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学友演唱会已经过去二十几天,这场颇具现实意义的冲动,不只是给了我视觉和听觉盛宴,它还给了我一些心灵撞击。朱迅说她写《阿迅》是用文字修行。想来,我对世间一切的尝试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不是浅尝辄止,尝过之后,凭文记录以饷明天。
也是百度,才知道学友已经57岁了。一个满载灿烂星辉,又捱过慢慢长夜的人,如今年近六十,回来了,相信舞台才是他的精神归处。况且,这是他的第203场生命的歌唱。
于是,我总能听到他的歌声里那些有关春风秋雨,悲欢际遇的故事。有故事的声音,是那么的有力量。
拼力唱,深情唱。仿佛诉说人生何去何从。但歌声里答案全都有。活着的人,往往来来,熙熙攘攘,名,所谓?利,所谓?不走到人生最后,又怎能听懂那句“浮沉在世人事变,营役半生欲为何事?”。生命的本质是平静,而不是大悲或大喜。不信,你可以想想,再读读这句“人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古人,也已早早便懂得了,告知了我们这个朴素的哲学道理。
不去翻日历,直至今天的公开课,日记本上显示“27日”,知道,爷爷走了有一个月。这便是歌里所唱“风中飘过, 匆匆岁月,无奈世事常变幻原没终点”。杜甫说“摇落深知宋玉悲”,目送过一个至亲的离去,才能真切体味到至悲至痛之时是何种样子。生命,它没有终点,它的终点是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双手合十,学友歌里,我能读懂,有“萧条异代不同时”般的共鸣点,可是最后我发现其实我读懂的是我自己。就像“从来没有人读书,他读的是自己”,就像“听着别人的歌声回味着自己的故事。”
学友的曲目中,熟曲很多,整场,我都有跟唱。但是印象最深刻的是《李香兰》。主要是因为歌词的气质很好。我虽不会唱,就是很喜欢。那句“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心中所念之人,之事,之物,一切美好不过,可是彼此传达的信号出发,你却接不到。无言相送,其实内心却有千言万语想诉说与你。难怪易安也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春风秋雨,悲欢际遇,学友的歌要唱也唱不完人生的这些故事,因为人间故事总也编织不完。
选择等待,是相信幸福会来敲门;选择放弃,是看到零度空间里的世界,她说“字典里没春天”。
而,事实上,“你不肯说再见,我不敢想明天”是所有人的最终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