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发愤的草莓
现在微课的帖子特别多,对吧?各式各样,经常出现在我们眼前。
我经常看到有位网友每天都在转发微课的帖子,附着“我要报名”之类的话语。
只要发现哪里有免费的微课,她必转发,必学习。 这是“拼命三姐”节奏。
我忍不住给她悄悄点赞。
某天,她突然在朋友圈吐槽:
学了那么多,鬼用都没有!
这句话把我吓了一跳。
讲真。这年头,从学校里出来之后,像她这样还能穷尽一切资源学习的,不多。
可是明明这么刻苦用功,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也许听的时候,拼命点头,哇,讲得真好!第二天出门,风一吹,全都吹走了,连雁过留痕的迹象都没有。免费课好像也就算了,可想想咱们还投入了宝贵的时间成本,时间才是最大的成本。若还交了一大笔血汗钱,心有戚戚焉。
花了精力参加的分享或微课,总会想着把知识榨得干净,让这付出时间和学费有更高的性价比。到底怎么样才能把学习效果提长,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呢?
我认为要做好三个“握手”。
一、 人和知识的握手——人生有涯 VS知识无涯
记得高三毕业班时,坐隔壁组前桌有位寸头眼镜的男生。
不论下课后什么时间,他总固定着那个压低头的姿势,拿着笔在一本厚得可以砸老鼠的“题库”上,沙沙地写啊写。
那个埋头苦读的认真劲,看着就像个斗志开关,不断按下、按下、按下,让我每次想放松都立刻抖起精神来。
可是,每次考试结果一公布,寸头男生的成绩都让人大跌眼镜,平时没怎么做题的同学都能考得比他高,最后高考成绩也不太理想。
平时总是做题,考试就是不行。私下里,同学们都为他扼腕叹息。
这里没有把考试成绩奉为至高的标准,只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猜测,可能这位同学没做好人与知识的“握手”,没有巧妙地把知识吸收好。
具体来说,通常是“目的不清”,当时是迎接高考,所以方法应该是应试的。可能他的目的不清,又导致“方法不对”的后果。
(一)分清类别
属于什么类别的知识,关系到方法的选择。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在学习资源丰富的时代,要学会分清类别。任由它们发展下去,只会让我们以“有涯”的生命度“无涯”的知识之海,越努力学却越发没有效果。
面对海量的免费学习课程,欣喜之余,首先要擦亮眼睛,分清类别。
知道自己要学些啥,哪些可以必须学,哪些不必要学,要学到什么程度。
有的是为了扩大资讯,有的是为了放松身心,有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有的是为了形成知识体系,强化价值的。
(二)明晰方法
看清目的、明确方向之后,对于方法的选择就好办了。
在几大学习内容中,属于不同的类别,可以排个优先级,同时出现了,都很想学,重点把时间分配给哪一个,其它适当舍弃,或者不花那么多精力,做“减法”。
比如:
扩大资讯的,知道就好;
放松身心的,做家务洗碗时听听就行;
解决问题的,了解到方法立刻投入解决问题就可以;
形成体系的,要懂得如何不断内化成知识、技能、才干。
如果不加思索,看到就要,知道就拿,一直做“加法”,以为学得多就等于进步。那是哄自己开心。
(三)定向耕耘
你的精力根本不足以对全部分享或微课平均用力,那么得有个筛子,选出哪些是需要花大力气学透的,这样有方向,不会零散,随意地捕获不相关的知识。
怎么选呢?
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在学校里,教科书都是既定的科目,规定好的那几门,有主科有副科,你照着走就好了,也知道主科用力猛一点,这是游乐园的模式;但是一旦到了职场,没有学校里的科目给你做参考,就会晕了,因为这是荒野生存模式,怎么在荒野度过生活,是你自己的事。
这里给各位提供两种找到定向耕耘的途径。
1.对你现有知识技能进行分类,找到哪几个方向
以擅长和不擅长,喜欢与不喜欢两两组合划分出四个区域。什么叫擅长,就是比周围6成人做得好就算。
擅长又喜欢的,是优势;不擅长但喜欢的,是潜能;擅长但不喜欢,是退路;不擅长又不喜欢的,是盲区。
目前属于优势的要加大优势学透,外化,让别人知道;属于潜能区的,哪些想变成优势的也要学透。另外,大学生、职场人士首要解决的是生存的问题,属于这方面的必备知识或岗位要求的能力也是需要学透的;如果这类知识、技能落在你盲区,要想办法搞起来。
如果你是大学生,目前实在不知学什么知识技能,请看我那篇《哪些是学校少教、但杠杆力强的能力?》
2.在每一个方向的精深上,基于知识深度,分出3种知识,从低到高分别是:
领域基础知识
通用知识
专业知识
画出来就像一个宝塔。
以化学领域为例。
领域基础知识,包括化学科基本内容,比如“浓硫酸具腐蚀性”这样的知识。
通用知识,就是化学领域的知识全貌结构的,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四大方面,知道这些内容,就是半个化学人了。
再往上的专业知识,涉及到某个领域的细小领域,是行业的尖端或前沿,也是体现一个人的优势所在。在化学上可以是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检测等等。
从知识金字塔来看,你在顶层专业方面涉及越多,越能巩固自身的优势。想要精深的方向再往顶层吃透。
二、 知识和场景的握手——道理都懂 & 过好生活
在人与知识的握手方面,也就是刚才第一点上,已经明确了是哪些方向要吃透。那么,这些方向上要用什么方法吃透呢?是第二部分的内容,关于知识与场景的握手。
成人学习跟学生时代的学习不同,多在于“用”。
对于成人而言,重要的是做好知识与场景的“握手”,让知识与具体环境互动起来。
听了课没效果,很大程度上是这个环节卡壳了,但你自己不知道。
为成人设计的课程,通常默认听课者懂得自我消化吸收,为自如运用知识的成熟学习者。所以并不会像学校里为学生设计的内容那样精细,而是将自主权更多地让步给学习者。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从象牙塔出来之后,依然还没有学会学校以外的学习,依然沿用了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心里还埋怨这几句:“我都交了学费的,就教成这样?”
拜托,都成人了,老师不是保姆。没了“保姆”的贴心照顾,知识在课上满足于狂点头的听懂了、明白了,可碰到实际场景却狂摇头的用不了、不会用。
学了新知识,做好人与知识的“握手”之后,如果这些知识是要“用起来”解决问题的,那就还需要把知识与场景的“握手”做好
(一)知识解码
这句话叫:“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生活”。其实,过不好生活,就是道理没有用起来的结果。
知识怎么能用起来?你得先知道课程上传递的是哪一类知识,或者说清有哪几类知识。
在你的学习中,是不是发现有些课程内容都是讲大道理,有的课程内容就“落地”——立竿见影可用。这就是知识类型的不同了。
知识类型通常可以分为三种“道、术、用”。
“道”是比较大而泛的格局认知、统领理念、方法论、道理等等。
“术”是在理念与方法论之下的流程、步骤等等。
“用”是这些“道”和“术”在实际场景中需要的清单、经验、如何配合工具用得更加到位等等。
为什么我们对一些成功学的书籍喊“鸡汤”无用,改变不了人生。像课上讲的主要是“道”的内容,什么“人要有梦想,敢于突破”之类的,听得心情澎湃,热血沸腾,能量满满,可是课后回到家,依旧被锅碗瓢盆的现实打翻回原形。
因为讲的都是“道”层面的东西,作为没有经验的学习者,是不太懂得怎么把“道”转化为“用”的,这也体现了高手与小白的差距。
所以,如果是讲“道”、“术”层面的知识,都需要自己解码成“用”层面的知识。
将你解码出“用”层面的知识,放入你的行动管理体系当中。具体可以是问问自己:“听了这些课,我的下一步是做点啥?”
这样能罗列一份清单出来,然后把这份清单导入行动管理体系,帮助提醒你什么时候得去做,做成什么样。
比如,我在听了李参老师的分享,看了她的书之后,制定了这样一份“下一步行动”清单。
(二)大眼模式
如果你想加深知识的印象,还需要经常在具体的场景中去联系上。
除了那种专业性特别特别强的知识以外,职场上通用知识,大抵会有共通之处,可以进行相互联系,知识迁移。要不,怎么会有融会贯通一说?
只要变成“大眼睛”模式,像放大镜一样,就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好多个“老师”。这些“老师”,和拿着课本在讲台上谆谆教导我们的老师不同,需要你主动出击,主动提问,对方才会教你东西。那些“老师”不会主动开口,你有问,他们才答;你不问,他们沉默。
如果你想偷懒,想等“老师”来告诉你答案,那只能白等了。
他们就是“文事物”,都是不要钱的老师:
你所读过的文(文以载道),
你所经历或见闻的事(知事明智),
你所感受的物(格物致知)。
举个例子,假设你最近学习项目管理皮毛,那么周围常见的“文事物”如何变成碎片化学习的渠道呢?
当你读到一篇拍案称奇的绝世好文,你会想到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文章如何又多又好又快地生成;
看到一个突发的事件,会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规避风险;
看到一个精美绝伦的作品,会想从0开始要设计它成现在这样子,这个项目大概会怎么规划。
再举个例子,假设你正在学习营销知识,又可以怎么运用“文事物”?
当你随意翻到一篇无关领域的文章,看到某个用语很巧妙,想到我的营销中是不是能用上这个词;
当你听说了某一对明星突然意外的复合而上条头,你可以想想,这种新闻体现了营销管理中的哪一种技巧;
当你看到一个新鲜出炉的产品时,你可以想想,如果我是策划人,要如何将这件产品快速营销给目标用户。
这种方式为什么有用呢?认知心理学指出,人在学习时,如果能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链接,就能够记忆深刻,不易遗忘。比如,有的人物或景点不出名,就将自身类比为名人或胜景,让人们对它记忆深刻,比如“小志玲”,“小九寨”等等。这正是抓住了人们认知新事物的特点。
这是一种很朴素的学习方法,很多学习高手在使用,只是有意识或无意识而已。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就是这么学习思考的呢,在《思考的技术》可见一斑。他把思考当作自己腰际的一把“枪”,每天都在练习瞄准射击,把自己打造成思考界的“神枪手”。
他用的方法是,利用坐车的时间,看到一块广告牌时,马上就提出假设“如果这家广告公司的总裁要我协助他们公司提高业绩,我该怎么做?”
从一开始的每天思考一块,到后来已经做到每隔一个车站就可以思考一个新的题目。由此也可见,思考一旦得到锻炼,就像练习拉琴、写毛笔等兴趣爱好一样,熟能生巧。
文事物,都是你每天都在接触的“老师”,值得好好利用起来。
(三)作品声音
还记得当年初中课本上,《论语》学而篇开头的那句“学而时习之”,被译成了“学习,然后经常温习”,把“习”当作“温习”之意。
其实,这个“习”并不是强调“温习”,而应是“实习,践行”。从甲骨文的字形可以看出,“习”的原意是一只正在练习飞翔的小鸟。
也就是说,学习=学+习=知道+践行。
所以,在课程或分享上学到的内容 ,除了加深印象外,还要多多践行,学透它,还要用透它,而不是停留在你的口中说:“我懂”,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掌握知识的满足感而已。因为你掌握多少知识,更多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
最基础的做法是,改变自己的行动,把知识实现场景迁移的运用。
晋级的做法是,想办法用这些知识设计形成自己的作品,发出作品的声音。
这些作品可以是视觉化导图,分享、文章、课程,也可以是完成一个漂亮的项目,等等。不要把“作品”想象成什么鸿章巨著这么大型的成果,可以是小小的。比如,听完“断舍离”有关的分享后,你可以写篇有关的文章,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还可以发起“每天3分钟断舍离”活动,这就是一连串的作品了。
在《精益创业》提到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不是体育界常听到的最有价值球员的意思,而是最小可行产品。虽然说的是关于创业的事,但可以放到个人成长来看。你在实践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有MVP这种理念,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小可行产品,它就是你的作品。
这些作品可能一开始并不是特别完美,比如文章的内容不是特别齐全,课程的设计上可能还有瑕疵。但是当你拿出它以后,就有一个雏形,然后慢慢迭代更新,越来越好。
一段时间后,这些梳理出来,就能变成你的无形资产。这就是真正的把知识用在场景中,实现知识的延展,并产生力量。
相信好的作品会走路,会代表你去传播你的形象,在职场,或者是网络上产生影响力。影响力有什么作用呢,大家应该心里都明白。
三、 人与人的握手——抱大腿+抱团
学习本来就是“人与知识”、“知识与场景”的事,怎么还扯到“人与人”呢?为什么要做好人与人的“握手”?
这里的第一个“人”是指学习者自己,第二个“人”是指导师或者是学习伙伴。
在学习极其重要的新知识时,最好能有导师,起码也要有学习伙伴可以交流。
有导师是抱大腿,有伙伴是抱团。
导师和伙伴有三大作用:一是当我们看到榜样是如何做事之后,自己也有充满电的感觉;二是看到有人在前头探路,可以看到希望,自己跟着跑在后面;三是即使我们对知识吸收得特别好,也能在具体场景中运用,但无法保证作为新手的我们不会犯错。这也需要有别人的提点,毕竟“旁观者清”。在心理学家看来,“获得反馈”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重要方法。
以“要事第一”为例,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懂,可是真正在每日计划执行时,是不是真的能做到的呢?
在日计划执行当中,明明都设好了高优先级的事情,可是一有时间,还是不由自主地选择从简单容易的低优先级开始做起,这哪里是“要事第一”呢?这种惯性就维持不变了,你甚至还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把重要的事情设成“高优先级”就是“要事第一”呢。
所以,咱们还是需要有人帮助你敲敲脑袋,帮你及时推回正确的轨道去。这就是导师和伙伴的力量。
怎么做好“人与人”的握手呢?需要你找准导师,找到伙伴,而且他们还愿意帮你。
找到伙伴比较容易,只要双方都是在学习同样的知识,可以互相提醒,结伴前进,保持真诚和学习的态度就可以。不过伙伴毕竟是伙伴,都是摸索中前进的学习者,有一些学习上的盲区或坑坑也是不太了解的。导师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学习的弯路。
找到提点自己的导师不太容易,他们经验丰富,却通常也比较忙。现在好,有分答、值乎、厅客等问答平台。
不过,这里还是有三点技巧可以关注,让导师愿意帮助你。
首先你得是愿意帮助自己的人。如果连百度上轻松一点就能找到的知识,都不愿意去搜索一下,连他文章里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都不愿意先去看看,谈何他会跟你讲多几句?
其次是提问要走心。比如有的伙伴绕来绕去说了一堆内容,但是想问的是什么问题呀,没说清楚。所以,请确保是一个优质的问题,起码也得是一个清晰的问题,一来是不耽误老师的时间,二来也是提升自己思考的能力。
第三是提问前可以自己先摸索一下,如果最后自己搞不定,提问时可以说说为什么他的帮助对你意义不同,然后展示出你做足的功课,再精确、简短地描述你的请求。最后,无论对方给了什么回复,都记得表达感恩。积极的反馈能给人留下好印象,也容易得到之后更多的回应。
关于如何学透一次分享或课程,你还记得上面讲了哪三个“握手”吗?
来温故知新——
1.人与知识的“握手”
2.知识与环境的“握手”
3.人与人的 “握手 ”
这三个“握手”的比重是如何呢?
人与知识的“握手”,占10%;
知识与环境的“握手”,占70%;
人与人的 “握手 ”,占20%。
其中,知识与环境的“握手”比重最高,极其重要。所以学了那么多,没用起来或者用的时间不够持久,轻易放弃,就不要嚷嚷课程的知识没效果。这三个“握手”的比重也千万别搞错呢。
这正体现了著名的成人学习“721”法则。
学习效果的提升,70%来自于实践,可以说是知识与环境的“握手”;20%来自于导师和伙伴的帮助,可以说是人与人的“握手”;10%来自于纯粹的知识学习,可以说是人与知识的“握手”。
知识爆炸的时代,决定了我们必然是终身学习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如何学习。总以为我们懂得怎么去学习,实际上路还很长。
请相信,如今每个人终生都会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