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35
在轰轰烈烈的期末考试以后,阅卷,收拾的一地鸡毛中,阅读了孙影老师的《写作让别人一年赚了几十万,让我……》。
这个未完成的半标题,同时也给了我深入的思考的空间。
在文章中,孙老师自我审视写作对于她的四重意义,分别是超拔于日常,安顿自己,扩大自己,以及刷存在感。其中,我最深为认同的,是前两条。
1.写作让人超拔于日常,从琐碎中挖掘出生活的宝藏。
有一句话说,“平淡才是真”,说的是生活的真相,实际上是无数的平淡和琐碎叠加在一起的,真正的遭遇、挫折、觉醒、狂喜、大悲等等极致的体验,极端的情感,在整个人生长河当中,实际上是屈指可数,渺如星辰的。“正是因为如此,绝大多数人生命的状态,都湮没于日常当中,“渐渐地感觉也许我们生命里最大的敌人不是饥饿、困顿、疾病、苦难、甚至死亡,而就是这样如水一样的日常,人一滴一滴地老去,死去……”孙老师如是说道。平淡和琐碎,犹如温水日滚,让浸于其中的青蛙,逐渐丧失警惕。而人之崇高的理想、神圣的目标、伟大的愿景,都可能在一日日的琐碎中,被煮烂,被瓦解。
那么,人难道无法抵抗吗?孙老师说,”如何抵抗这繁杂庸常的琐碎和重复,如何过有反思的生活,写作是我目前遇到的最好方式。“对于孙老师而言,写作犹如堤坝,以免自我在生活无穷的琐碎、繁杂、过量负载的压力和洪流中被冲走。因为写作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机会,当人开始不断审视自己时,就犹如时时给自己的精神和心灵上锚,因而不易飘走。
仅仅是写作本身就可以了吗?
日常固然琐碎,但真正的危险,在于无法从日常的琐碎当中发现本质和背后的宝藏。同一个儿童嬉戏的场景,有的人视之以儿戏,有的人却看到了天真的诗意。要使写作得以对抗日常,需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写作时,孙老师“不再抱怨日常的贫乏,而是开始挖掘生活的宝藏”,这个时候,日常的生活也带有了美妙的诗意和乐趣。“有了观察的眼,灵敏的心,目光的清明,渐渐地能从朴素中见到伟大,从平凡中发现神奇,似乎眼睛和心灵都经过了澡洗,焕然一新。”
而这种眼和心,是如何获得的?我想不是通过细心观察生活,通过持久地阅读,很难想象。因此我想斗胆加以补充:观察+阅读+写作,才能使人超拔于日常。
孙老师在文中提及了太原高研班讲座时说的一句话,“不写我会不会死?”“不写我肯定不会死,但不写我的生命会失去色彩,不写我的生活就是一地的鸡毛,但我要用写作将其织成一地的锦。”
这句话,当时深深地触动着我。
当时代推着我们急切地、焦虑地寻找“有用之用”时,孙老师却指出了写作,学习等看似“无用之用”,实则他们安顿着我们深陷浮躁、喧嚣、渴喘的心灵。
孙老师以作家史铁生为例,提醒我们,“一个不能行走世界的人,用写作创造了一个心灵的秘密花园,让我们知道人不只是物质性的存在,还是精神性的存在。平凡如我,渺小如我,也可以将写作变成安顿自己的生存方式。”
然而,我却觉得,史铁生是幸福的。虽然在躯体上,他遭受着束缚与不便,然而,这却让他有限的精力,聚焦在精神疆域中,不再过分地为物质和外在所旁顾。对于我们这样四肢健全的常人,却要实实在在地备受着世俗的考验和煎熬——一方面,你放不下名和利的得失,世俗关系的纷扰,另一方面,你还渴望着精神世界寻而不得的恬静和舒适。
这令我想起刚刚读完的《心流》,我尤其赞同米哈里的观点,幸福和快乐,绝不止于物质享乐、外物占有,也并不是寄托于他人的期望中,而是对自己的深刻洞察和认同。一个人如果过反省的生活,难以捕捉幸福等心流的瞬间,而没有写作,反省的生活则容易流于肤浅和单薄。况且,阅读和写作,都是创造心流,带来幸福感最“廉价”,最低门槛的方式。
我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持久的写作,也是源于去年秋季加入新网师。两门课程《儿童人格教育》和《教育学经典解读》,我一天不落地进行打卡写作。从最初完成任务式的小片段,到如今每日约千字的打卡(有时还包含自己手写的教育日记),写作之于我,也越来越呈现出如孙老师提示出来的几层意义。
通过写作,孙老师超越了日常,安顿了自己,扩大了自己,也逐渐享受到了发表,成文的种种甜蜜的果实。而很少人可能像她一样能够做到,哪怕忍受痛苦,也坚持着两年半。如果是冲着写作赚钱,在遭受不可避免的失望、挫折之后,很多人都会放弃,因为并不可能每个作者都 能通过耕耘,得到世俗的奖赏和赞誉,而只有向内求——当一个人找到写作真正对于自我的意义——时,他才会因为写作这件事本身而得到滋养和成长,而风雨兼程,坚持不懈。
这可能就是米哈里提到的“自成目标”——写作的意义,就在写作本身当中吧!
愿你我也能在琐碎日常中,用写作,筑造堤坝,编织锦衣,赠生命以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