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某校三年级招收天才班的事。原以为三年级之前不用抓学业,却突然发现有些家长已经非常认真的在为孩子准备这些考试,一方面学习各种才艺,另一方面学术上也不放松。而我家的姐姐还经常算出9+5=11。每周的作业也是拖拖拉拉,错误百出,经常连题目都没看清楚。说实话,我这当妈的也有点着急,但一直告诫自己孩子要慢养,对待孩子的教育,还是应该先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然后才是各项技能特长的训练,更何况现在的孩子基因好,物资丰富,都那么机灵,智商的差异是十分微小的。有时候,太早就背负着天才儿童的名号,对他们的成长未必是一件好事。
说起这个天才班这个事,我不得不掰掰自己小时候的风光史。小学升初中那会儿,全市最好的省重点中学面向十几所小学选拔100名智商高,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成立了两个超常班,这些孩子们要在四年学完初中高中六年的课程,然后参加高考。当年我以全市第九名的成绩考上了这个超常班。那个暑假我几乎成了家属大院里的名人,父母的同事,朋友,邻居都知道我考上了这个超常班,都说我聪明,以后前途无量。爸妈更是以我为荣,记得入学那天要家长填一份表格,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家长写下对自己孩子未来的期望,希望他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爸爸写下的三个期望:第一,希望我可以称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官;第二,希望我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第三,希望我成为一个善良幸福的普通人。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记得那一天。现在,偶尔和爸爸闲聊,也还会谈起当年的远大目标和梦想。我问爸爸,是不是让你失望了。但爸爸却安慰我说,年少的时候就应该志向远大,因为有梦想才会进步才会走得更远才有更大的格局,即使最后未能达成心愿,脚踏实地的一路走下来现状也不会太差。更何况能做一个善良幸福的普通人也不容易啊。听完爸爸的话,我居然鼻子有点酸,是啊,小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曾被寄予厚望,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与众不同,有天赋。也许想过眼前的小宝宝将来会成为总统,科学家,商界精英,可真的再过二十年,大多数的父母只求孩子家庭和睦婚姻美满,平平安安的过好这一生,做个普通的幸福的人。
再说说我后来在超常班的心酸事,原本小学班里的一二名,在超常班呆了才一年就是18名,初二淘汰五十个学生,两个超常班合并成一个班,只留下50个人,我虽然侥幸留下,名次却从18名降到36名,那几年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每月一次月考排名次,期中期末排名次还把上次名次写旁边做对比,退步还是进步一目了然。寒暑假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补课,音乐课体育课还有一些和高考无关的副科能免则免,父母还给我请了家教辅导我的数理化,可是我真的用尽洪荒之力还是无法理解光学,力学,化学元素,微积分,解析几何也是一知半解,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好笨的,我恨透了天才儿童的名衔。终于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年,我选择离开这个曾经让我无比荣耀的超常班,转入同校的普通文科班继续读高二。最后高三那年迷恋上写小说编故事写了三部曲,高考勉强考到一个冷门专业的一本。如果说人生是场马拉松,那十岁前我是跑的太快了,十几岁的时候差点要弃赛了,突然发现之前落后自己的队友一个个都赶超自己,我郁闷又自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好不容易到了大学,我以为会慢慢好起来。结果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大学里和我同一年级的新生都比我大三四岁,没多久大家都知道我以前读的是快班,都给我取了个外号叫神童,那时候我还没有身份证,大家都把我当小孩看。可我这个所谓的神童很多生活上的基本常识都不懂。幸好同一寝室认识了几位热心的姐姐们,在她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才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
浑浑噩噩的又过了大学四年,英语六级差一点没过,其他学科成绩也很一般,没有任何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学校学生会活动,简直就是默默无闻的一根草。大学毕业那年我才19岁,别人都已经找到了方向,我还不知道我要什么,但知道自己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继续读书,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逃避。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当时的情况也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在宿舍好闺蜜的指点下我选择了来澳洲留学,连专业都是她们给我建议的。当时真的也没想太多,就想先逃避现实,逃避就业。20岁的生日在MQ大学的宿舍和几个新朋友一起庆祝的。有一位年长我10岁的大哥对我说,你很幸运,这个年纪就有一个这么好的起点,你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一年,我的生活终于翻篇,也开始放下过去,重新认识了自己,继续奔跑。人生这场马拉松并不轻松,但幸运的是,总有人在旁边为你呐喊助威,为你加油,为你指明方向。而这十多年我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希望可以追上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不到终点,绝不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