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远方亲戚,我叫她“姐姐”,但她年龄跟我爸差不多。
从小到大,自己只在10几岁时见过她一次,但她的印象在我心里却一直很深。
因为那是自己第一次接触到的一类女人,胆敢彻彻底底离开原来的生活,重头再来的女人。
那时我爸40多岁,我从大人们口中听到了“姐姐”这个人:她和我爸一般大,有一个比我小一点点的女儿和一个在国企上班的老公。关于她当时的“现状”,我记不太清了,好像是在我家附近旧厂里做会计,忘了是下岗还是内退了。
现在回想,按她的年纪,40多岁的女人,女儿都十多岁了,工作家庭稳定了许多年,一辈子,也就差不多了。
但,那次吃饭前夕,我听到母亲父亲和很多亲戚在聊天:
“XX妹子雅思考过了,要去加拿大念书了。”
“读书?读么子啊?”
“护士吧好像?”
“女呢?妹子哦死搞哦?”
“也带起过去吧?”
“那哦死带过去哦?”
“不晓得,学校哦四安排的,可能晚点过去吧。”
“XX呢?”
“搞得鬼清,看样子是会要离了。”
“那请我们吃饭是么子意思咯?”
“要出国了噻,以后可能就过去发展了咯,意思意思百。”
当时我不太懂,只觉得很震惊:一个跟我爸年纪差不多的女人,怎么还能继续出国读书?于是我缠着他们又问了一堆问题,然后就被大人们打发走了。
我属于特别早熟的孩子,天生就对“改变”这个词相当敏感,尤其是一个人离开原有环境重新开始这种事情,让我特别有兴趣:
她是怎么考的呢?
一个“下岗”的女人怎么可能成绩那么好?
为什么年纪这么大还要考试?
她女儿怎么办?
她老公怎么办?
她还喜欢他老公吗?他老公呢?
后来吃饭时,我一直默默观察她,女儿,还有她老公——一家三口非常“正常”,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亲戚们也热热闹闹地敬酒、搓麻将,好像过年过节聚会一般热闹。(而实际上那明明是一次“送行”餐,全家都知道她要走了。)
这也是自己离家几年后,回想觉得二三线城市生活特别有意思的地方——看似粗糙的日常中,往往潜藏着深而复杂的人情人性,只是身处其中的人无法跳出,形成关于生活的抽象认识并清晰表达出来。他们只是闷在里面,无声而混沌地感受着,忍受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过下去。
他们没有太多内在世界的生活,情感体验都跟日常吃喝拉撒柴米油盐酱醋茶混在一起,剥不开。
总之,当时那一幕在我心里种下了很深的根。
原来,一个人的路,真的可以只是一个人自己的路,别人仅仅只是吃瓜群众。
在那之前,在我的意识里,生活,只要沉默地往下流就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就像集体住宿生活一样,到什么时间,就干什么事,因为大家都在同样的年纪里这么做了。
(二)
后来“姐姐”过得怎样,我不知道,陆续听说她在国外白天上课,晚上打工,女儿不久也过去了,学校安排妥当。
所有事,她一人操持安排。
再后来,听说好像重新嫁人了。
这并不是一个凤凰涅槃的灰姑娘故事,但却更深,因为它好真实。
现在的我们,可以留学,申请奖学金,工作,旅游出国…….渠道太多太多,但她不一样,她是从半辈子几乎已固定的生活泥淖里重新爬了出来。很难想象,我爸都往50岁走的时候,她还在国外上学、租房、打工……过着学徒的生活。
而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有时我会猜测,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实现这样巨大的变化。是本就是这样的人,只是太早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生活,终究还是出走?抑或是生活中途出现了什么,让她幡然醒悟,越活越清醒?
我不知道。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男版的马云,女版的邓文迪,能拥有成就奇迹,颠覆人生的心智与机遇。
但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类人,在他们能尽力够到的范围(出身、文化、关系、运气等等)内,奋力翻滚、改变、逃离、折腾,实现属于自己的“翻身”。
这种人的成功或失败,其实是很偶然的,真正必然的,反而是最简单不过的初心和本能,心里的那一团如火的执念:我就是要按自己的想法生活,这样我才舒服,我才不局促,我才不压抑,我才不遗憾,我才不后悔。
是成是败,他们一开始可能并不在意。
但在大部分人心中,并没有火。有的,只是左摇右摆的火星:时势好,别人说你很牛,内心就忍不住嘚瑟觉得自己真的牛气哄哄;运势衰,别人说你不行,内心咯噔一下就觉得自己真的成不了。
这种“半吊子”试水心态,其实挺悲凉,你始终在按照世俗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大家觉得你要赢了,加把劲;大家觉得你要输了,赶紧收手。所谓的精明的“顺势而为”,可以理解成一种先知的智慧,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保守的无为,因为你终究把外在,视为决定性的因素。
其实,转换思维,物,也能随着心转——一个人知道要什么,从内到外改变,计划、寻求资源和帮助,朝着自己的目标尽力争取,这是很让人羡慕的状态。在那个时刻里,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这个世界的弹性是很大的,如果你不惜改变决意做自己,并努力做到彻底,它总能给你让出容身之处,并创造出符合你应得的评价。相反,如果你想做自己,又唯唯诺诺只做了一半,世界会讥笑你个loser,赶紧滚回原来的世界吧。
这个世界又是很功利的,你成功了,屁股后跟来一堆总结和经验,验证你成功的合理性;你失败了,立马有一堆马后炮言论和经验,验证你失败的必然性。
所以,与其跟在所谓的评价后打转转,不如保护好你内心的小火星,相信自己,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实现,助其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