉人们,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爱你。爱你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不爱你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子。紧接着,这些解读爱情的专家们,便会为你出谋划策,告诉你将何去何从。最后便会搬出哲学,将爱情的得失,演绎到形而上的高度。
对于那些标准和计策,本文不述,如尔感兴趣,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二瞧瞧。
一旦有了这些标准和计策,爱情这件事,似乎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尤其是女人,在这件事上,特别容易仗势欺人。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段子,女人抱怨男人不爱自己,男人不服,相互争执不休,女人灵机一动,突然来了一句:“我明天不吃饭了,去打你的经理。”男人顿感诧异,问:“你为什么要去打我经理啊?”女说:“你不爱我,都不问我为什么不吃饭”……
简直不可理喻嘛!要是爱情真理的标准,被这样的女人掌握,估计男人都得吐血而亡。但是女人有时候发起狂来,就是这样不按逻辑出牌,让人难以招架。
按照现有的爱情理论,爱情本质,便是非逻辑的。
但那些标准、计策、形而上,却都是基于逻辑程式而建立的,就像解几何题的方式:由此……可证。
如此说来,爱情一般被理论化,就会不自觉的陷入二律背反的境地。
即便如此,爱情作为一门学问,却是坚强而真实的存在着,照此下去,大学也会开设一门课:爱情学!
很多人说,爱情在这个时代,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不如从前的纯粹、真挚、恒久,它正蜕变为某种游戏?
正因为是游戏,所以需要有游戏规则。爱情的定理,则是这场爱情游戏的规则。只有彼此都明白了这份规则,才能让这场有戏有序、安全的进行下去,彼此才能玩得开心,而最后玩完了的人,则是无法适应规则,被踢出局了。
只有在这场游戏的最初阶段,规则是模糊的,倒是彼此内心的感受,则是极为的强烈而具体,使得很多人终生都无法忘却这份感受所烙印的梦魇。
消费主义的盛行的年代,爱情,其实也沦为了一种大众化的消费。爱情的定理,其实就是一种爱情消费指南。只有学习好这份指南,才能确保自己在这场消费中,稳赚不赔。
爱情,本是需要彼此在漫长的年岁中,细心去体味。但举世浮华,人心早已躁动不安,对于很多事物,缺乏耐心,于是过把瘾就死,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方式。当爱情无法用心去感受,于是只能以具体的标准,来加以呈现,好让彼此在快速消费中,省心、省时、省力。
在这一个以满足物欲为主体的时代,使得人们有感性走向理性的步伐,变得更加迅速,也使得感性与理性的界限,变得更加明朗。为了生活,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在鞭策着人们:“切掉幻想、准备战斗”,而人要成为斗士,必须理性。而那些爱情的学问,无疑为更多的人,提供了理性的参考与选择。对爱情学问的认可,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与认同。
爱情,本来就是一场冒险。而更多的人,在忘记了青春的激情后,渴望的则是生活的坦途,而爱情,只能半途而废。
汤显祖云:“智极成圣,情极成佛”,往那芸芸众生一眼望去,成圣者能有几人?成佛者能有几人?爱情,是情与智的融合。而凡夫俗子,谈何智极,谈何情极,故而唯有那一味爱情的学问,成为了普度众生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