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克,五个镍币的重量,一只蜂鸟,一块巧克力,21克有多重?”这是影片《21克》里的台词,“21克”就是传说中灵魂的重量。
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是我却不止一次地听到过周围人们在关于灵魂的话题里提及“灵魂的重量”、“21克”这样的字眼,于是顺藤摸瓜查到了这部电影,以及上面的小段独白。你在看见“21克”的时候是不是也打了个不大不小的激灵,心底深处仿佛有一个声音倏得荡上你的心头来,“这是灵魂的重量呀!”
那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灵魂?
度娘不知道答案,我也不知道答案,但是我愿意相信灵魂是存在的。
当我们去检索“灵魂”,从来没有一个官方认证的答案,检索出来的信息量甚是可观,但是却没有“方法论”教我们去提取那个对的信息。想要喂饱自己的好奇心,我们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哦对了,河里连靠谱的“石头”可能都没有几块,时常有被冲走的危险。检索出来的密密麻麻的结果就这样铺展在你面前,无所谓正确,无所谓错误,就像是一条湍急的河流,没有船只,没有桥,你眼巴巴望着对岸,不知道如何下脚。只好一个一个链接点进去,不满意了再退出来。满意不满意,大半凭心意咯!读起来前后逻辑都不通的,这是块“烂石头”,借力说不定栽进河里去,不满意;读起来逻辑合理,可算作“好石头”,先踩上去,满意。那么,一味地踩着“好石头”,“好石头”是不是“对的石头”呢?所以,踩到了“好石头”,先别急着换到下一个“好石头”上,先几个方向都试探试探,找到那个往对岸的“对的石头”再下脚不迟。
其实,往往在这条湍急的河流面前,我们只是找到了自以为的“好石头”,不一定是“对的石头”。或许是因为在成百上千个结果里面漫无目的地试“错”可“错”非常“错”的“错”,产生了疲劳?或许是急于求成的心理让我们近乎放弃了在探索答案的过程对严谨性的追求?我们每找到一块“好石头”,就增加一点满足感,就减少一点好奇心,我们沉浸在品味各家言论的喜悦中,全然忘记了目的是“过河”而不是标记“石头”!
课堂上讲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把“好石头”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它们中有些是一个大方向的,循着下去最有可能过河,有些是反方向的,乱踩一通,将永远禁锢在河中央。关于灵魂的各家言论,无论是宗教的,还是科学的角度,其中一些其实是看似独立但又可相互联系的。相互印证是否就能证明灵魂存在呢?想想都激动一下。
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三种关于灵魂存在的说法,且算是“好石头”吧。
第一个石头,从实验的角度论灵魂真实存在。美国的一个大夫,为了验证灵魂是可以被测量的一种物质,专门设计了可以安装一个很灵敏的秤的床,方法是让濒临死亡的人躺在床上,精确检测这个人的体重,看死亡瞬间体重的变化,瞬间轻的部分就是灵魂的重量。一共测量了6名病人,最后21克的说法来自一名因患结核病垂死的病人,因为他死亡时几乎不动,这样才能保持秤的平衡,得到较精确的数据。观察的时间里,这个大夫把秤的平衡调到接近上限条,在死亡的瞬间,秤的指针快速下降到了秤的下限条,就再没有弹回来,这一瞬间重量下降了21.26克。其他5例,由于秤没调准、无法确定死亡时间等等,都不可用。这个实验中,灵魂被当作是物质,可测量。
第二个石头,从量子力学的角度论灵魂的组成。爱因斯坦的老师、量子理论之父——马克思·普朗克,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感叹道:“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递振动的(能)量子组成!”进而剖析说:“所有物质都是来源于一股令原子运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认定这个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在这里,普朗克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他的“心识”是不是指的“灵魂”呢?
有种说法是:灵魂是超弦。科学家发现正反夸克,正反电子,正反中微子等,以及四种基本作用力“粒子”,都是由一小段的不停抖动的能量弦线所构成,而各种粒子彼此之间的差异只是这弦线抖动的方式和形状的不同而已。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能量与物质是可以转化的,故弦理论并非证明物质不存在。所以普朗克老先生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物质”是否可以理解为“世界上不存在独立于‘心识’的物质”呢?不然看起来真的要自相矛盾了。
假设“心识”是“灵魂”,“灵魂”是“超弦”,“世界上不存在独立于‘心识’的物质”,也就是所有物质的本质都是来源于振动的(能)量子。物质的“象”取决于超弦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存在(能量与物质可以转换),比如人的思想?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的存在,比如桌子、椅子、人体?反推之,一草一木皆有灵魂?
人的死亡若是以灵魂的离开为标志,由于有形的无形的存在都依赖于灵魂,那么人在死亡的那一刻是否就会“灰飞烟灭”?明显事实不是如此。那么为了符合逻辑,是不是可以猜想,我们俗称的“灵魂”是“子灵魂”的处于某一振动频率f的集合体Soul,“子灵魂”作为单体,才是我们上述的“灵魂”、“心识”、“超弦”。反推到底,完整的人由各种不同振动频率的超弦组成,其中包含灵魂即Soul。
灵魂(Soul)离开人体的一瞬间,人体没有灰飞烟灭的原因是,人体不仅仅包含灵魂,其他部分暂时仍然存在。“暂时”是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迟早可见的存在会转化为不可见的能量散去宇宙。而“灵魂(Soul)”作为“子灵魂”的集合体,可能由于某些原因,“粘合力”会减弱,然后散去。所以某些网传的灵异现象,一些人看见的是透明的集合体,离开越久的看起来越弱,甚至不成形?好吧,这个也是猜想。
最后由于物质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灵魂(Soul)可以被间接测量,好像也可以解释得通。只是那位美国大夫的实验,网传也有很多不够严谨的地方,比如秤的准确性,比如人体体液蒸发的影响未被考虑进去等等。
第三个石头,从宗教角度看灵魂(Soul)的去处。灵魂(Soul)的去处,一是猜测如上所述,随着时间推移散去宇宙,继续转化。一是进入佛教所说的“转世”。神奇的是“转世”之说亦可与上面所有的关于物质及能量等的说法和猜测达成统一。灵魂(Soul)离开第一个生命体之后,由于“粘合力”还未完全散去,消耗到一定程度后,还没有完全分解成“子灵魂”,机缘巧合下(实在不知道怎么胡乱形容这个契机了),进入第二个有机体的胚胎,结合起来,即“转世”。这个有机体是胎儿的话,即“转世为人”。也许你要问了,那么为何我们每个人都感觉是“第一次做人”,没有经验呢?你这样想,灵魂(Soul)已经消耗过,前世的记忆自然会忘记,也或许“契机”就是忘记前世,才可全心全意对待现世吧!(另外一个看过的说法是,如同人受到剧烈撞击后容易失忆,每个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受到的刺激远远超出事故的撞击,强大到足以忘记一切前世残存的记忆,如果有这记忆的话。)
最后,我并不知道,为了满足我自己的好奇心,而标记的这些“好石头”算不算“对的石头”,能不能顺利过河,能不能找到那个直击灵魂的答案。所有只是希望记录一下自己的真实看法,增加一点点思考联系的乐趣。爱因斯坦说:“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我相信所有的“迷信”只是暂未被论证的“科学”。所以我也倾向于相信灵魂是存在的。
相信,这其实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关于灵魂的美好的设想从此都将有所依。
“我们活过多少次?死了多少次?我们在死去的那一刻,体重都会减轻21克,所有的人,21克能有多重?又失去多少?我们什么时候会失去21克?随着这21克消失的有多少?得到的有多少?21克,五个镍币的重量,一只蜂鸟,一块巧克力,21克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