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对所有学生而言,合作是一项重要能力,在学生共同质疑、解释、建立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他们的理解会得到加深,共同学习的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学习科学和建构主义》为我们描述了使得学习科学成为交叉学科领域的协同方法,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作为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建构主义,明确了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及其原理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一. 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是基于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神经科学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所形成的一个新兴的有关学习的交叉学科。
学习科学的基本假设包括专家具有深度的概念性知识;学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创设学习环境是学校的责任;先前知识是关键;反思对于发展深度概念性知识很必要等。这些共同的假设使得研究者能够从不同学科背景、以不同视角对学习科学中的相同问题进行解答。
二. 认知和社会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建立理解和获取信息意义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虽然没有统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但多数建构主义者在两个核心观点上认识一致: 学习者能够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社会互动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很重要。整合建构主义观点的途径之一就是讨论建构观的两种形式: 心理建构和社会建构。
心理建构主义者如皮亚杰关注的是个体如何基于自身的知识、信念、自我概念或认同来理解外部世界,常被称作建构主义的第一浪潮。社会建构主义者如维果斯基强调社会互动、文化的工具和活动塑造了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一般称作建构主义的第二浪潮。通过与他人共同参与广泛的活动,个体就能内化通过共同学习而获得的东西,包括新策略和新知识。
建构主义者在知识是对外部事实的镜像反映、知识是对内部认知的调整和改变、知识是通过外部世界和内部认知的相互作用而建构的等观点存在争论。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外部和内部因素都发挥着作用。
很多建构主义流派都认为学习应该具备五个条件: 1.学习应该发生于复杂、真实和相互关联的学习环境中;2.将社会协商和责任共享作为学习的组成部分;3.支持对同一内容有多种观点和多种表征方式;4.培养自我觉察和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认识,理解知识是建构而来的;5.倡导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三. 建构主义取向的教与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之中可见许多建构主义的方法。其中,三种将学生作为中心的独特的教学方法是探究与基于问题的学习、认知学徒制和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是教师首先提出一个疑难情境,学生通过收集数据以及检验结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问题的学习遵循了类似的路径,但其学习是始于一个真实的问题——对学生有意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学习数学、科学、历史或其他重要科目时,让学生找到对真实问题的真实的解决方案。
认知学徒制是经验不是的新手在专家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关系。几个世纪以来,学徒制教学被公认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认知学徒制有很多模式,但大多具备六个方面的特征: 学生观察专家(教师)示范操作;学生通过教师的训练或辅导获得外部支持;学生接受概念性支架,随着习得逐步娴熟精通,逐渐撤除支架;学生逐步清晰阐述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将其对学习过程的理解以及学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反思自身的进步情况,将自己的问题解决与专家的操作及自我先前的操作进行比较;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将精细加工、阐释、解释以及论证等整合到小组活动中,且学习受到其他个体支持的一种学习情境。合作学习具有五个要素: 学生面对面地聚集在一起进行互动;小组成员体验积极互赖——他们需要彼此的支持、解释和指导;小组成员在学习中都有个人责任,必须自己单独表现所学;合作技能对有效的小组运作十分必要,教师和学生自身都应该有意识强化这种技能;小组成员要监控小组过程及关系,确保小组有效运作,并促进小组的动力。
四. 服务性学习
服务性学习是将大中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他们的个性及社会性发展整合起来的学习方式。
服务性学习的关键特征是: 具有组织性,能满足社区的实际需求;能与学生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给予时间让学生反思并记录服务后的感受;强调学生应将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用到实际中;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服务性学习的活动可能是直接服务、间接服务或宣传辨论等。参与服务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促进道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