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望成为一个能够用敏锐的眼光去洞察事物,再以举重若轻的态度去表达的人。
知识的无涯永远是近似的正确,没有绝对可言。而知识的魅力在于它的无界性,我们越是探寻其踪影,越是被它那一道又一道的屏障格挡在外。于是,迷茫、焦急、不安、忐忑、微弱自卑也一并爆发出来。我沉落在这茫茫书海中。这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四处弯弯绕绕的是章节的回环,文字的不可捉摸。
我有一个任务,我又同时纳入很多任务。我有空闲,我又永远不得空闲。
和着这些堆积的书籍追本溯源,四月份的时候要做关于《韩熙载夜宴图》图像质考的报告,书读过半,却依旧毫无头绪。14寸的屏幕,光标不停地在催促。心一横,牙一咬,把自己漫长的书单又往后推了推;拿手机,开app,毫不迟疑的输入夜宴图。于是多了两本,不久又增加了两本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参考资料。
我也不禁感叹。嚯,我这个假理科生,学的假文科专业。这就是艺术范畴嘛!
(好了,拐弯抹角这么多,也不过一个意思:为了一个报告读了一堆书,宝宝心里委屈)
在释读有关艺术经典名画的书籍和文章大量问世的今天,我们谈衣冠服饰、乐舞礼仪、家居、器用、表现技巧和题跋,然后绕过一个圈我们再谈流传经过、著录、印章、书画材料、装潢。一本又一本充斥专业术语的书本向我们袭来,一个又一个彻夜难眠的夜晚我们翻阅着词典去逐个解释词句。介于此,选取美术史上最经典的作品和艺术现象,以全新的通俗方式进行阐释,缩短读者与阅读对象的认知距离,是编写这套书的宗旨。
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我们感叹科技的力量,我们畏惧科技的力量,我们也渴望借用科技的力量。科技发展到今天,现代科技更加突飞猛进的为各个领域带来新提升的可能性,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播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和启发广大公众具有发现美的眼光并形成探索美的思维,即是数字化传播艺术的目的所在,也是数字化传播艺术的价值所在。
这是一个雅俗共赏的社会,甚至带着以俗为美的意味。但是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不崇精英主义,我们随波逐流,共同安逸真的是我们的本意吗?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有思想,而如今,思想的获取无比轻易,反而使我们活的千篇一律。好了,又扯远了。
本书分为六个篇章,分别为我们解读了人死后魂归故乡的《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强者的温煦与威严的《步辇图》 ;无情最是帝王家,却偏有例外的重屏中的情节的《重屏会棋图》 ;遁世之士,为文人画家奉为毕生文人理想的《高逸图》 ;天下人唱响的《西园雅集图》。还有,欢愉背后尽是悲凉的《韩熙载夜宴图》。
没办法一视同仁,我还是想说说韩熙载和顾闳中描画他的放荡不羁的夜宴图。
建立在历史上讲,这般 “畅酣淋漓”令人羡慕的图画隐藏着一段历史之委屈顿挫的悲歌,非一般的夜宴可比。让我们一同回到五代十唐,回到937年十月的时候,徐志诰即位于金陵,建国号为唐。就此,南堂正式建立。而韩熙载原本为五代中原政权后唐的进士,因其父被皇帝所杀,便投奔吴国,和徐知诰共同为官。“苟富贵,莫相忘”,凭借着伟大的友谊在徐知诰建立政权后便提携韩熙载。历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及于后主李煜的韩熙载,亲眼见证了南唐政权由盛及衰的全过程。
他不是不想为国效力,也不是恃才傲物。只不过,几十年在南唐当官的经验让他认识到欲图施展的艰难,猜忌、党内纷争让他不得不退步。此时的南唐,三面对敌,国力日衰,他清楚的认识到,这已经达到了回天无力之地,连冒险都算不上,是送死。因此,韩熙载外示以放浪之色,继续其不羁的生活实则是一种英雄无奈之后的痛苦坠落。李煜意识到了,他想到了韩熙载,想到了这个五代为官的老臣,他欲想重用他,拜他为相。而韩熙载的私生活是李煜惧怕的,李煜派去人窥视他的生活来做最终的决定。于是《夜宴图》给了韩熙载最好的结果。
之后,于礼仪、坐姿、服饰、神态、家居等方便详细这幅画的蕴含。大致内容便不再说,望诸君可亲自端起这本书窥探一二。
“天真之眼”是不存在的,艺术作品产生过程中左右其视觉形态之最终表现的不仅仅只有眼睛这一个因素,艺术史中有着太多非视觉的因素影响成就了我们后来看到艺术作品。正如我开头所言,知识是无垠的,我们太过于渺小、狭隘、浅薄。才学疏浅又怎能够拨开知识的外壳看其本质?我们看的颜色、神态、姿势都是我们看到的,而学者看到的却别有洞天。
正可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完后,依旧是回味无穷,急于去寻找南唐的历史,我想看看那征战一生的杨行密,我想看看经济凋敝、士气低落的中主李璟是如何放纵奸佞之臣,我想想后主李煜又是再怎样的花前月下加速了南唐的灭亡。那些挑拨离间,那些冤案错杀,那个血流成河的国家,还剩下了什么。
但是我不敢看,我怕我会哭。
因为韩熙载也在哭,他在说:吾为此以自污,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