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如果有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年过25岁,还没有结婚对象,周围的亲朋好友就会关心不已:“要求不要太高!赶快找个人把婚结了!”甚至不问当事人是否愿意,就张罗着给介绍对象,弄得人家进退两难:拒绝吧,辜负的是关心的人们的一番好心意;接受吧,违背的是自己的内心。
还有一种情况,婚姻里的人已经出现不可挽回的问题,再也回不去了,只是为了维持表面上完整的家庭而坚持,根本没有幸福可言。身边的人笃信:“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总是好言规劝婚姻内彷徨挣扎的人,尤其是对谦卑的隐忍的女性,总是规劝她们为了父母,为了孩子忍住,唯独没有为了自己。如果有,总是警告女性朋友你已经不再青春貌美,你已经拖儿带女,你不再抢手,甚至可能根本就没人要。不是安慰,建议,是一个劲往死里打,或是活活给闷死。难道人到中年,面对生活,就只能是将就?不能够像《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主人公一样放弃所有,涅槃于自己的梦想?难道小说就只是小说而已?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就只是为了消遣?
如果一种生活方式不能够让你生活得更好,那么这种生活方式就不是理想的生活方式。如果这种非理想的生活方式不能够在短时期内改变或是改善,就是一种包裹着的巨大的折磨。为了更好的理想的生活方式,或许人们有必要有勇气去努力突围,哪怕遍体鳞伤,哪怕鲜血直滴。与其在牢笼里束缚,不如挣脱开去,即使受伤重创,假以时日,毕竟终究会恢复,释放原先所不敢想象的活力。
不管是单身还是结婚,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单身还是已婚,应该都有助于每一个个体更好地体验生活,更快乐地生活,享受每一个如期而至的平凡的美妙的日子,才是理想的生活方式。
一种生活方式本身没有对错与好坏,因为每个人对幸福与否的定义不同。有人认为任性自我,来去自由是快乐,那么他适合单身。有人认为心有所属,倍感自己责任重大,意义非凡,那么他适合结婚,拥有家庭。当我们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孩子”时,会显得我们自己格外重要,不可或缺,谁也不能取代血肉至亲在家庭成员生命中的刻骨铭心的意义和影响。
同一种生活方式在不同时期也会发生性质的变化。年轻时会认为单身是不错的生活方式,潇洒无牵挂,来去无踪影,但是,日子久了,孤单多了,尤其是节假日里或是加班后,拖着疲累的身躯,形单影只,看到路灯下一对对情侣你侬我侬,情意绵绵,恩爱万千,也会顿时心生无限感慨,恨不得找个人来相依相伴相亲相爱,尤其是在生病的脆弱敏感期,更是如此。
婚姻生活原本是甜蜜的生活状态。出双入对,夫唱妇随,恩爱无双,儿女无赖,欢声笑语,不断高潮迭起,脸上溢满幸福与快乐,只愿时光停留。但是,柴米油盐,赡养抚养,教育房子,像一座座高山镇压和粉碎人们的风花雪月,迫使人们回归到地窖一样的现实,冷峻,沉重,不胜迷惘。
也许你喜欢轻松随意,但婚姻的责任大山却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不得不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还虔诚无比地祈祷着,一定要大小平安,安康无恙,否则真的是屋漏偏偏遇上连夜雨。当一个家庭长期被经济问题困扰,朝不保夕,难免忧心忡忡,很难想象会是一个幸福家庭。俗话不是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吗?邻里坊间有多少世俗夫妻能够做到贫贱而不哀不怨?
婚姻本来就是世俗的功利的一种生存方式。两个人结合就是为了“1+1>2”。如果“1+1<2,”也许真的没有结婚的必要了。有个工作于上海的邻居朋友,年近四十岁还一点结婚的念头都没有,家族里的长辈总是指责他一点都不孝顺,一点都不体谅父母儿孙绕膝的热盼;朋友们也都屡次劝他结婚生子,走寻常人生路,弄得他现在春节大团圆都不回家过年了。有时候,理解和接纳大于天。如果婚姻对于彼此来说,是一种消耗,是一种浪费;如果婚姻内的两个人不能够更喜欢和享受自己的生活状态,就是一种失败。美好的婚姻应该能够互相成就,共同进步,倍增乐趣,有细水长流的温情与诗意。美好的婚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长期合力建设。当妻子一味埋怨丈夫时,当丈夫怎么看妻子都不顺眼时,当夫妻之间再也没有共同话题时,应该就是两个人进行谈判和解决的时候了。否则,貌似完整的婚姻,对于家庭煎熬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一种慢性自杀,一种罪过。
当一种生活状态让自己都厌倦了自己,当自己在一种生活状态中已经无处安放时,它已经不再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了。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拥有自己喜欢的生活状态?大家不过按部就班,避青就熟,得过且过,患得患失罢了。与对事业的果敢不同,对于生活,很多人习惯于欺骗,委屈和麻痹自己,这就是很多人不开心,无法开心的一部分理由吧?
我们不喜欢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喜欢成为自己不喜欢的人,但问题是,我们一辈子很多时候都在将就,苟且。怪谁呢?怪自己。
生活方式无所谓好坏对错,使你奋发向上的,心生感恩的就是好的对的生活方式;使你郁郁寡欢,低落沮丧的就是不好的不合适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心性与容颜都在随时光流逝而一点点地悄无声息地改变,昔日独自一个人最美妙,现在有可能只剩下悲凉,那就赶快找个人一起对抗岁月的风霜雪剑;往日喜欢家庭的热闹的甚至喧嚣的浓浓烟火,现在有可能厌倦了它的一波又一波的责任,日复一日的平淡无奇的一日三餐,一天一夜都无话可说,无情感可流动的痒不可耐的婚姻坟墓。如果双方都努力了但是没有效果,或是双方都懒得努力了,也许就该结束了。有时候结束不是为了要开始,只是为了救赎,为了善待自己。
我们漫长一生,究竟有多少日子是在为自己而任性随意?恐怕我们很多人终归是习惯压抑自己,然后还口是心非,导演出一幕幕看似圆满的戏,我们是演员,我们更是编剧,我们更是导演。
要怎么样才是爱自己?也许只有从勇敢地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坚定地听从内心的呼喊,随心所欲,大胆自私,我自横刀向天笑,哪管世人怎么说。
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的蜗牛,我们总以为我们身上的重任是铠甲,其实是软肋。我们总以为我们是在保护自己,其实我们真正对不起的也许就只是自己。完美终归可遇不可求,有所得必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