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如果每天都学习文化知识,那么知识量就会不断增加,求道之人每天都在减少自己的欲望,就这样持继不断地减少欲望,直到实现无为,只要按照“无为”的宗旨去对待世间万物,那么万物就会因任自然。因此要想成为君主就必须实现无为而治,而那些试用道德和法律来统治天下的人,是得不到天下的认可的,是一种自不量力行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上文是传统的解释,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符合老子的一贯主张,同时也与后文缺乏逻辑上的连贯性。首先,此处“学”应该指的是人为的教化,比如忠孝仁义,还有治民之术,比如,政策法规,因为人为教化会设定一些人为的标准,有了标准就有了区分,比如,好坏,是非,高下,贵残等等,有了标准和区分之后,民众还是不听话怎么办,那就用严刑峻法来强迫你听话。所以“为学日益”应该是老子的一个警告,他反对民众去学习那些有毒的知识,而且这种毒素会越积越多,因为你学了“仁”,就会对“坏人”不“仁”,你学了“礼”就会发现“高贵”的“好”处,你学了“法”就会尝到权力的“好”处,于是乎争竞四起,战乱不断。“为道日损”就是老子给那些名利之徒开出的药方,要他们遵“道”而行,逐步清除心中毒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还有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应解为,求“道”之人每天都能从“道”中获得真理,而自身的欲望和贪念却随着这个过程日趋减少。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当欲望和贪念减少为零的时侯,人就不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而是按照“道”的规律去办事,不再想着用仁义道德去教化民众,不再制定什么五年规划,不再绞尽脑汁去控制民众的思想,不再用严刑峻法去逼迫民众服从自己,这就是“无为”的境界。绑在民众身上的枷锁全部去除之后,民众从此过上各逐其性,自生自灭,悠然而自“德”的生活。这就是“无为”的结果“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无事就是一切按照“道”原则去做事,就是“无为而治。”,有事就一切按照道德礼仪,法律法规,甚至按照个人的意志去所事。
老子在本章首先提到了他的个人修练之法,然后又讲了他的“无为而治”,做为君主首先应该去除自己的私欲,最差的君主只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胡作非为,历史上的那些独裁分子无一不是这样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甚至无视国家律法。中等的君主尚能按照国家典章去作事,最好的君主是按照“道”原则去做事,他们从不制定法规,从不提倡道德仁义,从不用暴力去伤害民众。这就是无为而治,以无事而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