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的教书经历,我最怕碰到的学生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感到恶心,似乎学习只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不学习过不了爸妈那一关。这种心态的孩子,要么最后一无所成,要么要经过一番挫折悔恨再重头开始。
到底是哪些因素成就或是摧毁了一个孩子?
成就,并不是说必须进入名校,也不是说达到巨额财富的积累,或是成为专家学者名人,而是能够找到一技之长,并在生活中找到意义。
而摧毁,是指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独立的思考,既不会去想未来想要做什么,也不会想要主动探求什么,只是随波逐流地被迫混日子。最严重的情况是既没有心也没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教过各种性格的学生,包括从小牛逼闪闪的学霸,也有除了有钱一无所有的学渣。这次我想写的是最近我教的一个“高富帅”Bob。
Bob从南京来,在上海求学,打算出国。找到我时,他说自己在学习音乐,以后想修双学位。音乐不能丢,但是还要一门机会多一些的专业。起初,我有些担心:学音乐的孩子对于学术专业的学习,会不会很排斥?然而,我的担忧是多虑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Bob的语言能力提升的很快,从一开始口语说的磕磕巴巴,阅读听力更是完全接受不了,到现在基本上可以通过自学读懂和听懂文章。口语更是张口就来。对于他的进步,我感到十分诧异。于是,我仔细观察和思考了一下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诧异?Bob不是一个刻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偷懒”,作业永远只做一半,如果背了单词,那其他的作业肯定是基本不怎么做了;如果做了其他的作业,那单词肯定是一塌糊涂。他的课后活动特别多,常常请假,不是参加学校演出,就是参加校外比赛。朋友圈里基本都是他活动的照片,配上幽默的文字。
那么,就这么一个从传统眼光来看是“学渣”的孩子,怎么能够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呢?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他用主动深入思考代替了战术上的勤奋。
他选择做的那一半题目,都是非常用心做的。主动查字典,动脑筋理解上下文,在脑海中进行了加工。所以上课的时候,他跟我讲解自己做的练习,讲的非常到位。他可以从头到尾,绘声绘色地把内容讲给我听。一如他在台上的表演,精彩动人。
托福的每一篇文章都含有一些学术知识,覆盖范围从人文到社科,从历史到自然,可以说天文地理艺术文学,包罗万象。有不少孩子听这些的时候,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背单词,翻译句子,做题;而有些孩子却可以从中学到知识,越读越感兴趣,保持持续的好奇心。
Bob介于两者之间。他并不喜欢刷题,也不算特别好学。但是上课的时候,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他的反馈中我可以知道,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能够把一篇对他而言难度系数较高的文章吸收内化。
是否吸收是否思考是很容易鉴别的。这种高难度的文章,如果没有吸收,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很多学生毫无印象。这说明,当时只是在被动接受,并没主动思考,所以在脑海中留下的痕迹很淡。而Bob却不同。只要我讲过的内容,再拿出来,读第一句话或是听第一句话,他就知道,这篇文章我们讲过。
我很喜欢跟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Bob从小就学习音乐,对于唱歌很痴迷。每周都要补习乐理课,据说很枯燥,而且一旦其中有某一节课没有学习好,后面的内容就很难听懂。这练就了他能够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小时候在南京学习,学校管理制度很严格,传统的中式教育,大量的功课压力。他总是参加不同的活动,而他的父母也支持他追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让他在学习和兴趣之间得到了一个平衡。
所以,他不是学霸,没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狠劲儿,但是对于学习他挺感兴趣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的时候好好学,玩的时候好好玩。”这份“不讨厌学习”的心态可以让他在放松的状态下较好的获得知识。
在学习这条路上,一部分源于先天,绝大部分学霸们都是先天基因决定的,对学习有与生俱来的兴趣;另一部分在于后天培养,比如开明的环境,积极的鼓励,严格的要求,良好习惯的培养等等。
为什么很多亲子关系糟糕,孩子叛逆,不爱学习?因为家长没有认清楚孩子并非先天学霸的事实,却非得用“学霸”的要求对待孩子。事实上,谁都知道,学习能不能拔尖,就跟能不能挣大钱一样,不是光吃苦努力就行的。
学生时代的学习是除了掌握必须的基本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因为在漫长的人生里,无论一个人做了何种职业选择,职业游戏玩家,职业买手,还是网红,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没有考出好分数并不可怕,失去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兴趣�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