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董卿主持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一经开播,广受好评。总觉得它不像一个简单的节目,它拥有了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在别人朗读的故事里,遇见了自己的人生。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父母的文章以表达我对他们的愧疚和不安,但由于生活节奏的紧张和习惯了跟他们“爱在心、口难开”的相处模式,让本来也不怎么勤快的我迟迟没有动手。在看到《朗读者》第一期时,听到张梓琳在为女儿读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时,就已经蠢蠢欲动,看了第三期麦家写给儿子的信,我终于按耐不住,哪怕此刻正值深夜,我也要把爱说出来。
这期《朗读者》的主题是选择。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完善。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有时候选择重如泰山。
就如同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儿子,作家麦家就是郑重其事地在选择。
他希望尽可能地选择一种好的方式,帮助儿子度过属于青春期的苦闷和孤独。这是他作为父亲的选择。
正如董卿说在这期节目当中,最让他感动的是麦家。曾经叛逆的他,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不知道如今年长的我们,是不是已经能体会父母的理解和爱……
有人说,如果一个男人在自己的父亲那里没有体验到真正的父爱,那么在孩子身上他将有机会体验什么是真正的父爱。也许一个人往往要等到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体会父母深沉的爱。
麦家说在儿子出国前,他一大早就起来,准备给儿子写一封信。心里的话早就想好了,他有太多话想说,他的关心,他的牵挂,他的留恋。
记得在某媒体报道上看到过麦家写的《致父信》。信中写道年少时期的麦家非常叛逆,因为父亲的毒打,导致对父亲长达几十年的憎恨。等到他自己做了父亲才真正明白父亲对自己的爱。那是怎样的追悔莫及,那一封《致父亲》,字字带着血泪与懊悔。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心生难过。这不禁让我想起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也有过那么一段逆反期,曾经也怨恨过父母对我的不理解,如今想来,心里满满的都是愧疚。
年岁渐长,我们和父母,终于互换了角色。无论他是名人,亦或是普通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的爱变得那样小心翼翼。每一次交流,每一句对话,都变得笨拙。他们怕我会烦,怕我会生气,怕哪句话惹到我。
年少的时候,父母选择用适合的爱引导我们。
年长之后,我们却选择用疏远的爱回馈父母。
我觉得“叛逆”并非只是青春期的大动干戈,也是年长之后我们对父母失去的耐心,失去的关怀,失去的责任。
小时候,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我们会问一大堆稀奇古怪的问题。父母或严厉的阻止胡思乱想,或友善地解答问题。那个时候,父母在我们眼中是崇拜的对象。
现在,父母落后了,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有一次,看到有人说:她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个施工头,手下管着几百号人,一声令下,万人听。那个时候,她觉得父亲威风极了。像极了电影中的大哥。
可是,就在前几天,父亲来她的城市找她。她看到,因为事故而锯去一条腿的父亲,独自一个人拎着60年代的皮包,在人群中不知所措的张望……
我看到这,忽然觉得很心酸。因为工作在外,对父母的关心只能通过电话,而每次的主导者都是我,高兴了跟他们多聊几句,不高兴了妈妈也不敢多说什么,烦了索性不接。总是忘不掉我对父母发完脾气后他们那种失落无助的眼神。
记得回家时,父亲曾经希望我可以帮他下载个软件,可是,我因为不愿耽误自己玩的时间,直接跟他说我不会,父亲就这样也不再多说什么。
每次回家,妈妈都会准备各种好吃的,跟她说过无数次我自己挣钱,想吃什么我会自己买,可她还是觉得我在外边吃不好,每次都恨不得把整个市场都搬回家,而我觉得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还想睡个懒觉,所以,总是在我睡意正浓时听到厨房叮叮当当做饭的声音,然后就是对我狂轰乱炸喊我起床吃饭,一次、两次、三次,我爆发了,妈妈像犯了错一样轻轻的给我掩上门……
这样的语气,可能每一个人都对父母说过吧。
父母老了,他们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他们怕被抛弃,他们对我们的依赖越来越重,而我们对他们却变得越来越强势。
年少时,我们依赖父母,父母给予我们最大的爱。
年长时,父母依赖我们,我们却不懂回赠。
我们往往都是把最坏的一面,给了最亲最爱我们的人,父母把我养大,我却不能常在父母膝前尽孝,对他们的关心也寥若星辰,不知道爸爸妈妈会不会伤心。
感谢父母对我工作的支持,生活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