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希夫兄弟的《小岛经济学》。
前文讲到,原本以手工捕鱼为生的小岛,自从发明了捕鱼工具和借贷思维,
全岛生产力迅速提升,岛民们丰富了衣食住行和娱乐运动。
当小岛人丁兴旺,百业萌发之后,大家为了交换商品和服务,【鱼】就成为岛上货币。
由于每个人术业有专攻,岛上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岛民们过上小康生活后,逐渐发展出了低风险储蓄的银行,高风险投资的股票和基金。小岛基础设施愈加完善,对外贸易日益繁荣。
随后岛民们组建了国会、政府、法院、军队、警察,小岛取名美利坚合众国。
政府还成立了中央银行,开始由官方发行货币。
但是美国政府无节制地发行钞票,导致持续的通货膨胀。
“幸运”的是,享有美元特权的美国,遇到了勤劳节俭的中国。
故事开始变得更有趣了...
欢迎阅读星辰的小岛经济学文集
第十二章:服务业是如何崛起的
苏醒后的中国,世界格局为之重塑
由于中国人具有勤奋聪明、吃苦耐劳、独立自强、团结向上等优良品质,
中国又是人口最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国,
在近代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苦难艰辛后,新中国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当苏醒的中国加入全球贸易的竞争,世界经济格局也随之被重塑。
1980年代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
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而中国凭借成本、人力、智力、组织能力、基础设施等优势,
成为这波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
新中国走过一些弯路(可谁又没走过呢?),但也靠自身力量积累了技术和产业基础。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恰好顺应了国内环境和国际形势的发展阶段,可谓水到渠成。
中国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大量的美元储蓄
随着中国承接全球产业链和生产力,向世界输出物美价廉的商品,
中国也在跨国贸易中赚到大量的美元。
而中国赚到的美元,又用于购买美国国债,
这使得美元供应越来越宽松,美国政府得以发行更多国债。
而美国人民能够享受到较低的贷款利率,更加促进了美国的消费主义。
中国积攒美元的意愿和美国消费主义的特性,
表现为中国主要负责生产,而美国主要负责消费。
中国对美国长期巨额的贸易顺差,以及美国印美元的特权,共同形成了中美之间不对等的贸易关系。
中国积攒下大量的美元储蓄,不只是因为中国习惯储蓄,
还因为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禁止向中国出售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原因嘛,是中国人聪明好学,“逆向工程”能力强大。
假如中国买来最先进的产品或技术,经常就能学习仿制,抢走西方的饭碗。
所以呢,西方不想卖,也不敢卖。
中国也就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美国转向高价值产业和服务业
随着美国中低端产业逐渐转移到中国,美国也同时在做产业转型。
美国根据国际贸易间的“比较优势”理论,保留了具有相对优势的高技术、高价值产业。
但高端产业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毕竟有限,还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服务业是个好的选择。
于是,美国开始大力发展诸如电影、电视、音乐、教育培训、娱乐体育、服装设计、广告营销、商业贸易、法律、医疗等第三产业,当然还有以华尔街为首的金融业。
第一产业:农业,具体包括农、林、牧、渔的生产;
第二产业:工业,具体包括采矿、制造、能源、建筑等产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即工农业之外的其它行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同时,美国主流的凯恩斯经济学派也认为,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强大引擎。
全球经济失衡,引发货币战争
随着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也在加剧。
全球经济失衡是指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
主要是美国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常收支”的不均衡状态。
“经常收支”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概念,指因贸易和服务而产生的资金流动。
经常收支、资本收支、金融收支以及官方储备的变化加在一起,总和恰好为零,共同构成“国际收支”的定义。
美国历史上多数时期,出口都大于进口,形成贸易顺差。
但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渐次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后,贸易平衡逐渐被打破。
自1976年以来,美国开始常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1976年,毛周朱三位伟人陨落,唐山大地震,文化大革命结束,美国建国二百周年...
时代开始剧变。
前文讲过,是美元的全球结算货币地位,美国的消费主义潮流,
再加上中低端产业链的外迁,共同导致了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
简单剖析如下:
表象:美国依靠不断超发货币,购买全球商品。
原因:美国只要超发货币,就能买到全球商品。
结果:美国超发货币太容易,就丧失生产中低端商品的动力,因此造成产业链和生产力的衰落。
2018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的8193亿美元(其中对中国货物贸易逆差4190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2703亿美元。
合计对外贸易逆差6210亿美元。
相当于3.27亿美国人,在对外货物贸易中人均分摊2500美元的逆差额。因此特朗普高呼制造业回流。
由于跨国贸易额的不均衡,各个国家为了给其出口企业提供理论上的优势,因此广泛开展多项活动以抑制本国货币,被称作“全球货币战争”。
这种对抗在一般人看来很是奇怪,因为对抗的目的不是除掉对手的货币,而是拼命弱化本国货币的价值。
这种使本国货币贬值的做法,会使得本国商品具有全球范围的价格竞争力,并有利于培养本国的产业链和生产力。(这也是美国呼吁人民币升值的目的)
但一国货币贬值,也同时会降低国民生活水平和跨国消费能力,而且必须更加努力工作。
聪明的读者一定发现了,跨国贸易、产业实力、外汇储备、货币汇率,还有近两年贸易战中常被提到的关税政策,这些因素之间有着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的“广场协议”和“失去的二十年”,这又是很有趣的一个话题。
今天的内容有些多,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那么,就先讲到这里吧。
很开心你读完此篇。
我是星辰,金融IT从业者。
已过而立之年,2020年是摸索前行的一年,和夕月一起立下了发文分享的flag。
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常来看看,我们成长路上或许会有共鸣。
我们的博客站:https://xiyuechen.net
微信公众号「星辰和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