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搞电影的中国人是羞于提“票房”和“商业”的,甚至连“好莱坞”都绝口不提,开口就是法国、意大利。他们都认为自己在搞高雅的艺术,这种假象欺骗了大众更是欺骗了自己。
这时候有一个人物冯小刚,大胆撕掉了知识分子虚伪的外表,大肆宣扬自己搞的就是商业贺岁片,并且承认拍电影就是为了赚钱,当时他压根就没想过什么艺术片。
《英雄》以后,中国电影市场进入爆发期,已经做足商业准备的冯小刚和华谊兄弟公司一跃成为国内一流,随着第五代导演集体商业化,所谓的“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区分也慢慢淡化,冯小刚开始承认自己在搞艺术。
其实冯小刚的电影算是最早跟风的,有点可惜,跟的都是张艺谋,张艺谋拍《英雄》,他拍《夜宴》;张艺谋拍《金陵十三钗》,他拍《一九四二》;张艺谋有《秋菊打官司》,他拍《我不是潘金莲》;张艺谋拍《归来》,他拍《芳华》;或许冯小刚才是张艺谋最大的粉丝吧。
冯小刚的电影时好时坏,有时接地气,有时又太媚俗,直到这部《芳华》,一种混合着复杂感情和杂乱的思想都呈现出来。
作为美工出身的冯小刚,有着很深的“女兵情结”。在那个年代,对当时一个其貌不扬,却心存才华的年轻人来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熬到头,在1991年,冯小刚遇到了王朔和马未都,共同编剧了《编辑部的故事》,前途开始一片光明,直到后来开创了多个中国票房第一。意气风发的冯小刚免不了回忆起当年当美工的日子,配合着严歌苓的小说,他的一出青春大戏开始了。可以说在这部电影中,冯小刚竭尽全力去表现出一个湿漉漉、粘丝丝还带着暧昧气息的夏天。
那是冯氏的女兵想象,所以冯小刚把原著中的黑暗面全都删掉,只留下最美好的青春。在那个文、革年代,外面是哀鸿遍野,就是在文工团内部也隐藏着许多的斗争和暗流,但这样的青春并不是冯小刚所想要的,他想要的是当时“幻想的美好”。
到改革开放以后,文工团被解散,电影开始呈现出压抑的状态。这时候刘峰已经在战争中断了一条胳膊,而何小萍已经神经错乱,而文工团的成员们各自寻生路去了。在散席的那场戏既感人,又感到矫情,这场青春大戏就这样结束了。只是那个年代的青春融合着许多的宏达叙事,例如中越战争、例如改革开放,例如解散文工团,所以才会呈现出电影中复杂的局面。重要的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所以冯小刚怀念的不仅仅是青春,而且包括那个有理想的年代。尽管那个理想是骗人的谎言,但谎言也可以让人有希望,有希望的活着总比生活没有意义好,所以难得糊涂呀。
后续没想到,近几年冯小刚的电影再也不能搅起很大的风浪了,中国的大片时代黄金期结束了,所以在宣传方面,冯小刚总是弄出一些“大动作”,一会是在万达集团面前认怂,一会是因为推迟上映而抹眼泪,更没想到的是他与小崔的矛盾因为要拍《手机2》再次爆发,这一次爆发,不仅仅是冯小刚本人而且连着华谊兄弟公司及女演员范冰冰都跟着遭殃。作为看客的人们也纷纷指责他们,至少可以说在当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冯小刚的芳华不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