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描述: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为了配合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几年来,我一直在课外阅读的引导上不遗余力。
案例一:我阅读,因为我喜欢
“从今天开始,我宣布:我们四(2)班的图书流动站成立了!班级图书流动站的这100本书,都是根据同学们的书单进行购买或者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推荐本”。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可以自由在班级进行阅读了。”当我宣布完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后,全班孩子都爆发出最热烈的欢呼。不一会,每个孩子的手里都“抢”到了一本。但是,好景不长。两个多星期后,图书流动站见见冷落。我发现经常主动在流动站借阅书籍的只有那十几个真正爱阅读的孩子。
“大事不妙!部分孩子的三分钟热度开始慢慢冷却了!”我暗暗着急,“如何才能让孩子们都保持住读书的热情呢?如何才能让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爱上读书?”
我马上改变了班级图书流动站的借阅策略。“从今天开始,为了图书的真正‘流动’,也为了让老师了解谁是我们班的真正的‘读书明星’,流动站就建立在老师的办公室了。谁要借阅和归还,请来老师那里进行手续登记。一学期阅读10本以上,就能成为读书明星。”
果然,在我的这种“强制”的激励措施下,孩子们也为了在老师的面前表现自己“爱读书”,借阅活动又开始如火如荼。而当那些孩子们来借阅或者归还图书的时候,我都不忘用惊讶的眼神或者语气对他(她)说,“那么快就读完一本了?!”“嗯,你选择的这本书很好,你很有阅读眼光和阅读水平!”
一学期下来,我收获的是:班级里四十五位孩子人人读书,借阅本上是满满的借阅登记记录。
反思:
如何让孩子爱上书,爱上阅读?
首先,我想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古哲先贤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于人的熏陶作用。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是一个由学校到家庭,由大到小的氛围的营造。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班级建立图书角,实现班级间的图书共享,能够更大范围地给孩子创造全面的全方位的阅读环境,从而形成一种读书的“气场”。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爱上读书,就要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每一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其阶段性的认知。所以,课外阅读的内容,形式要与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有相似性,才能使其产生共鸣,并获得快乐。从孩子的兴趣和心理发展需要出发选择书籍,可以极大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如让孩子们列出书单,进行“好书推荐”等等,不但能够激发阅读兴趣,还能指导孩子们完成对于书籍的选择。
最后,要给孩子们一个及时的阅读评价。我们知道,“赏识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对于还没有爱上阅读的孩子,“赏识阅读”能够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书,爱上阅读。在开展老师记录阅读登记手续后,班级的孩子能够长久保持阅读的热情,甚至不爱读书的孩子也慢慢地爱上阅读,我想除了源于孩子想当选“阅读明星”外,还源于每次借阅时老师那简单的却及时的评价。
面对着那借阅记录,我不由得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原来,孩子们是那么的简单,那么的可爱!这也许就是孩子之所以成为孩子的原因吧!
案例二:我阅读,因为我快乐
“这两个个多月来,同学们都在阅读背诵《千家诗》。我们在这个班会进行一个‘诗歌背诵大赛’,评选出我们班级的‘诗歌大王’,大家有信心吗?”在自由阅读的阅读书目外,我还指定了必读书目《千家诗》。我要求孩子们每天至少背诵《千家诗》中的两首诗歌。现在,是该进行检阅的时候了。
“有!”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
“先检查五言绝句,然后是七言绝句,最后是律诗。老师说题目,会的就站起来背诵。请各自记录自己能背诵的数目”我说。
......
课堂上洋溢着热烈的比赛气氛,好不热闹。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
课后,不断地有孩子在问我:“真好玩!老师,什么时候再进行一次比赛?我肯定会背的更多!”
五年级上学期下来,孩子们最多的能背诵四百首诗歌,最少的也能背诵100首左右了。
反思:
让孩子们从课外阅读中体验快乐,无疑是让孩子们乐此不疲读书的内在动力。正如玩耍,是孩子们最自由最快乐的游戏一样。而背诵《千家诗》这样枯燥的阅读行为,在预期的一次诗歌背诵比赛中却获得了快乐的动力,背诵诗歌成为了孩子们乐此不彼的行动。事后好些家长对我说:“真没想到孩子会有这么巨大的热情。以前千方百计让他背诵唐诗都没有成功,这次却那么主动,那么投入。”
是的,给孩子一个“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阅读,尽情挥洒欢笑和热情,还有什么比创设这样的舞台更美妙呢!由此我想,检测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时,是否要考虑用孩子们喜欢的形式进行?检测的手段应该考虑趣味性。比如开展故事会,辩论会,表演,朗读比赛,知识竞赛等等形式,孩子们应该会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吧!
案例三:我阅读,因为我成长
《安徒生童话》交流课上,孩子们都在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童话,讲述自己喜欢这个童话的理由。或有趣,或因为故事动人,或因为它揭示了永恒的真善美。正好有个孩子提到《海的女儿》这一篇故事,我突然话题一转:“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童话故事。这是安徒生童话里最忧伤最美丽最感人的故事之一。人鱼公主最后化成了大海中的泡沫让人忍不住泪下,其实,她完全可以改变这种结局的。如果你是人鱼公主,你会选择怎么样的结局?你会把尖刀刺向王子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我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再次阅读《海的女儿》的结局描写。“思考三分钟,请你回答并说明你的理由。”
“我想如果我是人鱼公主,我会刺向王子的。因为王子根本不知道人鱼公主的付出,人鱼公主的付出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一个孩子说。
“如果我是人鱼公主,我也不会用尖刀刺向王子。杀死了王子又能怎么样呢?人鱼公主还是没有获得幸福,或许还更忧伤。即使能够再活三百年,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放过王子,那样他还能和那位公主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而人鱼公主虽然化成了大海的泡沫,但是她却获得了灵魂。”
“如果我是人鱼公主,我也不会杀王子。爱一个人只要他幸福,我就会感到幸福。”
“反驳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谁说人鱼公主的付出没有价值?她付出的爱是有价值的。不然她不会获得灵魂,获得安详和平静的心灵。”
……
课后,孩子们对我说:“老师,我喜欢这样的讨论。”
反思:
是什么成就了阅读的美妙?我想无疑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的碰撞了。那电光火石般的一闪一耀,那是多少智慧在凝聚,在发散,在分享!那是最丰盛的营养大餐,滋润和塑造着无数的渴望的灵魂。如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我想,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每一次上阅读交流课,我都严阵以待,绝不含糊。我知道,那些智慧的火花会是照亮孩子们阅读道路的星星之火。
也曾经有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我总是回答:“请问您和您的孩子做过亲子阅读吗?您和您的孩子讨论过书中的任务或者主题吗?”
那些家长总是摇摇头:“还真没有。”
“那么,去试试亲子阅读吧!”我总是如此建议。
多年来,我深感师生,父子(女)或母子(女)同读一本书的重要和意义,因为那是孩子阅读习惯和思维的训练。
除了口头的交流外,还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而写得好的作品,还可以发表,这样又无疑对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起到良好的循环促进作用。
2009年于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