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汤馆,以自家姓氏命名的,比比皆是,比如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匡家驴肉汤、偃师邓记驴肉汤、华山路小碗陈氏驴肉汤、安记驴肉汤、王府驴肉汤、赵记驴肉汤、袁记驴肉汤等等。曾有人质疑过洛阳这些汤馆的名字,认为它们不够文雅,文化味不浓,但是,我却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这种以自家姓氏命名汤馆名字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普天之下,谁不想光宗耀祖?谁又舍得让人因为自家汤品不好而戳自家姓氏的脊梁骨?大俗即雅,在此表现得可算淋漓尽致。
五一节期间,洛阳芍药花开,楝树花正香,我从老家西马村专程驱车来到洛阳老城这家董师傅全驴鲜汤店进行采访。
01 名师推荐 我一定要来
关于这家汤馆,我其实一点都不知道,还是汤建钢老师推荐,我加了董师傅的微信,才逐渐有点了解。只是平时忙于工作,我无暇过来品汤,总觉得亏欠和遗憾,只能等我放假的时间过来看看。
汤建钢老师是洛阳美食大家,我们有缘相识,也是缘分。汤老师曾经开过水席楼,当过大厨,做过总经理,经验和理论兼而有之,听他谈洛阳饮食故事,绘声绘色,听他说菜肴,记录下来就是菜谱,让我肃然起敬。
说来这个缘分,着实太深。忽一日深夜,汤老师急匆匆与我联系,进行确认,他说他看了我的文字,知道我老家是西马村的,而他外婆家也是西马村的,她妈也姓曹。认亲之后,我需要叫汤老师一声表哥的。表哥推荐的汤馆,一定不会差的。他之前推荐的孙家汤府和马黑旦牛肉汤,我都专程去采访过,确实不错,对得起汤老师的推荐。
咦,说到汤,表哥姓汤,他对汤有深入研究,尊称他汤大师,不也是一种缘分吗?
02 缘分到了 面谈董师傅
五一节上午,我终于见到董进红董师傅。
说实在,如果不是用手机导航,我很难摸到这个偏僻的地方。老城玉屏街这个地方名不见经传。
不过,这倒符合董师傅的脾性。他说,他选汤馆就喜欢选择偏僻宽敞的地方。他选择这个地方,虽然偏僻,但环境十分不错,这个楼盘名字很雅,不远有公园,难得的是汤馆门口有专属停车场。董师傅很自信,真材实料,汤香人自来,他门口的停车场真的就派上了用场。
董师傅是孟津县麻屯镇董村人,今年五十四岁。他家世代相传,是村里的厨子,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帮手。他记得第三届牡丹花会上卖凉皮,才两毛钱一碗,现在已经八块。他后来经营饭店,自己主厨掂大勺,生意好,日积月累,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后来,他不做炒菜,专门研究驴肉汤,虽然熬时间,每天四点起床劳作,劳动强度降低很多。
忽然,我想到制汤大师刘敬民先生,刘先生曾是东华大酒楼的厨师,他们转行熬汤,把厨师的经验和钻研精神拿到熬汤上,推动洛阳汤品更上一层楼。
说到熬制驴肉汤,董师傅从选驴开始,到熬汤工艺,熬汤配料,娓娓道来,显示出非常专业的水平。
我请董师傅给我盛了一碗汤,不要盐、菜和辣椒,我竟然和董师傅边谈边喝,一下子喝完了。真的是各有各的特色,董师傅全驴鲜汤与大石桥陈记驴肉汤和偃师邓记驴肉汤的味道不一样,很有特色。他说,他调整配方,就想突出驴肉的香味。他认准甘肃散养驴,他会去屠宰点选好驴指定驴,再让人屠宰后送来,或者自己来回来。驴骨驴肉熬汤,再把驴肉用秘制卤汤煮熟,汤鲜肉香,别具特色,妙不可言。
03 执着钻研 堪称汤工匠
和董师傅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他对熬汤的执着钻研,也能感受他的耿直。
他选用甘肃驴而不选用人工饲养驴,他对驴的年龄有研究,看牙齿数量和牙齿凹窝判断驴的年龄,屠宰点骗不了他,他很像一个驴贩子。董师傅用鲜驴肉,鲜驴骨,他专门用了切割机来切驴骨,要用驴骨髓熬汤。因为真材实料,所以他的成本自然不菲,有人买汤让他送饼,他就是不送,他说送饼也是成本,给汤客饼,就要减少肉,他不愿意,近乎于固执。但董师傅全驴鲜汤确实不错,董师傅很自豪,有汤客认准他的汤,一直过来品汤。董师傅说,他家驴白血是自己加工,限量供应,绝对不选别人送的,因为他不放心。
五一节,大多数单位都放假,职工都休息了,但洛阳汤馆的熬汤人却更忙,日复一日地持续劳动,让我尊敬。劳动伟大,劳动光荣。洛阳熬汤人是洛阳的劳动人民,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劳动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熬汤人没有职称,但把制汤工匠名号送给董师傅,他是完全可以担当得起的。
董师傅总说自己有点保守,但他的女儿用自家汤馆的驴皮熬制阿胶产品通过网络售卖,货真价实,却成了网红产品。真的是不服不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