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第十四白话解释加问题解答3

时哉时哉:还没准备好就上场,那是一场灾难。既然如此,要担心的是能力,不是名声。

14.30【经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白话解释】孔子说:不要忧患别人不知道我们的德学才能,要忧患的是我们没有这些内涵让人知道。

【章旨】此章勉人求学充实德行才学。

唐老师:1、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難道不是患人不知己嗎?

2、人贵自知,何必患不知人?


谢秋莲:1、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難道不是患人不知己嗎?

答:“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是担心自己到死都没有名声给人称扬。这种担心可以说是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也可以说并不是在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君子以仁心定义,一心利他。说并非在“不患人之不己知”,是说君子把心思放在充实内涵上努力,而不是把眼光放在追逐名利上。说也是在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是担心自己没有内涵来让别人知道。另外,其实名声也并不是洪水猛兽,办利益世人的事业时,地位、名声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和合更多的人才来办事。关键是自己的“德能”够不够承载这份名声。

2、人贵自知,何必患不知人?

答: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君子不仅要知己,还要知人。如果不知人,不能分辨是非、善恶、贤愚、忠奸,就不懂得举贤任能,不懂得亲贤远佞,就会交错朋友、选错对象,人生陷入混乱、痛苦,就不能趋吉避凶。

海燕:1..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難道不是患人不知己嗎?

答:此处君子忧虑的应是自己是否名实相符,是否德位相配,而非忧虑无名望。若只求世人知道自己,则如子张“问士”的“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那就陷入为求名闻而争名夺利之泥沼。

2.人贵自知,何必患不知人?

答:人若不知他人,可谓举步维艰。就可能会无良师益友、无贤良配偶,无优良团队,生活和生命可谓皆无出路。


时哉时哉:先知先觉者,是以合理的视观察作为依据,不会无端地怀疑人耍诈。

14.31【经文】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字词解释】逆:逆料、预料。

【白话解释】孔子说:不要预料他人会来诈欺,不要事先揣测他人不能守信。反过来说,以预料揣测而事先发觉他人的诈欺或不信者,这怎么能算是贤者呢,因为这样恐怕有时会冤枉人。

【章旨】此章论贤人君子之德,不可以先逆料人之诈,不可以先臆度人之不信。

时哉时哉:1.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推测或者预料别人可能骗我,不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吗?

2.逆诈或者推测别人不能守信,有什么坏处?

韵吕:1.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推测或者预料别人可能骗我,不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吗?

 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就算知道他以前经常耍诈,不讲诚信,还是不揭穿他,给他转变从善的机会。但要做好防备,不到最后不翻底牌。先相信别人,给双方都留好退路,是大智慧。

关羽当年单刀赴会,但他早已备好大军,却只身前往。吴军已有伏兵,却镇于关公德仪,迟迟难以动手;最后关公大步流星的从敌营之中走回来了。

这就是先相信别人,但是有备而来的一个例子。

从管理学的角度上来说:

管理学有三个境界:不敢欺,不能欺,不忍欺。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忍欺。或许因为我们的善念,让人家悔悟,而不忍耍诈行凶,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说,先相信别人,给双方都留好退路,是大智慧。

正己化人,如果我们凡事心怀仁念,就可能把对方变好。

2.逆诈或者推测别人不能守信,有什么坏处?

我们在事情还没发生时就对人怀疑他会耍诈,揣测他不讲信用,会有以下几个后果:

1、社会风气会变坏,人心惶惶,无法相互信任,人与人之间没有情义。

2、因为事先就防范别人,很可能冤枉到好人,误人误己。

3、把坏人学好的机会抹杀了。

时哉时哉:本章说不预料他人诈欺,不揣测他人不能守信,但不由预料和揣测而来的先知先觉,孔子并不反对。孔子也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经过视观察之后而做的防备,那就是一种正确的保护,而非冤枉人。

又“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危邦不居,乱邦不入”,这些都是在观察后而做的防护手段。例如近来社会上诈骗猖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若接到不明的电话,自当特别谨慎小心,而非一昧相信听从。

不过本章特别提醒的是,错误的预料和揣测,不仅会冤枉人,与人结怨,也容易使自己心术趋向多疑,所以害人害己。学为君子之人,会用光明面看待世界,虽因他人曾经犯错而会有所防备或者以直报怨,但不会因此减损自己的仁心、慈悲心、宽恕的心。


时哉时哉:人日夜不停的奔忙,不就是为了取悦老板、取悦客户,以赚进更多的钞票,或者赢得更好的名声;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奔波,所求的又是什么呢?

14.32【经文】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字词解释】栖栖:音同“西”,不安居,周游列国到处奔波、席不暇暖的样子。

【人物介绍】微生亩:孔子家乡的年长者。

【白话解释】微生亩对孔子说:你为什么要四处奔波、到处游说呢?你不就是想要显示自己的口才,讨好各国的君主吗?孔子告诉微生亩说:我不敢逞露口才,以取悦他人,我是因为担忧这些为政者的见识固陋才不得不如此。

【章旨】此章记孔子诟病当时各国国君,见识固陋,不明仁义之道,固执一己权力,各家学派又固执一端思想,所以想要行道来化导他们。


时哉时哉:岳飞的〈良马对〉中,称良马为“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本章孔子认为千里马在于优越的品德。马都要如此评价,人又如何呢?

14.33【经文】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白话解释】孔子说:千里马之所以被称为千里马,不是称赞他有日行千里的能力,而是称赞他具有优越的品德。

【章旨】此章诟病当时社会尚力取胜,而不重视德。孔子藉良马为喻,警醒世人重视德。


唐老师:千里馬被人看中不是跑千里的能力嗎?世間的能力難道不重要嗎?光是有德是改變不了風氣的,不是嗎?

谢秋莲:要引导一个好的风气,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行。世间的能力很重要,办事业,要有能力来运作,否则有德无才,也会有心无力。

可是两者中又以德为根本。如果没有德而有才会很可怕。就以千里马为例,如果只是能跑,却不受调御,其善跑的能力就反而成为一种障碍、一种为恶的能力,比如你要它往东它偏偏往西,你要它奔跑时它不动,要它停下时却在耍酷不愿停下等等,甚至带歪了一群马,所谓害群之马是也。

其实,真正有德的人,是有目标有追求的,是会好学上进接受教导的,会去增长自己的能力以施行其德的。

时哉时哉:是否满腔怒怨,要以德报,才能化解?或者要以直报,才会服人?

《道德经》上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此处孔子却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两位大思想家的说法迥异。你如何看呢?

14.34【经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白话解释】有人问孔子:别人待我不好,足以令我怨恨,而我却以恩德报答他,这样的作法如何?孔子反问这个人,以德报怨固然好,但如果另外有人对你有恩德,你要用什么报答他呢?所以更好的方式是,我以公平无私之道报答仇恨,以恩德来报答他人对我的恩德。

【章旨】此章论报仇、报恩的法则,须顺乎情理,过厚与过薄都不合乎中道。


唐老师:以德報怨是老子的主張,難道不對嗎?

谢秋莲:对《道德经》所知甚少,期待老师以后给我们开讲。就世俗意义上的“以德报怨”来说,以恩德来报答怨恨,对恩人、仇人都以恩惠来报答,会给人造成做好做坏都一个样的错觉,不利于行善去恶风气的营造。就如子贡赎人不受金被老师批评一样,夫子都是着眼于风气的影响。

这里,并不是说子贡赎人后不去找鲁国领钱就怎么都不对,而是在流弊这一分上,是世间的事业中要多做风气的观察。同理,不是说以德报怨就不对。在自己心地、自己利益的这一分,如果通达仁恕之道,通达因果,就会知道其实怨也是对我们的恩德,只是这样的观修很难。如果能由勉强而至自然达到以德报怨,就会用智慧对待怨恨,而不是简单的东郭先生。


@时哉时哉:有人说孔子是大思想家,有人说他开平民教育先河是教育家,还有政治家、旅行家、文学家…等等称号。

也有人笑他是丧家犬,称他为专制帝王服务,周游列国不过是为了逞口才吧…

早在孔子在世时,就有许多的称讥毁誉围绕着他转,孔子自己则说:莫我知也夫。

14.35【经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背景补充】《史记‧孔子世家》说,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盖为麒麟而发莫我知之叹。

【白话解释】孔子感叹的说:真的没有人知道我。子贡认为夫子周游列国已名满天下,怎么会这样说,所以怀疑的问:怎么会没有人知道夫子您呢?孔子便说:真诚行道,却遭逢种种横逆,然我不埋怨上天不加被于我,因为天命如此,就得承受,也不会责怪他人对我的误会与伤害,不论遭受何等逆境,都不怨不尤,且一步步学习形而下、形而上的学问,上达到最高境界,这不是人所能知,真的知道我孔某的,只有上天了。

【章旨】孔子感叹道不行。


唐老师:1、 下學而上達, 現在的下學那更厲害了,但並沒有上達不是嗎?

2、 上達的人也沒有下学不是嗎?

谢秋莲(研讨汇报):1、下學而上達,現在的下學那更厲害了,但並沒有上達不是嗎?

答:下学而上达是孔子在说自己是既下学而上达的,并不是说所有人下学一定能上达。孔子的下学是以仁心为前提的下学。一般人的下学,虽然可能专精于一艺或多艺,大多是在名利上打转,即使也有利益人的想法,目标上并不是为了弄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为了明明德、亲民,自然不能止于至善。

[if !supportLists]2、 [endif]上達的人也沒有下学不是嗎?

答:上达的人不一定下学,比如孔子的朋友原壤还有一些隐士们,他们可能通达形而上的学问,知道一些宇宙、人生的真相,可是他们没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心,不会为行仁去广泛地学习各项人事、百工技艺等。


@时哉时哉:你最在意的事情被他人刻意破坏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孔子一生以行道为志业,本章公伯寮的谗言破坏了鲁国行道的机会,让我们一起看看孔子面对此事的态度。

14.36【经文】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字词解释】愬:音同“诉”,进谗言毁谤。

【人物介绍】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鲁国人,与子路同为季氏的家臣。

【背景补充】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时,推行堕三都的政策,削减三家大夫势力,藉此强公室,弱私家。孔子使子路执行堕都政策,由于此举对季氏不利,公伯趁机向季氏进谗言,毁谤子路。

【白话解释】公伯寮在季孙面前大力毁谤子路,鲁国大夫子服景伯替子路打抱不平,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并说道:季孙大夫现在已被公伯寮的说词所迷惑,但我的力量依旧能向季孙大夫辩明子路之冤,让季孙把公伯寮杀了,并在市场陈尸以示众。孔子听后不赞成景伯的主张,意即子服景伯不必为子路出力争辩,孔子说:所奉行的大道是否行得通,要看天命,若在鲁国有推行大道的天命,季孙大夫自然不受惑,如果鲁国没有推行大道的天命,季孙大夫自然相信谗言,至于公伯寮死与不死,是没有差别的。

【章旨】此章言道之行废,皆由天命,子路堕都是夫子使之,今季孙受谗言,是道之将废,自己也恐不能安于鲁国了。


唐老师:1、孔子為什麼不借子服景伯的力量 扳回一城呢?

[if !supportLists]1、 [endif]都說天命卻沒有任何積極作為,会不會太消極?

谢秋莲(研讨汇报):1、孔子為什麼不借子服景伯的力量 扳回一城呢?

答:因为当时的局面,杀掉公伯寮无济于事。公伯寮只是说出了季孙氏隐微处的心声而已。鲁国三家僭越尤其是季孙一家独大,季孙反映过来孔子堕三都会影响到自己的私利时,不用他人进谗言,也会阻止继续堕三都。

[if !supportLists]2、 [endif]都說天命卻沒有任何積極作為,会不會太消極?

答:这不是消极,而是随机而行。孔子是圣之时者,“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该作为时作为,该离开时离开。孔子放弃堕三都乃至后来的离开鲁国,只是顺应局势而已。在鲁国办不成政治,就周游列国看其他地方有没机会行王道,也带弟子历练,去各国讲学,培养更多的人才。这样怎么是消极呢?

时哉时哉:本章是否表示孔子是命定论?大道是否能够推行,为何全部看命呢?

苏毅:本章不足以说明孔子是命定论。只是在公伯寮向季孙大夫毁谤子路后,关键在于季孙大夫是否对孔子堕三都产生疑虑,大道在鲁国是否能够推行,这就不是孔子能够决定的了,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以上是就大众的命运改变来说,要想改变大众命运,关键在办政治和办教育,孔子在鲁国以及周游列国后,在当时无法办政治,所以通过办教育培养人才,传承文化道统,影响后世,改变有志于学之人的命运。

就个人来讲,通过学习经典,开启见地,运用正确的思想指导生活,想法改变了,言行也会随之改变,命运就能改变了。

至于改变大众命运,那要看有没有办政治或者办教育的时机,个人命运和大众命运也是关联的,改变个人的命运,才有能力改变他人的命运,改变他人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自身的命运。

大道是否能推行,自己有内涵有能力是一方面,还要看为政者的想法,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妨说要看命。

时哉时哉:@蘇毅 如您所说,孔子并非命定论,所以能从志于学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断改变自己的境界。此处所说的命,是指鲁国大众的命运,这样的命运决定于季氏以及鲁国人的想法,既然季氏谋求私利的想法未曾改变,鲁国人也没有想要强公室,那么道统无法在此推行的命自然就无法改变,这不是公伯寮的几句谗言所能影响的。


时哉时哉:本章讲贤者如何避乱世、避乱邦、避脸色、避言语,贤者的逃避是因为无可做为,但有益于人的志业,不妨卑贱,终身不避。

14.37【经文】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白话解释】孔子说:第一等的贤人在乱世,会避开污浊的社会,隐居于乡野,避免灾难,这就是贤者辟世。次一等的贤人,不辟世,但不居乱邦,能够择地而处,这叫做辟地。再次一等的,不知辟地,但能观察君主的脸色,而决定去留,这叫做辟色。再次一等的,可以辟言,听到君主不善的言辞,就决定离去。

孔子说:长沮、桀溺等七人,都是上述所说的隐士。

【章旨】此言自古隐逸贤者不同的形象。


@易简(傅茂旭):请问老师,在儒家语境中,贤者该如何定义?

时哉时哉:@易簡 贤者是指具有道德的人,所谓道德,我们依述而篇“志于道、据于德”章之解释,形而上的本体称为道,能通达此本体的的智慧称为德。当这样的智慧强大到足以破除烦恼,则成为圣,因此贤圣都是就内在智慧的成就来论;相对于此,就是修学外在仁心的君子。

内与外的二分法,正与《大学》中明明德与亲民二分旨趣相同。

@易简(傅茂旭):若以降服烦恼而论,似乎仍在佛家范围内。请问老师,儒家经典自身是否有这种程度的划分。也就是道德发展到什么程度始可称为贤者?

时哉时哉:上举述而篇或者大学都是儒家的经典,一般我们会认为圣人比贤人高,贤人比君子高,而且圣与仁二者常相混濫。但圣者就內在智慧说,仁者是对外爱人说,这样的区别都在儒家经典可以找到依据。孔子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以知道二者不同。

但若希望像佛家那样,很细致的去分别,降服烦恼的能力到什么程度,可以称为什么样阶级的贤者,儒家注疏则没有如此分法。

时哉时哉问:避世、避地、避色、壁言,四种贤者哪一种比较高明?

谢秋莲:孔子说其次……其次……其次,这是否说明避世者最高、避地者第二、避色者第三、避言者第四。

谢秋莲:就这一章学生有几个问题想请教老师:

1.这四等的排列依据为何?可否说越高明者越能在隐微处察觉世道真相,独善其身。

2.老师在白话解释中说避世是贤者“会避开污浊的社会,隐居于乡野”,这个乡野何解,是朝堂之外皆为乡野,还是狭义的乡野山林?

3.古人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又有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子谓南容,邦有道不费,邦无道免于刑戮”中的宁武子和南容是否可谓是隐于朝、隐于市的贤者。

时哉时哉:本章一种解释,就是辟世的贤者最高,因为能在隐微处发觉不可为,而且最能够藏身逃名,避免灾难。

另外如您所指出的各种贤者,还有大隐隐于朝的说法,就无法说避世的选择最高明。以这个面向来看,本章所指的是贤者所遇不同,而非高下不同。

或者解释为避言的贤者最高,因为避得愈浅反而忍得越苦,如箕子。


@时哉时哉:前一章说道,贤者遇到不可为的时候,懂得躲避;本章孔子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也因为这样,才使文化的传承变成大有可为。

14.38【经文】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白话解释】子路夜宿在石门,第二天清晨,负责开闭城门的人问子路:你从哪里来?子路答:来自姓孔的门下。看门者一听就知道是孔子,便说:就是那位明知道不可行,世局不可挽救,却仍执意要去周游列国,寻找行道机缘的那个人吗?

【章旨】此章记隐者晨门深知孔子,而有此问。


施晓俊:请问老师,晨门的意思是一位当世隐者呢,还是一位普通的看守城门者呢?

时哉时哉:晨门是一位隐者,如何知道呢?因为他此处他能说出孔子的心意,另外高士传或古注也多认为是一位隐者。

时哉时哉问: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最后不正是一无所获,只能落魄地回到鲁国?所以知不可为就不要为比较好?

谢秋莲: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非但不是一无所获,而是收获极大。他在周游列国中历练了弟子,人才在实践中历练、学习才更为扎实,曾跟随他出游的弟子很多成了大才、比如颜回、曾子、子贡、子路、冉求等。更重要的是,在周游列国中他虽没有得到重要,没能通过办政治推行王道,但是这期间他的内涵广为各国所知,名声被显扬于各国,而弟子冉求学业有成、立下卓越功勋,帮助老师风光回鲁,使得孔子在鲁国能安定地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著春秋,文化折中于孔子而能被天下认同并承传到今天。


时哉时哉:说到“勿畏难”,从这两章可以知道孔子有多么的不畏惧困难。前一章的隐者,对着子路评孔子,是一位知其不可为而为的人;这一章又一位隐者,暗喻孔子固执而不知变通,大时代既然如此,何不顺应潮流,归隐就好?


14.39【经文】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字词解释】浅则“揭”:音同“器”,将衣服提起来。

【白话解释】孔子居住在卫国时,有一天正在敲击一种叫磬的乐器自我消遣,忽然有个挑着草器的隐者经过门前,听着击磬之音,叹息地说:这个敲磬的人是有心人啊,很有救世之心!然后又说:击磬的人很鄙陋顽固啊,因为听敲磬的声音是那么坚强固执,好像不能改变,他是只知道自己,而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就像《诗经》上说:“深则厉,浅则揭”,水有深有浅,而过河涉水的方法不同,若是过浅水,就把衣服提起来,裤脚也卷起来,这样就可以过了。如果遇到深水,深到膝盖以上,提起衣服还是会弄湿,干脆就不要提了,连同衣服一起涉水而过。人的处世也是一样,要顺应时宜。既然生在这个时代,就要顺时代变通,不要固执己见,天下无道,就应该选择归隐。孔子听见挑着草器隐者的话,便说:果然如你所说,人人都这样,只为自己,那一切就好办了,就当个隐士就好了。

【章旨】此章是挑着草器的隐者知孔子有心于世,而讥其不能识时世之宜。而孔子表明天下无道,仍不作隐士。


时哉时哉:现代人请丧假可以有多长呢?通常是一到三天。这时候如果说守丧要三年,应该全部的人都会摇头吧?这是农业社会才有的制度!

其实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丧三年的用意,宰我就曾提出质疑和挑战,使孔子说出丧三年的理由:“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本章也是子张对于三年之礼的疑问,守丧的形式虽然必须因为时代改变,但守丧的精神,仍然可以绵延不断,父母爱我们岂止三年,我们对父母的爱,又怎么会少于三年呢?


14.40【经文】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字词解释】谅阴:音同“梁安”,天子居丧所住的凶庐。

薨:音同“轰”,去世。

【白话解释】子张引《周书无逸篇》所说“高宗谅阴,三年不言”问孔子:商朝的高宗守孝,三年不议政,国政如何延续?国家大事谁来决定?孔子回答:不仅仅是高宗,古代仁君皆如此。君主去世,虽由太子继位,但太子必须守丧三年,丧期未满,不问政事,百官三年内都听从宰相安排,各司其职。

【章旨】孔子之时人民已不行守丧三年之礼,子张因此发问,以起孔子之教。


时哉时哉:雪庐老人说:“就是极野蛮的民族,亦有他们的一套礼节。”如果能够知道礼节所带来的好处有那么的多,自然就会对礼产生喜好,不是拘束,不必勉强。

14.41【经文】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白话解释】孔子说:在上位的君主如果好礼,遵照礼制而行,则要役使人民就很容易。

因为君主若好礼,必能以礼待民,民众也必定随顺君主而好礼,以礼待君主。礼本于敬,上下以礼相待,就是上下互敬,所以国家需要使用民众时,民众就会听从。

【章旨】此章是孔子希望上位者崇尚礼教,精神全在“喜好”。


时哉时哉:一件极为困难又复杂的事情,该如何克服各种障碍与挑战完成目标呢?说穿了往往让人不能置信,其实都是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地方一步步做起。从普通人成为君子也是如此。

14.42【经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白话解释】子路问怎么样可以算是一位君子?孔子回答:一个人以敬来修治自己,使自己的身心言语统归于敬,也就是处处合礼,这就可以算是君子了。子路再问: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回答:以敬来修治自己,就不会损害他人,以这种修养来待人接物,便是安人。子路仍感不足,又问: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回答:以敬修身、齐家,最后可以扩展到平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纵然像尧舜那样的圣君,恐怕也难做得周到。

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使民众皆安。此处说明安百姓,尧舜犹难,即告诉子路,安民的工作没有止尽,但基本是要从敬来修治自己。

【章旨】此章论君子之道。


时哉时哉:这一章描述孔子与一位老友原壤见面的场景,如果依照原文去读,大概都会觉得,原壤简直被孔子骂得一无是处。但如果能够知道孔子与原壤过去的一段故事,再读本章,感觉就会完全不同。

14.43【经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字词解释】孙弟:音义同「逊悌」。

【人物介绍】原壤:姓原名壤,鲁国人,是孔子的老朋友,但他的学术思想与孔子大异其趣。

【白话解释】孔子探访原壤,原壤依礼应出门迎接,不料他不但不出门迎接,还屁股坐在地上,两足向前张开,两膝弓起,形状像畚箕以等待孔子。孔子见到原壤如此行为便戏责说:你小时候就不懂尊敬长上礼节,且不研究圣人之学,因此年长之后无所阐述。老了还不死,对人无益,且因为不行礼之教,反而有害于礼乐道德。话说完原壤仍然双手抱膝坐地不起,孔子便用手杖敲敲他的小腿。

【观点】孔子对原壤的一番言语,是讲给弟子们听,有戏言戏行的意味,并不是严责原壤。

【章旨】此章记孔子戏责原壤的无礼。


唐老师:原壤這種不修邊幅、不拘小節、放浪形骸,孔子怎麼會知道他內心的世界?這個能力是怎麼訓練出來的?其他人不可以比照辦理,你怎麼知道?

孙竞:1、原壤這種不修邊幅、不拘小節、放浪形骸,孔子怎麼會知道他內心的世界?

答:高于他才能知道他。了解他才能知道他。老师有告诉我们他们是从小的好朋友,这是相互十分了解。

在知见上,孔子很早就进入原壤过这种内心的境界,思考、质疑并突破过,所以一看就知道原壤的情况。

自证后应该广布礼教而利益众生,努力证他。这个我们从三十多岁的孔子去就“问礼老聃”,就礼去请教老子,就可以看出来。

2、這個能力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答:这样的能力是广泛听闻学习古圣先贤的言教,建立信心,知道先人所述的各种不同情况,自己又善于观察,时常思考,能够拣择,心如止水地专注在所学上,并且大量在境界中磨炼、求证出来的。

3、其他人不可以比照辦理,你怎麼知道?

答:原壤的不修边幅和不拘小节,是道家所修内涵的证量,如天真孩童般纯洁的心境下表达的出来的外在。普通人若是学他,只学他的外在,又没有学到他的内涵,则会变得真正的乡野狂人。而就算学到了,孔子也告诉了我们应该可以有更进一步的努力,即是推展礼乐,自利利他,明德亲民而止于至善。


时哉时哉:怀有什么样的心意,就会采用什么样的礼节,人情如何隐藏的了呢?

14.44【经文】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字词解释】阙党:音同“却”,党之名为阙,党犹如现今的坊、巷、里。阙党是孔子的故里(家乡)

童子:指不到二十岁称为童子,家里来了客人,童子只可当侍者,帮忙倒茶,没有座位,站在屋角,不乱走动。

【白话解释】阙里有一个童子能够迎客送客、当招待,或在宾主相见礼中替宾主传话。有人怀疑童子是否藉此招待礼仪中受教获益?孔子回答:依礼,未成年者不能与尊长列位而坐与并肩而行,我见他坐在成年人位上而不行隅坐之礼,且不循随行之礼,足见其不懂礼貌,不知谦虚,如何受益?不过是个急于求速进于成年人行列者。

【章旨】此章戒人长幼各有应循的礼节。


唐老师:1、侍者的修學法是一個非常重要成長的方式, 這種訓練有什麼好?

2、 或許童子只是不知道是侍者修学法, 孔子這樣的責備會不會太過分?

3、 心理學家講有時候不要有太多的預設立場, 才能夠解決問題,或許這位童子只是不知道他不應該這樣而已,不是嗎?

海燕:1、侍者的修學法是一個非常重要成長的方式, 這種訓練有什麼好?

       答:侍者的修學法,在《论语》中如“闵子侍侧”“盍各言尔志”等章节,甚至《孝经》中的“曾子侍”处都能看到其殊胜处。在老师身旁担任侍者,好处诸多,不仅有助于学问的请教与讨论,也能于老师的行住坐卧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服务长辈的能力,学会如何进退有度,提升待人处世的能力。更有甚者,还可在亲其师中感受老师于言说之外的道与德,此等好处可称妙不可言。

 2、 或許童子只是不知道是侍者修学法, 孔子這樣的責備會不會太過分?

      答:孔子这样的责备不会过分。“不学礼,无以立。”童子不行少长之礼,孔子从其举止或即知他在家中未行孝悌之礼,而此种人将来很可能好犯上,好作乱。这样的人,如何事亲、事君,更谈不上立身处世。孔子“知几其神乎”,他的责备发于当下,但更多的是对童子未来的担忧。

3、 心理學家講有時候不要有太多的預設立場, 才能夠解決問題,或許這位童子只是不知道他不應該這樣而已,不是嗎?

       答:孔子毁誉,必有所试。他对童子的责备定也是于观察后,在“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后而发,非预设立场。

时哉时哉:孔子也说后生可畏,阙党的童子若已学有所成,何妨表现自信居于人前?此章孔子的看法换到今天是否不合时宜?

英萍:1、侍者应该是我们在家侍奉父母长辈,在外侍奉老师与领导而言的。对于年高、德高、位高我们加以恭敬,得到长辈的传授、上司的提携、贵人的相助,那是不可估量的。曾子在侍奉期间,孔子循循善诱地传授,于是有了《孝经》。孔鲤趋而过庭的恭敬之心,于是有了绵延千年至今的诗礼传家的中国家风。所以,这种训练的好处太大了,大到不可估量。

2、童子是指未成年人。却与父辈并行,可见目无尊长,不知谦虚,如此傲慢又何来学习受益呢。孔子之责是切如实际,并无过分。

3、童子是居住在孔子同一阙里。如海燕学长回答的,孔子对他已经所视、所观、所察,十分清楚童子的偏差。所以并非预设立场。

谢秋莲:两位学长已有精彩的答案。学生则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感想

1、侍者的修學法是一個非常重要成長的方式, 這種訓練有什麼好?

答:如两位学长所说,侍者修学法的好处真的太多了。

其实,且不说圣贤古德的日用平常无不是道,即如我们身边的领导、长辈,仔细观察,必有其过人之处。比如去年我们做一个活动,请了十几个厅级领导做评委,这些领导都是提前15分钟到20分钟到现场。比如我单位有个中层,原本大家都以为她没什么本事,是靠领导的关系才做到这个位置的,可是有一次跟她打交道,才发现她做事很有条理,还每天做工作日记……

作为侍者,可以在服务的过程中,广泛地观察长者的为人处事,学到他们的优点;在办事中增长能力、拓宽心量;可以随时听闻、随时请教,得到“异闻”……总之,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2、 或許童子只是不知道是侍者修学法, 孔子這樣的責備會不會太過分?

答:谦则受教有地,慢则法水难入。不在于童子是否知道何为侍者修学法,而在于童子的实际行为。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其或隐或显的动机。童子本是在招待礼仪之中做事,正是最好的学习礼的机会,可是他的所为却完全不合礼,他坐成年人的位子、与成年人并行,体现的正是他的骄慢与急于求成心态。这种心态是他成长的大障碍。孔子的责备并不过分。若童子能听闻到这个责备而幡然醒悟,也是责备的大功德。若不能悔改也就“吾末如之何而已矣”了。

3、 心理學家講有時候不要有太多的預設立場, 才能夠解決問題,或許這位童子只是不知道他不應該這樣而已,不是嗎?

答:孔子并不是预设立场,而是视观察而得出的结论,而且他还提供了证据。

童子一开始可能是不知道怎么做。可是他所接触的环境本是、观察学习的最好机会,如果懂得观察,就会反省、改过,可是他却没有。

孔子没有预设立场,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容易犯预设立场的毛病,揣测他人,先入为主地判断一个人一件事。回想自己的过往,也常常犯这种错误。幸好接触到师长们,不仅听闻老师的教诲,也亲眼观察到老师们展现出来的气象,才知道自己的无知。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的,正是视观察的能力。

孙竞:1、侍者的修學法是一個非常重要成長的方式, 這種訓練有什麼好?

答:侍者必须学会各种礼仪的应对,才能扮演好这个角色,单是这一分礼仪的学习就已经令未来的人生受益无穷这是其一;

侍者的身份要求放低自己,放空自己,谦虚才能受教,诚敬才能冷静观察,那么他看到的,听到的就可以装的进去心里,这一分放下自己,谦和柔顺,也是巨大利益,这是其二。

侍者能够最清晰的见到师长的付出和艰辛,他最具有人情味的一面,从而升起感恩心,升起亲近心,从而能更好的接受师长的教诲,这是其三。

侍者可以最接近现场地观察、领受到师长的一切行持,智慧的运用,处世的态度,进退应对的方法,对机的权变,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到师长的思想,看到师长的言行,同时对照自己的言行,改过迁善,这是其四。

侍者能够体会师长生活中的气氛,看到师长道德的样子,在无形中进入共业的经营,搭上吉祥有福气的顺风车,这是其五。

侍者能够方便提问,解决修学上的疑问,能够直接的当面接受指导,耳提面命,印象深刻,快速突破思维局限,这是其六。

侍者能够接触到师长接触的外部境界,认识师长接触到的大人物,增长见闻,提升心量,看到他们处理事情的智慧,各种善巧,他们的心态,这样也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见地。这是其七。

侍者能够有机会看到师长的志向,并以此为志向,若师长心住于道,行以仁和,则自己也能升起志道行仁之心。

应该还有很多,列不完。

2、 或許童子只是不知道是侍者修学法, 孔子這樣的責備會不會太過分?

答:前面大家答得很好了,学生就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来答:

圣人孔子不可能将众生的过失放在心上,虽然不放在心上,可是看得明明白白。这句中之所以说明童子的不足,是真对“或问”这个提问者心中的疑惑予以解答和作善引导,为他做证明。点出作为侍者最重要的地方,即是放低自己,谦虚受教的状态。

3、 心理學家講有時候不要有太多的預設立場, 才能夠解決問題,或許這位童子只是不知道他不應該這樣而已,不是嗎?

答:预设立场如果不是在准确了解现实情况的情况下而设,就容易犯不实事求是的过错,一但产生单方面臆想,就很容易落空,还要承担落空后的失落,常常起负面的情绪反应,这样就预设立场不要也罢。

所以就如秋莲老师说的,准确的观察,就不会有过高的期待。

其实我们要学习孔子,可以有有美好的愿期许,但不要苛求他人。如他期许诸国行王道,兴仁政,并以此为目标做出努力,但若缘分条件不到位,也绝不拖泥带水,不会因此而被糟糕的环境击败。

苏毅答时哉时哉大群问题:问:孔子也说后生可畏,阙党的童子若已学有所成,何妨表现自信居于人前?

答:若已学有所成,自信是可以的,但自信不代表不守礼节,不尊重长者,不懂得谦让。孔子在乡党似不能言,不表现自己,可是在朝堂上却表现自信,说话清楚。

另外学无止境,即便孔子有不知的地方,还谦虚的请教于项橐,颜回也是以多问于寡,以能问于不能。

问:此章孔子的看法换到今天是否不合时宜?

答:即便在今日,一个没有虚心,不懂尊重前辈的人,他人也是不愿意帮助提携的,这是人之常情。






其他如何自学论语

李海梅:@時哉時哉 请教老师《论语讲要》如何自学?如何三人左右的小组学?请指导。进度如何控制?

时哉时哉:1.读懂内文

《论语讲要》虽然不是艰深的文言文,但有些内容对现在的人来说,已经很不容易读了。所以先把《讲要》的白话意思全部弄懂,应该是最初步的功课。

2.辅助工具

如果参与者都只是初学,没有人能够带读,辅助工具就很重要了。时哉网站上(www.centralwonder.com)有《论语》白话解释(在本读书会也每天分享一则),还录制了数门《论语》系列课程 (也可在腾讯视频、土豆或优库搜索),协助大家快速掌握每一章的重点。所以研讨《讲要》的顺序,也不一定要按照次序研读,可以就唐瑜凌老师在网站上已经宣讲过的主题,依照该课程所挑选的章节去研学。

3.设问思考

了解每章的经文及说明的白话解释后,可以设问思考,例如本章在今日之下是否同样的适用,或者应该要有不同的解读?本章如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本章与读过的其他书籍有哪些相呼应的地方?大家互相研讨,更为有趣。

4.心得分享

在学习《论语》过程中,对于自己生活上的改变或者观点的变化,都可以提出分享。

5.延伸阅读

《讲要》中提到的相关故事或者历史人物,可以搜集材料,了解更多与他们有关的背景知识,例如时哉网站上的《孔子圣迹图》、《画说论语》课程,都是很好的参考。另外网站中「论语中的情绪管理」、「迈向智者之路」,这类结合现代科学知识的课程,也可以从中学习《论语》如何与现代知识做结合。

6.深入其中

上述几点是从初学,到能够认识《论语》、运用《论语》的参考步骤。如果还想更深入其中,可以试读《论语集释》,体会雪庐老人如何从众说纷纭的古注中,做出最后的抉择,培养我们读书的眼力。


※利用时哉时哉读书会平台

最后补充一点,大家有缘在此平台相聚,目前《论语》又是我们的研讨重点,不妨多利用此平台,多多交流讨论。


.co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11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39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671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2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5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0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3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1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9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86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