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着浓厚的乡土意识,而作为中国有名的侨乡,潮汕地区在某种程度可以作为乡土文化区被划分出来——“我们的家人在海外”。城市重心转移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不可避免的规律之一。但是失去中心地位的旧城区就失去了发展的价值吗?其实不然,一个城市的历史底蕴往往在旧城区身上体现出来。许多在外打拼的潮汕华侨提及家乡,首先会想到的或许是小公园的繁华喧闹和乌桥巷的童年生活。那么,他们回国还是会十分愿意回到曾经记忆中的“家”来看一看,哪怕只是看一看。
小公园位于汕头老市区的中心,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居民区。区内有汕头市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大楼高7层,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纺织品大楼(永安公司)和100多家商店,虽然她正在老去,但这里曾有过最纯粹的独特商业文化,有过许许多多汕头人的梦想和荣耀、挣扎与希冀。条条道路通码头,既是终点,又是奔向海洋的起点。小公园放射状的路网格局,正象征着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特点。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正是全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也是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规模远超广州的“上下九”等地。骑楼建筑科学规划,它以小公园为中心向四周伸出蛛网状骑楼街道形成放射格局,纵向为主街,横向为次街,纵横交叉形成网格。沈陆澄所著《汕头市小公园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特征》一文中指出,“这种以放射形设计而称道的严谨布局在国内外城市中并不多见,是结合汕头自然地形向西南沿海不断推进而逐步演变改造而成的结果。”
骑楼多为二、三层的小体量建筑,立面为从山花、墙体到基座的三段式,比例讲究、装饰丰富,建筑一层为临街的商铺,用古典的塔斯干、爱奥尼和科林斯柱式在店面与街道之间架起了连廊,采用一街两面、底层部分架空的形式。骑楼沿街连续建造,集商业与居住功能于一体,起到了遮阳避雨、方便商贸和行人的作用;二到三层通常为住房或者仓库。建筑细部融合了古典巴洛克、洛可可的装饰要素,同时又加上潮汕地区的民间文化符号,形成了雕刻、绘画和建筑融合的艺术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汕头开埠的发祥地,在岁月中见证着百载商埠昔日的繁华。尽管随着汕头城市重心的不断东移,小公园的商业中心地位逐渐消退,但汕头人仍对小公园有着浓郁的本土情结———不仅基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还有着挥之不去的情感,以小公园为中心的老城区如何重振昔日的商业雄风,更是牵挂着无数汕头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