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父母来说,孩子从出生到长大,心里面在想什么,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6岁的女儿去参加圣诞晚会,高档的装潢,热闹的场面、美味的佳肴,妈妈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带着女儿四处参观。她以为女儿会很高兴,可没想到女儿特别扫兴,一直吵着要回家,妈妈不同意,就索性坐在地上哭闹,结果穿的鞋子也掉了。
妈妈气愤地把女儿从地上拖起来训斥,蹲下给女儿穿鞋。但在蹲下来的那一刻,她惊呆了,她眼前看到的全是大人晃动的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女儿会不高兴,原来孩子看到的,是与成人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作为父母,我们都认为自己很爱孩子,但孩子和大人站的高度和角度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行为。加之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够,他们很难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所以往往用大哭大闹等消极方式来表达。那么,孩子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
《了解你的孩子》这套系列书籍,就是孩子心里话的最好翻译家。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第三本,《6到9岁孩子为何喜欢装大人?》。这本书的两位作者科琳娜·阿维斯和比迪·尤埃尔,都是塔维斯托克诊所的心理学专家,他们在书中结合了大量临床经验和案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6到9岁孩子的内心世界。
提起塔维斯托克诊所,也许你会觉得陌生,其实它大有来头,它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英国顶尖心理治疗机构,弗洛伊德,荣格,克莱因,温尼科特等心理学大神们,都曾在这里讲过课。它的地位之高,被全球心理学从业者以及爱好者视为心理学中的“神圣殿堂”。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最有价值的观点就是,“你的熊孩子,可能是最关心你的好孩子”。谁都有能力做家长,但不是谁都有能力做好家长。6—9岁被称为童年中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正逐渐摆脱对家庭的依赖走向独立,他们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渴望成为“小大人”,但在自我表达上,方式依然是笨拙而稚嫩的。
网上曾经有过一个视频,讲述了三对亲子关系,三对父母坐在一起吐槽自家闹腾的“熊孩子”。第一位父亲说:“我熬了一个礼拜写的程序,一转眼的工夫,全被孩子毁了。”第二位妈妈说:“我家闺女趁我在敷面膜的时候,把所有的面膜都撕开晾干了。”第三位妈妈说:“我花了一个星期画出的作品,被女儿涂得乱七八糟。”
身为父母,当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被孩子毁于一旦时,内心的崩溃可想而知,真是恨不得痛打孩子一顿。
然而,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对着干?是孩子真的这么可恶?还是自己不够了解孩子?
事实上,第一位爸爸的孩子,因为看到爸爸整天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没有时间陪伴自己,所以想帮爸爸早点弄完工作;第二位妈妈的孩子,因为妈妈在敷面膜时不理她,于是想帮妈妈把面膜晾干,这样妈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她了;第三位妈妈的孩子,看妈妈为了一幅画画了一个星期,于是拿起画笔,帮妈妈完成画作。
剧情发生了反转,在大人们看来的“熊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恶,让大人们抓狂的捣蛋行为,背后隐含着的,不过是孩子对父母最纯粹的爱,他们渴望成为“小大人”,能够帮父母解忧,只是由于年龄和能力的限制,他们常常会把事情搞砸。
但有时候父母会沉浸在自己的固定思维里,认为孩子是调皮的、懒惰的、不守规则的,甚至是充满破坏性的,带着这些理解,父母就很容易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负面解读。比如“孩子这么做,一定是因为想捣乱”,甚至认为“他一定是为了气我”,然后用打骂或惩罚的方式去处理,那不仅无法找到和孩子相处的正确方式,还会恶化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吧,一个7岁的孩子在练习书法,每次开始练的时候都会问妈妈:“我要练多久?”妈妈说四十分钟。这时孩子还要反复确认,“真的只要四十分钟吗?你要说话算话哦。”妈妈开始因为孩子对时间的斤斤计较上有些不满。
终于有一天,超过了规定时间没有及时停止,孩子很生气,嚷嚷着妈妈不遵守时间。妈妈脸上挂不住,心底的情绪一下子就爆发了,对着孩子吼:“让你练久点还不是为你好啊,整天就想着玩玩玩。“
在妈妈看来,孩子在时间上的纠缠是为了偷懒,为了减少练习时间,但如果她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希望拿到爸爸妈妈的保证,以此来获得对世界的掌控感,那妈妈的反应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在孩子看来,她计较的并不一定是练习时间,只是想确认父母的保证有效,使她对未来时间有一定的把控,获得时间上的安全感。
若是理解了孩子的想法,也许妈妈就会作出不一样的反应。她会变得更加客观,耐心地和孩子做好时间约定,或者向孩子说明,有时候自己没有办法保证练习时间的原因,让孩子理解父母对时间的不可控。
其实熊孩子和好孩子之间相差的,是家长能否对孩子言行的正确理解。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值得家长们用心对待,给予他们无限关爱。孩子没做过父母,没有太多的生活阅历,但我们是从孩子成长为父母的,很多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我们都经历过。
有时候可以试试用儿时的经历去理解孩子,如果你还记得小时候作为孩子的感受,一定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他们的行为,这时你会发现,很多时候,都是我们错怪了他们。
若父母能多和孩子沟通,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含义,熊孩子也会变成好孩子,你也能培养出“别人家的优秀孩子”。但理解孩子行为的真正意图,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并不容易,他们站不到理解孩子的立场上。不过你放心,这正好是心理学家所擅长的,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帮助家长们读懂孩子的心里话。
本书把6到9岁的孩子分成6到7岁和8到9岁两个阶段,虽然这两个阶段非常接近,但孩子的变化还是非常大的。
首先,我们聊聊6到7岁的孩子,他们在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想做个“小大人”。孩子对成熟的渴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个方面,个人认知。孩子在6岁以前,对世界的感知还是比较模糊的,但在6岁以后,孩子开始发展出抽象思维。比如,“3”不仅仅可以代表数字“3”,还可以代表三件事,三个苹果,把抽象的想象和已熟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孩子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就会容易许多。
同时,孩子的身体也摆脱了摇摇晃晃的年代,能够主动尝试着建立身体与心理的平衡,其中学骑自行车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而且学骑自行车,也是很多孩子在人生路上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因为这是父母不能替代孩子去完成的一件事,孩子需要协调身体和动作,找到最佳平衡感,还要克服怕摔倒的心理障碍。
书中提到了杰玛学骑车的故事,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她发现既要踩踏板和掌控车把手,还要保持平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摔倒了好几次,还经常为自己没法马上学会骑自行车而感到难过和羞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掌握骑车技巧后,杰玛开始享受骑车带来的自由感和速度感,对自己也更加有信心。
学骑自行车,可以看做是孩子成为“小大人”的重要环节,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开始发生转变,他不再是躲在父母怀里的“孩子”,而要像个“大人”一样,随时做好接受挫折的准备,还要学会独立克服困难。
当孩子的思维开始从“孩子”向“小大人”过渡,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体现在家庭关系上,因为对于6到7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外界接触的并不多,生活重心依然是家庭。
第二个方面,在家庭关系中的变化。大多数孩子在小的时候,总会潜意识地认为,父母是超人,有能力克服所有的困难,所以孩子在摔倒后会哭着喊爸爸妈妈,想要吃雪糕也会嚷嚷着让爸爸妈妈去买,因为他们知道,爸爸妈妈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可现在,孩子对复杂世界有更多的看法了,就像前面提到的学骑自行车,已经知道爸爸妈妈不能替代他们去学。除此之外,爸爸妈妈也不能阻止心爱的猫咪死掉,不能让砸碎的花瓶复原。这时候的父母在孩子的心中,虽然可以提供爱和指引,但不像曾经自己认为的那样无所不能。
书中提到了《但是你答应过的》里讲的一个小故事,主人公凯蒂就曾要求父母承诺许多事,而这些都是无法掌控的。其中有一件事是这样的:凯蒂不想去医院打针,她要父母保证打针一点也不痛,可爸爸让她失望了,但爸爸的一番话却意味深长。
凯蒂的爸爸对女儿说:“你必须要学会一件事,父母并不能控制所有事,当大人说‘我保证’的时候,他们的意思通常是‘我希望是’。”
既然家长不是超人,那就不必表现出无所不能、掌控一切的样子,这反而会让父母的权威受到考验,大大方方地向孩子表示自己很抱歉,其实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虽然孩子开始了解到父母不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但在心理上,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依然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可现在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二胎家庭多了起来,家庭关系变得复杂,父母的关注不可能只焦距在一个孩子身上。
6岁以后的孩子会慢慢了解到,自己不再是家庭的中心,而当一个孩子放弃小宝宝的身份让位给另一个婴儿时,就会引起一系列复杂的感受:嫉妒、比较、竞争。觉得自己的妈妈被偷走了,不欢迎家庭新成员的到来。
这样的事并不是个例,女明星胡可就曾在综艺节目里谈到过两个孩子的一个故事。
因为有了二胎,胡可担心哥哥动作不知轻重会伤了弟弟小鱼儿,所以经常对哥哥安吉说:“你是老大,要多让着弟弟,要保护弟弟,不能欺负弟弟。”两个孩子抢玩具,她会让哥哥让给弟弟,两个孩子闹矛盾,她也会教育哥哥要懂事。但渐渐地,胡可发现事情不对劲了。
有一次,她发现哥哥狠狠掐了弟弟一把,她批评完哥哥后,哥哥对弟弟说了一句话让人愕然的话。哥哥说:“我现在这么惨,都是被你害的。”
现实生活中,家长通常会站在年纪较小或较为柔弱的孩子一方,但我们也该记得,6岁的孩子还是孩子,我们没法要求他们整天保持做一个“为父母考虑的小大人”,所以在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时,别忘了大孩子也是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的。
后来胡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尽可能地用对事不对人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而不是用单纯的“你是哥哥,要让着弟弟”的原则。慢慢地,两个孩子变得和平了,哥哥不再那么抗拒弟弟,甚至还会主动照顾弟弟。有时候父母越干涉,孩子之间的关系就越激烈,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关系的平衡,远比父母粗暴地让“大的让着小的”有用得多。
第三方面,学校生活。对于孩子而言,老师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有时权威可能还会超过家长。
因为儿童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会把之前所拥有的关系当作参照,换句话说,孩子在家里和兄弟姐妹竞争,想要在父母心中有一个特殊的位置,在学校就和其他同学竞争,想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
所以在小学低年级的班级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孩子们为了抢答问题,一次又一次地举手。被选中回答时,满脸得意,没被选中,会感到受挫,这种大家都渴望被老师注意到的心理状态,对孩子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激励。
而且这个年纪的孩子还喜欢证明自己是守规矩的“乖孩子”,努力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小大人”的规范,如果这时老师通过设立一些明确的班级制度和奖励,就会刺激儿童天生的竞争本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潜力。
接下来,8到9岁的孩子,他们在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渴望从一个“小大人”变成“酷家伙”。孩子的“酷”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个方面,家庭关系。这个阶段的家庭关系和6到7岁阶段的有所不同,8岁以前,孩子对家长会有紧密的情绪依附,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会和其他兄弟姐妹争风吃醋。
但这时的孩子已经从黏着父母的宝宝变成了酷家伙,比如妈妈送孩子出门前想亲孩子,他们却扭过头去。当孩子发现爸爸妈妈在卧室里亲吻,不会觉得嫉妒或好奇,会迅速转身离开,嘴里嘀咕一声“恶心”。这其实是孩子早期的恋母情结逐渐减少,所以会开始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和关注,对父母的占有欲也没有以前强烈了。
那和兄弟姐妹的相处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阶段的孩子相对6到7岁喜欢争夺父母宠爱的孩子来说更成熟一些。8到9岁的孩子会成为其他年纪更小的孩子的哥哥姐姐,“哥哥姐姐“的称呼,会让大孩子生出一股责任感,把保护弟弟妹妹当成自己的责任。
无论兄弟姐妹在家是如何互相争吵,出了家门,哥哥姐姐会尽一切去保护弟弟妹妹,这是孩子的“酷“性使然,也是心中责任感的驱使。所以爸爸妈妈们别担心了,即使兄弟姐妹在家打得你死我活,但在外他们会团结一致,互相照料的。
第二方面,游戏社交。8到9岁的孩子在减少对家庭依赖的同时,还表现出对外界的浓厚兴趣,除了和父母在一块,更多的时候是和朋友们在一块玩游戏。
在书中,作者也提到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很想成为某个团队中的一分子,同时也想结交一个对他而言很特别的朋友。8到9岁的孩子通常会从事各种游戏社交,男孩们可能喜欢踢足球,女孩子可能喜欢跳皮绳,他们在活动中在寻找朋友的同时,也渴望自己能够被接受。
学校操场是孩子们培养友谊的好地方,比如班级球队打赢了一场球赛,在比赛过程中队员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出来的默契,就很容易转化成孩子们之间坚固的友谊。大人们在其中不需要参与太多,从旁协助即可,建立和经营友情的方式必须靠孩子自己摸索。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活动,大多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游戏有清楚的规则,非常符合孩子们要求公平的内心需求,他们具有攻击性的冲动,可以通过竞争性的体育活动和棋类游戏发泄,同时在游戏中运用才智击败对手。
竞技性的对抗,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孩子投入,这是孩子在学习“竞争与输赢”时很重要的一部分,教会孩子用平常心看待输赢,从特别在意得失的“小大人”逐渐变成输得起的“酷家伙”。
第三方面,阅读兴趣。孩子除了通过游戏来与外界建立联系外,阅读书籍也成了他们主动探索世界的重要方法,特别是8到9岁年龄段,正是快速积累知识、探索世界更多可能性的时候。
学会识字阅读,是评估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激发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进而了解外面广阔的世界。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方法。
第一个,家校配合。学校在校内设置图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而家长在家中,留出一段时间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这样他们会下意识地觉得阅读是家庭文化的一部分,而后积极参与进来。
第二个,利用影片协助阅读。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虚构故事有特别的向往,最喜欢的故事中往往会有一个拥有强大能力的主人公。观看影片,孩子会把自己带入主人公的角色,通过人物故事的经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同时在观看后,大人们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既加深印象,也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培养。
但这个阶段的孩子阅读程度差距很大,有的孩子只能够阅读绘本,有的已经能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了。能力有差距没有关系,不必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只要孩子愿意阅读、喜欢阅读,这本身就是在展现他们酷的一面,主动与世界发生连接。
综上,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本书所讲的主要内容。
首先,6到9岁的孩子处于童年中期,正逐渐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希望自己能够给父母帮上忙,但他们表达自我的方式依然比较笨拙,常常导致糟糕的结果。父母要跳出自己的固定思维,避免偏见,读懂孩子言行背后的心里话。
其次,我们讲到了6到7岁阶段的孩子,似懂非懂的“小大人”。他们的个人认知思维有了快速发展,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学会独自克服困难,也意识到父母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以及自己不再是家庭的唯一中心。但总体来说,他们对家庭的依赖还是比较大的,身心发展不够充分,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协调。
最后,我们讲的是8到9岁阶段的孩子,蓄势待发的“酷家伙”,他们逐渐掌握了身心平衡,开始追求个性发展,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家庭外的世界,渴望交朋友,渴望与世界发生连接。
世上没有一种爱是不需要经过反思和练习就能臻于完美的,趁孩子还小,趁我们还来得及,与孩子一块成长吧。这本书将动摇我们头脑中那些坚固的东西,让我们看到太多曾经所谓的正确,其实都是对生命的偏见。读完本书你才发现,养育一个孩子,其实就是一次父母对爱的觉醒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