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一个很严肃的节目,但他的播出前后都会插播一些广告。一味地很严肃 ,容易使紧绷的“橡皮筋”缺乏弹性,甚至是断掉。同样,乡镇工作也是这样,一成不变的方法解决不了所有问题,适当的时候也要打一下”迷宗拳”。老乡镇告诉我:乡镇工作别总是打同一副牌,也别总是按老套路出牌。
曾有个老同志来办公室找我,一看就知道是来信访的。他一进门,我就摸了一下口袋,跟他说:来来来,坐一会儿。我烟抽完了,你分我一根抽抽。他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从上衣口袋里拿出烟分给我一根,边递烟边问:这个你也抽?我笑着说:我老爹抽的比你的还便宜呢。
抽起烟来便有了共同语言。没有等他开口,我又和他先是讨论香烟好不好的问题,然后又问起了他们那代人的事情的,还聊起了村里的情况。十多分钟后,我拍拍脑袋问:对了,你来找我什么事情啊?他憨厚地笑了笑,说:算了,不为难你了,我走了。事后,我打打听了一下,他是要求提高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的。
其实,那天我右边裤袋里有一包香烟的。
乡镇的很多工作,真的很难。汤姆·克鲁斯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能够拍到第7集,那么拍乡镇工作的话总应该拍个700集吧。最难总得有人做,总得做好。没有现成的办法可用,更要命的是原来那些老方法都被“对手”识破了,你一开口,人家就跟你说:别跟我讲大道理。怎么办呢?那只好尝试不同的方法,适当的“皮”一下就是很好的办法。
于是乎,不少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乡镇干部工作时都是嘻皮笑脸、没有一点正经的。谈事情的时候总是嘻嘻哈哈的,正儿八经事情在他们嘴里有时都变成了一个个段子,乡村俗语讲得比老百姓讲得还顺口。其实乡镇干部内心挺累的,如果讲话讲不到一块,那怎么谈事情呀。往往是下班回家,笑都不想笑了,甚至话都不想讲了。如果简简单单能够解决问题,那么,谁不想一本正经地就把事情处理好呢?
当然,也有些时候,乡镇干部“翻脸比翻书还快”,原则性问题上还真有那么点六亲不认,不做点规矩以后还怎么混啊。
一起吃个饭原先是个很好的办法。事先就看准了:这个事情直接了当谈肯定是谈不好的,有个人肯答应下来就一定能够办好。那么先约这个人一起吃个饭。吃得差不多了,开始谈事情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这个情况难办。一来二去,临近饭局结束,这边拼命拍肩膀:兄弟,这件事情拜托你了!那边拼命拍胸脯:领导,这件事情你放心!虽然现在得自己掏腰包了,但事情办好了,还是挺开心的。这或许就是”杯酒释兵权“的现代版吧。所以,以后莫名其妙地乡镇干部请你吃饭你一定要想想好再去哟。但是,现在这个办法也有些不太灵了,一起喝个茶什么的也慢慢多起来了。
其实,乡镇工作就是这样:“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脚挖不倒”,工作碰壁了,再撞上去只会头破血流。那么换一条路走走,总会攻破对方的心里防线的。曾经碰到一个拆迁户,做了所有的工作都没有效果,大家真的有些绝望了。前任书记拍板:每天派干部去他家做客,不主动谈拆迁,除非他主动说起来。一星期下来,那户人家的心理防线莫名其地妙崩溃了。现在我都很想请心理学家分析一下这个简单举措背后的复杂逻辑。
同样,在处理信访的过程中,我经常看到有些干部对一些复杂信访,总是对访户问这问那地问一些与信访毫不相关的事情,大半天不对对方的问题作出答复。海阔天空一阵子,才拿过信访登记表仔细看起来。最后的答复可能也只有两三句话,事情就解决了。为什么要聊那么多毫不相关的事情。目的是三个:一是了解你是怎么的一个人?你为什么要信访?你要反映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古龙小说里那些真正的高手,旁人是看不到他的武器是什么,反正什么都是武器;旁人是看不到他怎么出招的,反正最后都是一击而中。
乡镇工作也是这样,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出什么招术,把对方“打败”,办事情办好,就行了。至于过程,只要是合法合规的,谁会关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