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2602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东汉自和帝始,频频出现幼主临朝、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的混乱局面。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这两大势力集团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皇权遭受致命威胁。
这一时期,能够与日益强大的外戚和宦官势力抗衡的只有一个群体——酷吏。东汉酷吏的形象并没有完全复制西汉时期 “崇刑尚威、冷酷严苛”的执法者。
东汉时期,儒学兴盛,深受儒学浸润的酷吏们在法家严苛执法的冷酷表面下,还隐藏着儒家济世怀人、兴国安邦的浩然胸怀。
他们更像气节凛然的卫道者,有勇有谋,更具天下情怀。
得益于儒、法结合的为吏方式以及酷吏自身廉洁自律、正直不阿的个人品质,东汉酷吏似乎更具人格魅力。
勇
四月热播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一个桥段,反贪局长侯亮平从市委书记的专车上将其前妻带走。
这一幕,让一众吃瓜群众看得目瞪口呆,至今达康书记的“死亡凝视”还深深印在脑海之中。
然而,从领导的专车上带走其亲信这种事,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就有人干过了,而且比侯局长做的更极致,犯事儿的亲信被当场锤杀。
汉光武帝刘秀时期,有个老汉名董宣,在官场跑了一辈子龙套的他,在古稀之年就任了洛阳令。
千万不要小瞧这个县令,洛阳在当时是大汉朝的首都,京畿重地,居住的都是皇亲国戚、高官显宦。
自古以来,京官难当。皇恩荫庇下的外戚、宦官们不仅自身恃宠而骄,横行霸道,就连手下的奴仆都仗势欺人,不可一世。这些人一旦犯案作科,还会受到封建势力的庇护,着实让历任京官们头疼不已。
可是,董老汉跟他们不同。年轻的时候就是个执法严苛、傲视权贵的主,不然也不会被打压,一直待在基层。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烧在了湖阳公主的身上。湖阳公主是汉光武帝刘秀的亲姐姐,她丈夫在帮助刘秀夺取政权的昆阳之战中战死,湖阳公主因此居功至伟,地位显赫。
这一天,湖阳公主的家奴因为与人口角而当街杀人,之后竟扬长而去,藏匿在公主府中。洛阳府的衙役们接到报案后,谁也不敢去公主府捉人,致使杀人犯在光天化日之下逍遥法外。
这件事传到董宣耳中,董老汉大怒,这帮国家的蛀虫,为所欲为,践踏国法至此,必须杀一儆百。犯下命案的家奴极其狡诈,每日都坐着公主的专车,陪着公主东游西逛,有恃无恐。
董宣在派人打听到公主出行的消息后,亲自带衙役守在了他们的必经之地。见到公主一行人靠近,便逼停了公主的车马。
湖阳公主根本没把这老头放在眼里,态度极其傲慢。董宣当下呵斥家奴下车,将其就地正法,之后还不依不饶的指责公主的过失。
血淋淋的一幕来的猝不及防,湖阳公主花容失色,又惧又怒,直接转身奔皇宫向皇帝告状去了。
听了湖阳公主添油加醋的事件还原,光武帝震怒,当即传唤董宣,要杀了他。董宣连忙跪地将事情原委陈述了一遍,指出了湖阳公主的过错。
在董宣强有力的说服下,光武帝终于决定还是要杀了他,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好人多活于话多。董宣见事情不可收拾,只好向光武帝磕了个头说:“请允许臣说两句话,再打死也不迟。”汉光武帝问:“你死到临头还有何话说?”。
董宣不紧不慢的说到:“陛下,您圣明高德兴复汉室,何其英明伟大,但您却放任公主的家奴滥杀无辜,百姓遭受戕害,将来您还如何去治理天下呢?有人想要严肃法纪,却因此丧命,长此以往,国法何在?我用不着你们动手,请让我自杀吧! ”
说完,就一头撞向宫廷里的大红柱子,当即撞得头破血流。
光武帝听了董宣的话大受震动,立即命令太监们拽住他。但是为了顾全湖阳公主的面子,就叫董宣向湖阳公主磕头道歉,可倔强耿直的董宣坚决不从。
光武帝只好命令侍卫帮助他完成磕头动作,没想到董宣两手撑地,硬着脖子就是按不下去,看的光武帝哭笑不得,只好把这个硬脖子县令撵出去了。
从此,这个“强项令”威名远扬,洛阳城内权豪缩项,闻风丧胆,民谣传唱:鼓锤不敲鼓不鸣,吏治清明董少平。
智
作为外戚、宦官们的头号敌人,“酷吏”团队不仅有一腔孤勇,有的时候还足智多谋,令两队彼此对抗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章帝建初年间,有一洛阳令名叫周纟亏,人如其名,让人捉摸不透。在他就任洛阳期间,一个“通灵”断案的故事广为流传。
故事要从他刚刚就任召陵侯相说起。一个班子的廷掾忌惮周纟亏严明,想要挫挫他的锐气。
大清早不知道从哪个坟茔搞来一具尸体,把尸体的手足砍断,直挺挺的立在县衙门口。
按理说,大早上迷迷糊糊的上班,结果在单位门口看到这一幕,一般人魂都吓飞了。可咱们周纟亏大人,非但面不改色,而且居然和死人相对而卧,聊起了天。
周大人一面说着不知哪门子的方言,一面心下暗暗观察对面的死尸,发现尸体的口眼之中有稻穗上的小刺,心下了然。
暗自询问看守城门的保安,都有谁在早晨将稻草运进城里,保安回答只有廷掾一人。转身,周大人又问手下,“有谁质疑我和死人对话这件事情?” 得到的回答还是,廷掾。
这下错不了了,当即收捕提审,很快案子就告破了。从此,“神探”周纟亏迅速走红,京城无人不知,再也没有人敢欺骗周大人了。
情
刻板印象告诉我们,酷吏都是手段狠绝、铁石心肠之人。其实也不尽然,这个团队中也不乏侠骨柔情之人。
东汉会稽郡人黄昌,为官严苛,执法刚猛无情。曾有人偷了黄昌的车盖,起初黄昌不动声色,暗自派人查访。
终于在自己的手下贼曹家中寻获,黄昌将贼曹一家全部逮捕,悉数诛杀。听闻此事,那些豪绅大姓们吓得瑟瑟发抖。
就是这样一个背负了“滥杀”罪名的无情酷吏,却对自己的妻子情深似海,不离不弃,在那个封建的男尊女卑的时代里,着实让人动容。
黄昌任州书佐时,有一次他的妻子回娘家,不想在途中被盗贼掳走,辗转流离到了四川,成为了别人的妻子。
后来,她儿子犯案到黄昌那里起诉。黄昌疑心犯人的母亲不像蜀地之人,便询问她的情况。
她如实说“:我本来是会稽郡余姚戴次公的女儿,州书佐黄昌的妻子。不想在回娘家的途中,被盗贼所掳,才流落到了这里的。”
听了她的陈述,黄昌大惊,连忙上前问她:“你怎么识别黄昌呢?”她回答“:黄昌左脚心有颗黑痣,因此,他曾经自己说应该作二千石的官。”
黄昌立刻伸出左脚给她看,两人相拥而泣,复为夫妇。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地位卑微的女性发出过太多“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幽怨之言。
可是,面对妻子被盗贼掳走,沦为他人之妇,黄昌依然能够坦然接受,重新团聚,实属难得。
东汉的酷吏执法苛猛,甚至有破坏或扭曲法律、时有滥杀之嫌。
这显然与“以仁信感人、宽厚为政”的儒家主张背道而驰,但与前代相比却更加敬慕儒雅,崇尚气节。
沿史书上溯,即便再客观的笔法,也擦不去主观的痕迹。有时候的确应该承认,人性从来复杂,非黑即白的故事大多都是剧情需要。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四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