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想着要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探究一下究竟是什么促进了现在局面的形成。
首先,是产品认证具有的局限性。
产品认证有着自身特有的局限性,众所周,产品认证一定是要有产品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认证。而产品标准的形成需要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过有关各方面协商并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形成的;这就要求能够认证的产品必须是成熟的产品。
事实上,现在有很多的产品在投入使用之前并没有成熟的技术。但是,市场激烈的竞争要求产品必须缩短生产更新周期,这就与产品认证的要求有着很大的矛盾。
产品认证主要是针对的是有着实体的产品,无法对无形的服务做出认证。但是,第三产业的很多项目往往没有实体,其就不能进行产品认证。产品认证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另外一种质量认证方式来取代它。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经得到全球175个有着实体经济的国家和地区认可。作为一种广受人们信任的质量认证方式,ISO认证取代产品认证有着必然性。
其次,是国际贸易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迭以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被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认可,成为一种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通用规则。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已经成为参与国际贸易入门资格的标志,成为国际贸易各参与方的广泛需要。
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由数量的不断增加转向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如果想要取得竞争的优势,在价格战不能带来足够利益的情况之下,产品质量的脱颖而出就成为了竞争的关键。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品及技术条件要求苛刻的产品上,由于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成败。要使顾客满意,通用的质量认证就成为必需。
第三产业的兴起及竞争的加剧。进入到20世纪末以后,在全世界范围以内,第三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产品认证的不适用,及第三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更需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来保证各企业质量信誉,加强其竞争优势。
再次,是项目招标的需求。
在进入21世纪以后,很多国家和地区在项目招标的时候,都要求相关的企业有着一定的资质认证。在所有的资质认证中,ISO9000认证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资质条件。如果企业不能出示ISO9000认证证书,连招标书也不能得到,这就极大的推动了质量认证的发展。
然后,是顾客的推动。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是: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它要求组织在生产中、销售中、提供服务中时刻把客户放在第一位。正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能够很好地保护顾客,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顾客才会不遗余力的推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顾客并不想花费巨大的成本去请相应的专家来评定供应商的资质,也不想花费昂贵的代价去请专家评价急速更新换代产品的质量稳定情况。然而,顾客又希望供应商能够有资质去做出质量稳定的产品,他们提出了供应商限期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这种要求倒逼供应商不得不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最后,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只对顾客有着好处,迫使企业提供的产品尽量不存在缺陷。它更是推动企业内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优异的质量性价比和良好的服务来实现顾客满意的关键。
并且,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更是能够保证企业自身的利益,避免自身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减少因此产生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