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嘴炮
《神雕侠侣》里面,赤练仙子李莫愁,正在和杨过、程英、陆无双相斗。
三个人刚出新手村,打不过女魔头,险些丧命。
危急关头,黄药师路过,拔刀相助。
东邪武功盖世,李莫愁瞬间被虐爆,满地吐血,命悬一线。
但是好玩的事情来了,李莫愁只说了一句话,就把黄老邪打发走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请问她说了什么?
好汉饶命?
我上面有人?
地上的钱包是不是你的?
都不是,李莫愁说的是:
“黄岛主是前辈高人,想必不会和我们这些小辈一般见识。”
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反派死于话多”。
电影中,每当大反派马上就要完成邪恶使命,快要消灭所有正义小伙伴时,总要长篇大论。
回顾正邪双方战斗历程,高度评价己方表现,深入阐述本次行动的意义,他强调,他指出,他表示……
然后正义小伙伴趁机集聚力量,一锤子把反派打扁。
二)称帝
我们再看看真实的世界。
我们知道,英国的queen可以翻译成女皇,比如港剧里面皇家香港警察。
但在欧洲,“皇帝”之号是极度稀缺的。
King和emperor是有明确区分的,哪怕你领土再广,帝号也是不能僭越的。
乔治三世给乾隆写信,就只能称王。
因为整片欧洲大陆,法理上,只有一个帝号,来自神君凯撒。
尤利乌斯席卷八荒,扫清六合,开创帝国时代,死后封神,享祀太庙。
埃及作为罗马领土,在行政区划上只能划为皇室私人领地。
就是因为埃及的传统,只接受神族的统治。
奥古斯都,凯撒之子,神的后裔,才能统治埃及。
人只能称王,神才能称帝,帝号来自罗马。
德语中,皇帝一词即Kaiser,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的帝号。
而俄语沙皇(Tsar)一词,也是凯撒的意思。俄国迎娶了东罗马帝国末代公主,“继承”了罗马的正统。
拿破仑接受了罗马教皇的加冕方才称帝。
那么问题来了,强大的英国也希望有一个帝号,但是自己八杆子也扯不上罗马。
群臣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一条妙计。
乔治三世的全称,是“蒙上帝恩赐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信仰的保护者”。
到了她的孙女维多利亚,变成了“蒙上帝恩赐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所有不列颠海外自治领的国王、信仰的保护者、印度皇帝”。
多了一条,印度皇帝。
简称女皇。
女王加冕为印度皇帝,从此成为女皇,可以与其他君主平起平坐。
这个帝号来自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就是蒙古的意思,女皇可谓成吉思汗的传人。
想称帝,自己造一个不就行了,为什么费这么大劲从印度进口一个帝号呢?
三)名分
好了,我们进入正题。
世间的行为可分为两种,实用行为与装逼行为。
从黄药师,到大反派,到伊丽莎白女皇,为什么这么重视装逼行为呢。
因为俺们装的不是逼,俺们装的是:
大义的名分
在politics里,大义名分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以至于在CIV里,作为一项很重要的科技树来研究,大概包含了好几个子科技。
一言以蔽之,就是做任何事,都要师出有名,时时处处占着一个理字。
大义名分,指的就是那些会影响你目标的人,心中的正义。
得士心者得天下。
在战斗中,将士们是最重要的力量,因此军心很重要。
士大夫在地方上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你需要笼络士大夫,那么儒家思想就很重要。
在国际上想混得开心一点,要讨好西方列强,保护环境平等博爱就很重要。
这就是大义名分。
行事符合大义名分,就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东汉建立时,人心思汉,人心所向,刘秀三年就可以称帝。
违反大义名分,你就要花更多的成本去说服自己的伙伴,防止他们被策反。
同时你很难策反别人,很难笼络潜在的支持者。
在大义名分范围内,你做什么都很轻松,毫无压力。
一旦走出这个范围,就会步履艰难,进入未知世界,心虚发抖。
同时,大义名分本身对人是有价值的。
名声本身就是稀缺资源。
千秋万代如何评说,其实是真的有人在乎的。
这告诉我们,尽管politics的世界腥风血雨,但是,其实还有一个文的战场。
在这个战场上,你要讲道理,要论证自己的合理性。
要反复地论述,打舆论战,让全办公室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你看看男女分手,怎么邀朋友喝酒,怎么讲故事争取支持,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文战的作用在于,只要有大义名分,多少是一种限制。
只要不是对方的核心利益,对方一般不会突破你画的圈,就算要突破,也是要花费一定的成本的。
每一步,都要降低成本,都要花一点精力讲道理。
另一方面,大义名分这东西,是具有高度的解释空间的。
甚至人类的素材库里,充满了完全相反的理论。
一方说自己为了人民,一方说自己为了国家,可能做的就是完全相反的事情。
但是无论如何,宣传工作是要做的。而且要尽量做到,让你的说辞看起来有道理。
四)海底
大义的名分,有时候过于重要,以至于掌握了它,就等于掌握了一项战略资源。
换一个名字,就是意识形态解释权。
然而实践中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我怎么知道哪些才是真正的大义名分。
宋襄公仁义之师,等楚军过河布好阵才肯开战,结果大败。
林则徐离开广州任上时,给他的继任者写了封信,传授外交经验。
写了四个字“民心可用”,继任者奉为至宝。
结果一实践,激起了民间矛盾,直接被英军抓到印度。
而民心却什么忙都没帮上。
我们知道,民心并不是力量的源泉,只有士大夫的共识才重要。
民心,可以理解为一个抽象的群体,没有自己的目的,没有自己的行为。
哪怕所有人反对,你做了,没有不良后果。
哪怕老百姓喜闻乐见,你做了,却可能身败名裂。
因为你完全误判了形势。
然而士心同样难以捉摸。
从前大家认同君主制,现在则心向共和。
从前是忠君爱国,现在是自由平等。
大义的名分到底是什么?
其实是,
力量和利益。
大义的背后,是强者的光环,是利益的遮羞布。
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从迷迷幻象中,发现人心真实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