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最怕鲁迅,比如他写树,他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家伙不写“两颗都是枣树”,偏偏要分开写。
然后问我们,这有啥深意。
我以前最怕这个了,后来写作文都写“我今天出门看到两个人,高个子的是个男人,矮个子的也是个男人。”
当然,我不是迅哥儿,自然被老师觉得是傻逼,纠错。
但姜文就是姜文,他拍什么,大家都可以说他拍得好,你要问他“姜文这部电影到底哪里拍得好了?”
他不说哪里,他说“这很姜文”。
我一度感到很崩溃,这他妈的算什么狗屁回答?什么叫做这很姜文?你以前考试答鲁迅的时候,试卷问你这句话哪里好,你是不是要填“这很鲁迅”?
很多人企图用“姜文的风格就这样”,来掩盖这部电影故事性,然后非要给你营造出“你觉得不好那是你看不懂”的假象,我真的觉得恶心。
另一点是,姜文自己也在电影里头讽刺了一下影评人。
当然,姜文也许指的不是所有的影评人,但总能让人拿来引用,说:“姜文说的就是你这种人。”
那我得澄清,我不是什么影评人。
我从踏进影院开始,我就是一个花了四五十块钱,来看电影放松一下的观众,这一篇文章也不是什么影评,顶多就是观后感。
而这个观后感,很糟糕。
这种糟糕,就糟糕在于他顶着“姜文”的大名,其实就是一部风格太强,以至于失去了内容的尴尬片。
我欣赏不来。
复杂的背景,各种猜不透的隐喻,甚至是脱离轨道的叙事结构,牛逼我不知道,但懵逼我是感受到了。
为啥姜文就不好好讲个故事呢?
这阵子我看了不少电影,有一部是韩延的《动物世界》,他觉得自己拍得不好,跟观众道歉了。而另一部是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一个新人导演,结果引发了现象级的刷屏。
但姜文一来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啥问题,还讽刺了一把影评人,这一点他不如韩延。他作为一个老牌的名导,作品越拍越低分,这一点他也没有意识到。
新人难出头,老人死得晚。
这是中国电影导演的现状,所以有人说“中国的导演们真的是一开始就走上巅峰,随后就不断地走下坡路。”
曾经拍出《活着》的张艺谋拍了长城,拍出《霸王别姬》的陈凯歌当然也不用说了,姜文是不是要沿这条路走下去,很难说。
以前的姜文,能拍《鬼子来了》,也能拍《太阳照常升起》,现在的姜文,却要靠事后的解读,才能让观众意识到“哦,好牛逼啊”。
但是,电影并不是一道阅读理解题啊!
为什么现在有些人总觉得,只要电影藏的东西多,就是好电影呢?
你比如《头号玩家》,当然,我说这部电影不好可能大家会觉得不舒服,的确,这部电影当时我看得很爽,但是当时舆论环境给我的感觉就是,难不成一部电影彩蛋越多就越好?我们是去看电影的还是找彩蛋的?
撇开这些彩蛋,《头号玩家》当时达到了9.3的超级高分,我心说这肯定要掉,太虚了,他的剧情真的不值这么高的分数。
后面它的确掉下来了,现在豆瓣8分多。
我们总是被电影那些额外的噱头给迷惑了。
说回《邪不压正》,比如我看完电影,发现有人说“为啥每个人说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地方都不一样啊?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值不值得先抛开,反正对我来说,我是不会在影院里思考这种问题的。
也比如庄士敦是溥仪的外籍老师,张将军是抗日名将张自忠,甚至什么巧红就是刺杀孙传芳的施剑翘。
这么冷门的历史知识,我等观众何德何能,还能会心一笑?
我做不到,我也的确都没有猜到。
一个事实就是,如果一部电影需要靠这么多乱七八糟的隐喻,才能显示出“高级感”,那我的确是个乡巴佬。
另一个事实就是,需要通过大量解读才能显示出“高级感”的电影,在没有解读之前大概是没啥看点的。
这是我看过电影的一些经验。
最后说一个彩蛋,也是让我觉得这部电影故弄玄虚有点过了的地方,那就是李天然对着起誓的那颗肾,是梁启超的肾。
我特么哪里知道这是谁的肾?
结果还有人说什么“背后的意思,真的是耐人寻味”
寻啥味?汗臭味?
如果拜个肾都能隐藏着什么“深刻意味”的话,以后导演们完全可以去比较谁的藏梗能力更强,谁更能够故弄玄虚了。
比如建个房子,说秦始皇曾经在这里拉过屎。
比如走一段路,说曹雪芹曾经在这里撒过尿。
至于啥意思,你们猜呗,反正你们猜不着,是你们智商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