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成长,心成长,新成长,再出发
2019年的夏天是个不寻常的夏天。我有幸成为兴成长计划的一名学员。两个月的时间,8节网络直播课使我对互联网时代的农村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进一步提振了我继续扎根农村教育的热情。
四川省宜宾市凉水井中学教导主任和三位小老师的经验分享,使我受益颇多。首先,对该校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废旧立新的勇气和魄力表示钦佩。其次,对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做法表示钦佩。第三,对于该校学生的优异表现感到震撼。该校能够从一所濒临撤并的农村中学逆袭成为全国名校,都得益于课堂教学改革。
南京市德育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罗京宁书记带来的《给每一个孩子一颗温暖的心》,解读新时代我们如何关注孩子成长,走进学生心灵,通过体验式德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集体,认识世界!视角独特,值得校长老师们参选学习!给孩子一颗温暖的心,首先要给他们一个健康的体魄,给他们一个健全的心理。教师要做学生身心健康的引领者示范者,自己要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带领学生一起强健身体,历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格。其次要注重学科教学与德育的融合。教师要树立大课程观,深挖各学科的德育因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但要避免德育的公式化、程式化、教条化、说教化,注重德育形式的情景化、体验化、生活化。
吴虹校长的讲座让我憧憬未来的教学,未来的教师,未来的学校。
未来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不必“亲密接触”,只需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个网络,就能将素未相识的师生联结在一起。只要有网络,教学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偏远地区的学生同样可以享受优秀教育资源。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交流,感觉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与迅捷。未来的教师不仅要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还要有超前的教学理念、先进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全新课堂教学模式。未来的教师,是学生发展的背景,学生是课堂的风景。因此,现在的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摒弃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学习并运用与时得进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技术新方法,成为学生成长的坚固基石。未来的学校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幸福家园、乐园。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模式灵活多变,教学设备先进充足,学生能够享受优质的、个性化的、现代教育。
《夜空中有颗最亮的星》使我们看到了无数颗闪亮的星。参加互加计划的乡村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途径,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他们通过与全国各地的互加伙伴交流学习,点亮自己,照亮学生,他们爱我所爱,尽我所能。参加美丽乡村公益课程学习的学生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享受全国各地名校、名师提供的优质资源,他们如饥似渴地吮吸知识的甘甜,他们用澄澈的眼睛去感悟大千世界,他们快乐幸福自信地成长。兴成长计划的隐形人——助教老师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当学员们已经下线休息,助教老师们则忙碌起来,他们要熬夜统计打卡,批阅学员作业,甚至通宵达旦。他们用默默奉献服务学员,服务乡村教育。互加星空,星星相映,熠熠生辉。
《阳光课堂的秘密》促使我思考,什么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是大势所趋。我所在的吉林省珲春市也在如火如荼地推广“互联网+教育”,政府和教育局经过多方论证,选定了实验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为实验学校配备了先进的网络设备。实验学校先行先试,学习并探索了一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的方式方法、手段策略。同时,教育局和进修学校也定期组织全市中小学校观摩学习。但我们乡村小学都觉得实验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高大上,我们没有;实验学校的老师见多识广,我们不行;实验学校资金雄厚,我们一穷二白。总之一句话,我们学不了,学不来。我们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跟市区实验学校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近三年过去了,我们农村学校的“互联网+教育”情势没有什么明显的起色。通过今天甘肃省两位偏远贫困地区校长的分享,我觉得自己理解的“互联网+教育”太狭隘了。原来“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利用高大上的信息技术设备,不仅仅是使用功能强大的教学软件,还是观看网络直播课,还是通过网络直播课,因地制宜,实现双师课堂。
总之,2019兴成长互加计划网络课程给老师和学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教育和学习之窗。通过这扇窗,偏远山区的老师和学生看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老师的教育激情被助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相信参加互加计划的师生都会跟我一样,学有所成,有所收获,成就最好的自己,成为属于自己的传奇。
通过暑假的充电学习,我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做了全新思考,制定如下教学计划,带领教师们从兴成长到心成长。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以珲春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学管理和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为重点,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多层面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人人发展的目标。
二.主要工作:
1.加强教学、教研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规范化。
4.为师生创设广泛的发展空间,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个性发展,为师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三.具体措施:
(一)教学常规管理
1.认真抓好常规管理
继续加大我校教学常规培训力度,使全体教师明确要求,自我对照,切实落实,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教导处提倡“推门听课,翻本检查”工作制度,要求实行每周“五小检”(巡课)每月“一大检”的常规检查制度。(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各班将各类批改自行有序摆放到三楼多媒体教室,班级所有学生的作业本,一本不少;最后一个星期的周五将教案上交到分管领导办公室;望老师们互相提醒,按时摆放)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设置,开满学科,开足课时。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行。
继续坚持晨训(经典美文、英语课文、数学计算)、午修(读书、习字),积淀文学素养,训练基本能力,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功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修身养性。学校将适时开展晨诵展示、读书交流、计算竞赛、书法展览等,展示训练成果,促进活动开展。
2.继续强化“五环节”管理
(1)备课:以“精心”为核心,贯彻“强化意识、深化改革、依托标准、质量为本、实事求是、便教利学”方针,详案(参加教育工作三年之内的教师,手写详案)、简案(工作年满三年的教师可用电子教案)相结合,集体备课(电子教案)与个体备课(手写个性化修改)相结合。衡量备课的优劣主要看“三看”,一看教学设计是否依托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查看教学设计中的《课标》与“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及教学意图设计)二看教后反思是否具有思想性和针对性(每周一次大反思,每次不少于500字,每月四次;反思主题要围绕教学计划中的学期微课题展开)。三看教学设计是否有创意,有特色(查看手写个性化修改)。
(2)上课:坚持听“推门课”,提升常态教学效果。本学期,教学领导每周最少深入课堂听“推门课”两次,当堂做记录,课后及时反馈,并做好跟踪指导,务求以此强化常态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教师方面:
1.目标确立要分教学(学习)目标和合作学习目标,符合课标、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能结合教学实际整合教学资源,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合作学习方法的使用,能体现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
3.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合作学习方法的使用恰当有效,做到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4.教师的讲解指导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疑难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就题讲题、就知识点讲知识点,讲的是知识的形成过程,讲的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思想方法,讲的是规律。
5.检测内容和方法应形式多样,要考虑学生学习差异,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记忆和梳理,要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方面:
1.学生能自觉有效地预习。
2.学生能掌握本节课使用的合作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时有角色分工,能各负其责,合作充分有效。
3.学生思维活跃,表达准确,回答问题或者交流观点,说的是他基于问题自己的真实的想法,而不是背诵参考书上和标准答案上的语言。
4.学习环境宽松,师生、生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本学科兴趣和欲望得到激发。
5.各种能力(观察、记忆、想象、理解、概括、质疑等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训练、发展,演示操作熟练。
课堂效果方面:
1.课堂时间利用率高,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愉悦。
3.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4.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3)作业:提高作业练习的效能,作业布置精心合理,作业批改及时正确,反馈纠错即时显效。教师加强班级作业本的管理,整洁齐备。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量,提倡分层作业。作业要在书写和质量上下功夫。关于作文批改,8篇5详3略;关于写字本,教师要做好范写,要有指导痕迹。本着鼓励为主的原则,开展作业展评活动,开学初制定作业批改竞赛方案,规范作业批改标准,并下发至每个学年,期末进行作业评改大赛,务求以赛增效。
(4)辅导:大力加强培优补差,确保优秀率,提高薄弱班级的合格率。
(5)检测:一至三年级不组织全校性的统一考试,四至六年级只举行一次全校性知识检测。教导处要根据各年段各学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制定详尽的学生评价方案,有可行性措施和手段,除每学期一次的知识检测外,还要从书法、朗读、课外阅读、例题讲解、单词默写、演奏演唱、绘画手工、运动技能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每学期末,要进行专项测试)
3. 体卫艺工作管理
认真上好两操,开展形式多样的“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课每周上一节足球课,组织开展“校长杯”足球联赛。依托乡村少年宫,继续加强体育艺术社团的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市州各级体育文艺竞赛活动,争取优异成绩。加强剪纸社团的建设,强化师生剪纸基本功,出精品,创特色。期末进行全校性学生社团成果展示。从本学期开始,大力推进“乐器进课堂”和“体育特色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加以强化,使学生小学毕业时人人会演奏一种乐器,人人有一项体育特长。认真做好中小学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体质健康检测等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建好心理咨询室,有效进行学生心理问题疏导。
4. 学前教育管理
贯彻落实《延边州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吉林省学前教育条例》,全面做好附属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稳定。
(二) 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教师发展需求,采取集中培训与工作坊研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自主研修与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
1.集中培训
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的要求,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集中培训。集中培训主要包括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州级集中培训、市级集中培训等。围绕“师德修养、学科教学、学生发展、专业成长”四个维度按模块分专题设计培训课程,每半天计 3 学时。教师每年参加县(市)级以上集中培训应不少于36学时,其中各级名优骨干教师参加县(市)级以上集中培训应不少于48学时。
2.校本研修
(1)师德修养
内容:师德师风教育;师德学习心得;十九大专题学习和心得
方式:讲座、研讨会等,并与自学相结合,侧重于实践活动,力求结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依法执教。
时间安排:单周周二下午
职能部门:校长室 书记室
(2)学科教学
内容: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省州校课堂教学常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合作学习技术操作,每年度不少于15次
方式:以学年组、学科组为单位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时间安排:双周周二下午
职能部门:副校长室 教导处
(3)教师基本功
内容:粉笔字、美文朗读、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技术、演讲
方式:教师每周展出一版粉笔字、一篇美文朗读;定期开展延边州教育公共资源管理平台应用培训及考核、合作学习技术培训与考核。
时间安排:每周四展出粉笔字,每周五上传美文朗读;每周五下午教研时段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及考核、合作学习技术培训与考核;教师节前夕,开展师德演讲
职能部门:副校长室 教导处
(4) 人文素养读书活动
内容:优秀学科书籍
方式:集体组织与教师自学相结合,并组织读书沙龙、读书征文、好书漂流等活动调动教师读书的积极性
时间安排:读书沙龙(10月),读书征文(12月),好书漂流(全学期)
职能部门:副校长室 科研室
(5)教研与科研活动
内容:一师一优课;教学开放日;优质课评选;优秀论文评选;教学常规展示
方式:集体与分学科相结合,主题鲜明,层次递进
时间安排:定期与不定期
职能部门:副校长室 教导处
(6)梯队建设
①班主任培训
内容:学生发展与教育;主题班会与班级活动经验分享;后进生转化与实践;学生发展课程探讨与实施
方式:专题讲座、讨论交流、自学反思
时间安排:每周一下午班主任例会
职能部门:政教处
②青蓝工程
内容: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培养
方式:师徒结对,骨干示范,青年研磨,主题交流
时间安排:定期与不定期,与学校整体教研活动相结合
职能部门:副校长室 教导处
(三)教育教学改革
1.落实各类课题研究。已申报的各科课题研究要落到实处,注重课题过程性研究资料的积累,为课题结题作好准备。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过程研究,切实掌控好课题研究的动态,加强课题成果总结。
2.落实课堂观察,开展课堂观察活动。课堂观察技能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尤其是学习评价方式的改变,对教师的课堂观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学期,教科室将联合教导处组织课堂观察方面的理论培训与实践探究,通过课堂观察法来检验教师在课堂中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开展系列立足课堂的行动研究,用更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科研的研究与引领功能。
3.以“课”为研究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开展听、评、说课等即时教研,做好课例研讨,开展主题研讨。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研讨要做到六定:定主题、定时间、定参加人员、定组织者、定主讲人、定议程,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经常组织公开课、观摩课活动,做到课前有准备,课后有反思、有分析。每位教师都要参与,都要发言,都能够把新课程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教研课、评优课、展示课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4.及时总结与提炼,提升教师论文写作水平。教科室将在每学期结束开展常规性的校级论文评比活动,并以“优秀论文发布会”和“十小讲坛”等方式,及时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的课改心得、课题研究成果等向全体教师展示,促进信息交流。
5.开展小课题研究。要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践”的意识,本着“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收获真成果”的研究态度,发挥小课题“小、活、实、快”的特点,以自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困惑为内容,或以年段研究主题下的子课题为内容,开展小课题研究。课题力求小而实,参与面力求广而全。
6.以“教科研训一体化”为着眼点,促进科研成果形成。通过校际联盟与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个体自我反思,形成教学案例、论文、科研报告,并将教师研究过程中的成果、经验(论文、案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