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文章
大 艺 无 言 佳 作 有 声
——1986年创立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先生艺术精神
沈 淳
近日,位于山东济南经十路的齐鲁艺术馆,建成暨馆藏展揭幕。我们追随藏展中刘阳先生的作品,并在电话中,与在外未能出席的刘阳先生,就先生自1986年至今,30年创立沂蒙画派,与先生的“浪漫的敏感、现实的哲理、象征的朦胧、荒诞的解构”艺术思想、技巧体系,及一些现象,进行了探讨。
熟知刘阳先生都知道,他的书法、篆刻、人物、山水、花鸟、油画、艺术史论理论,多年来始终齐头并进、互为补充,而且不同时期的创作,都融入了他不同的感悟与认知。
尤其自1986年至今,30年创立沂蒙画派;1988年油画作品应邀参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写入当代美术史的“中国当代艺术大展”;1988年北京荣宝斋出版《刘阳画集》;1988年开始一些报刊开设专栏,请刘阳先生谈现代书画革新与创新,与在南方浙江的陈振濂,南北互映。在许多方面得到廖静文、张仃、古元、李桦、刘开渠、黄胄、王学仲、康殷、王伯敏、傅嘉仪、贾又福、沈鹏、李铎、郭子绪等很多先生的赞许与支持。另外刘阳先生结集或出版1993年《中国现代书印(书法篆刻)学史》、《中国动物画技法大全》、1994年《漫话历史名人名著卡通漫画丛书》、1997年《刘阳艺术论》、《大学美术》(大学教材)、《刘阳书法篆刻集》、1998年《沂蒙情.刘阳山水画集》、《刘阳人物.动物.花鸟画集》、《美术技法丛书》(十册)、2000年《世纪沂蒙.刘阳画集》、2002年《名人百家相》、《个人家庭成功经营策略》(上、下册)、2005年《中国品牌之道》、2008年《刘阳画集沂蒙篇.湘西篇.江南篇》、《江南发现.刘阳画集》、2010年《中国名家名作精品集.刘阳沂蒙山水画集》、2011年《大美术.大美院中国山水画四家》、《大美沂蒙.刘阳画集》、《2012年刘阳画选》等……。至今刘阳先生已举办几十次个人画展、出版几十部个人著作;及先生近些年创作的江南、湘西、云贵青藏大系列作品。
先生如此旺盛的精力、丰富的阅历、不断创新的精神,令人赞佩。他是如何选择画什么?怎么画?
先生谈到,以怎样的角度、视点,如何取沂蒙山水与其他地域及万物本质、本性规律的自然?如何取民风、民俗形成的人文的自然?因时代、科技、生存生活方式、观念的改变,没有多少可以从以往的历史与方法中借鉴、拿来,只有长时间用眼、脑、心去体味,不是抄袭照片与自然的外在形态;不是抄袭书本、别人的形式;不是抄袭既成的笔墨。
沂蒙及各地物化的自然特点,如丘陵与崮,因非人力所能为,没太多改变;而其他,已物非人非,原生态越来越少。
对于艺术创作,先生认为:不论具象(如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达芬奇)、意象(如浮世绘)、抽象(如毕加索、米罗),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科技文化、价值标准、思维模式,导致的不同人文感知、表现方式与技巧的选择。都是在自然基础上,将视觉感知到的万物艺术化、规律化的升华。这其中在题材、创作、理念、意念与技巧使用的过程中,保留些原生态与纯粹的初元状态与纯粹,顺应天、地、人的自然、物种、社会、文化、人文、艺术、市场的生存发展规律,才是真要。
而创作中的构成、造型、笔墨、色彩、光影等技巧,只是媒介方式而已,可根据所需内容及艺术家的偏好而定,才会千变万化、不会重复。
艺术创作贵在专业性与纯粹。人的成长环境、经历、眼光、见识、心态、学养、创造能力等综合品质,观察、思维、行为方式,直接影响价值取向与作品的品味与品质。艺术创作需要极致化,但不是狭隘与偏执。
艺术是文化、专业体系的一部分,是有专业标准与规范的,是经过对古今中外、不同时期艺术史、理论史、流派、技巧及材料特性、使用方法,经多年专业学习、研究,并不断探索形成个人风格,甚至对文化与历史有发掘、补充的贡献过程。
设想:如果所谓书法家,只会摹写甲骨、篆书、隶书、章草、草书、行书、楷书的某一种;或是只摹写上古、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的某一家;如果篆刻家,只会刻、不会写书法、不懂石性与刀法;如果画家,不懂中外艺术史、理论、流派、技巧,只会画速写、素描、中国画、水彩、油画的某一种;或是只会画人物、花鸟动物、山水风景的某一种,甚至某种类的局部,或是只会描摹某一家的某些作品,都是不可想象的。传承与抄袭有本质的区别。
缺乏过硬的具有文化、价值含量的高、精、尖的精品,只玩概念与炒作、投机,是无法长久的。文化艺术的未来,也需要“环保”,也应淘汰缺乏文化与价值含量的假、冒、伪、劣品,也应杜绝垃圾与污染。
绘画艺术价值与创作规律及特点,就是开启智慧与补充、提升文化及价值,是个人、手作、不重复的限量单品,不同于产业化、机械化、流水线批量“生产”、可批发的生活必需品、工艺品,及所谓“艺术衍生品”。
纯粹即本性、本真。自然之美,在原生、在纯粹;人之美,在原生、在纯粹;艺术之美,在原生、在纯粹;万物之美,在原生、在纯粹……
纯粹即专业、极致。自然之美,在极致;艺术之美,在极致;万物之美,在极致……。纯粹的才能存留。
纯粹即规律、即创造。是艺术化的规律与价值,是自然、人与社会之外的第三度空间。
设想如果关闭了网络、手机,选择离开近些年或当下形成的既定的思维、生活模式,没有毫不相干、被动的干扰、浮躁,回复平淡、认真、本真的秩序……,也许会出一些独立思考、潜行深研自然与艺术规律的真艺者,与好作品。
我们能够体会到,多年来,刘阳先生始终恪守、秉持他做人、为艺的原则与本分: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专业精神,与不断深研古今中外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及自然、物象、社会规律,形成他自己的艺术思想、语言、技巧,不断创造精品。拒绝各种凑热闹、“笔会”、作秀,甚至先生自己的个人画展,他也不出席或很少出席。他希望观者看的是作品,而不是看人。为作品与观赏留一些空间。真艺术,自然会与具有相当专业文化、明确的价值观、真正懂历史与技巧、具有专业鉴赏水准的观者的沟通,永远用作品说话,不是去“跑场子”、“脱口秀”、低劣“表演”,不需要说明、解释与夸夸其谈。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