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本杂志,正好看到一篇文章,是写傅山的。
傅山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是山西太原人,多少有所耳闻,尤其到了冬天,傅山的名字更被经常提起,为什么呢?因为太原有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头脑。即使在山西,太原以外的其他市县也极少听说这道名品,从外地来的我当然也没听过,更没吃过,到冬天,大大小小的饭店纷纷张贴着大大的“头脑”招牌,好奇地想去尝一尝,头脑分“单碗”和“双碗”,单碗,顾名思义,就是一碗,双碗就是两碗,当然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内容略有不同,有何不同,卖个关子,下文再说。
单碗略便宜,我点了单碗,端上了一大碗玉米面糊糊,我心里就开始嘀咕:一碗玉米面糊糊为什么叫头脑,还卖这么贵?坑人!舀了一勺放进嘴里,一股怪味瞬间弥漫了整个口腔,辛辣的酒味、膻气的肉味、奇怪的中药味混合在一起,让我难以下咽,勉强吞下第一口,我与那汤对视十秒后决定放弃,虽然很贵,但是很难吃……我要吃一碗八宝粥压压惊,怎么会有这么难吃的东西,更奇怪的是,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吃。而我,不但从此再没尝试过,还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向人们表达我的疑惑:那么难吃的东西,怎么还会有人上瘾?有认真者向我解释:头脑是太原名人傅山侍奉老母时发明的一种汤,以面糊煮成,汤里放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藕、一条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所以汤中有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初吃时有些不习惯,但越吃越香,吃一冬天,不仅能益气调元,滋补虚损,还能强壮身体、延年益寿呢!吃一碗不过瘾的人,就会再来一碗没有菜、肉的汤,称为“双碗”,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傅山”这个名字。
虽然是山西人,但我对他的了解实在少的可怜,由“头脑”入手,慢慢才知道他是一位明末清初的名人,著名书法家、画家、医学家,通经史,诸子百家、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书法方面,与“八大山人”朱耷等人共同引领了书法史上的重大变革,打破了帖学的樊笼,为由帖入碑这一书法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绘画方面也由于其对子学、史学、乃至医学的钻研,深厚学养的陶冶贯穿了书画作品,展现了其独特的精神风貌,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傅山自幼聪敏好学,十五岁补博士弟子员,二十岁试高等廪饩。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崇祯九年(1636年),魏忠贤死党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捏造罪名诬告袁继咸,陷其京师狱中,傅山为袁鸣不平,与薛宗周等联络生员百余名,联名上疏,步行赴京为袁诉冤请愿。经过长达七八个月的斗争,袁继咸得以昭雪。这次斗争的胜利,傅山得到了极高的荣誉和赞扬,名扬京师乃至全国,却也令他从此无意官场仕途,他返回太原,悉心博极群书,除经、子、史、集外,甚至连佛教伊斯兰天主教经典都精心览读,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明亡后,他投身于反清事宜,四处考察、联络,虽感到清室日趋稳固,复明无望,但仍然不懈地努力,和顾炎武等反清志士交往甚密。
康熙皇帝为了笼络人心,泯除亡明遗老们的反清意识,颁诏天下,令三品以上官员推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朕将亲试录用”。傅山被反复推举,但他坚持称病推辞,阳曲知县戴梦熊奉命促驾,强行将傅山招往北京。有一出晋剧《傅山进京》就表现了这一个历史小片断,傅山对新朝政的不满、对皇帝奴才顺民们的清醒认识,是那个时代罕见和难得的。
至北京后,傅山继续称病,卧床不起。康熙皇帝授封他“内阁中书”之职,傅山由京返并后,地方诸官闻讯都去拜望,并以内阁中书称呼,傅山低头闭目不语不应。阳曲知县戴氏奉命在他家门首悬挂“凤阁蒲轮”的额匾,傅山凛然拒绝。
他最广为人知的学术成就在于书法一项,他对书法提出了“四宁四毋”的理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宁追求古拙而不能追求华巧,应追求一种大巧若拙、含而不露的艺术境界。
宁可写得丑些甚或粗头乱服,也不能有取悦于人、奴颜婢膝之态,寻求内在的美。
宁追求松散参差、崩崖老树、也不能有轻佻浮滑,自然潇疏之趣,远胜品性轻浮之相。
宁信笔直书、无需顾虑,也不要描眉画鬓,装饰点缀,有搔首弄姿之嫌。
这也是他一生的为人之道,一个声名遐迩,彪炳于后的隐者----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