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本闲书,都是儿子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籍。
第一本是《傅雷家书》,这是本通信集。孩子们都说内容沉闷、冗长,我儿子连看都不想看,于是我想翻翻看到底如何。花了二天读了个大略,又用了约三周细读了一遍。心说怪不得孩子们不爱看这本书,青春期的孩子最烦的就是有人对他们絮絮叨叨,不管是自己的父母,还是著名的作家先生。不知道当初收到信的傅聪先生有什么感想?从北京,到波兰,再到英国,以及世界各地,一生远离父母,父母的信件却如期而至。我们从书中感受到的父母对儿子的浓浓爱意,作为收信人本人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呢?恐怕只有傅聪先生自己才知道。但我们也能从傅聪先生与媒体记者所说的话中略知一二。傅聪先生也有二个儿子,但他说不会像父亲傅雷那样跟孩子们交流,也不会过多地干涉孩子们的人生。这本书不好看,但如果作为对傅雷先生思想的一个研究资料以及对那个时代音乐、文艺等的解读材料,还是值得一看的。
第二本是《湘行散记》,是一本散文集。沈从文的文章如湘江沅江的溪流款款,曲折蜿蜒,语言文字既优美又粗俗,乍读令人痛苦,不对我的路子。看《傅雷家书》的时候我心想还有比这更难看的书吗?读《湘行散记》让我感慨,还真有,这本书比《傅雷家书》还要难读,堪比《追忆似水年华》了。于是中途我插看了一本《创业史》,再折回来读《湘行散记》,发现了一些之前未注意的细节,这些细节犹如突然伸出胁下的手指,令人猝不及防的笑出声来。这样停停顿顿,如溯江上行,三停两歇的,不过终于读完。
第三本就是《创业史》了,是一本小说。故事性较强,时间线短,文字浅显易懂,人物形象、心理刻画较细致,厚厚一本分上下两卷,读起来到是不花吹灰之力,有空即读,一周便完结,还想着看下回分解。这本书作为中学生读物,还是很合适的。分享一个不算冷的知识,在习大大的书架上,这本书赫然在列。今年是党成立100周年,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党”这个词在《创业史》中出现的频次相当高。
我一边读一边揣摩着作者的性格特点,柳青先生我琢磨不出来,傅雷和沈从文二位先生可太有特点了!可以说是火与水两个极端。傅雷先生急躁、严谨、认真,有拳拳赤子心,追求成就感。从文先生散漫、自由、不羁,随遇而安,从文更是一种人生职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