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始祖黄帝本纪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不能不对“三皇五帝”有所了解,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祖先。
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中“三皇”与“五帝”的合称。一般来说,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来又增补伏羲等人作为三皇。五帝是指远古时代的五方上帝(东方青帝录威仰、南方赤帝赤熛(音biāo,标)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法先纪)。后来增补轩辕、神农等五位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中华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之说,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李斯说:“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皇的称号由来已久,伏羲等人只是继承了远古三皇的称号,最早的天皇时代距今已有大约三百多万年,最晚的泰皇(也就是人皇)距今也有大约三十多万年。后世增补了隧人、伏羲、女娲、神农、颛顼(音zhuān xū,专需)等诸位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与部落首领的历史。
《史记》中所称的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音kù,酷)、尧、舜。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出生就有神灵之能,年幼时能言善辩,少年时勤奋好学,思维缜密,反应敏捷,成人后更是聪明超群。在轩辕生活的时代,作为华夏共主的神农氏部落开始衰落。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其中以蚩尤最为凶残。他们侵害百姓,人民生活困苦,神农氏没有能力进行征讨。这时的轩辕帝已经成为神农氏中的重要一员,他集合部族,加强战备,积极训练,然后对不臣服的诸侯进行征讨,诸侯纷纷前来归附。
这时候南方的炎帝部落逐步强大起来,四处扩大地盘,双方之间面临冲突。轩辕修德振兵,研究五行之气,种植谷物,安抚万民,加强边境防御,甚至能够训练野兽参与战斗。最后,黄帝和炎帝战在阪泉野外展开决战。三次大战后,炎帝臣服,双方融合发展,从此黄帝和炎帝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我们现在都自称为“炎黄子孙”。
蚩尤部落仍然不服从黄帝命令。黄帝在经过了长期的准备之后,和蚩尤在涿鹿野外展开大战,最后擒杀了蚩尤。这时候开下诸侯都尊奉轩辕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后世尊称他为黄帝。
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率军征讨,一旦对方归附后马上撤军。他率领众人平山开道,辛苦异常,从来没有安宁闲散的时候。
黄帝的行程,向东到达大海,他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向西到达空桐,他登临了鸡头山同;向南到达长江,他登临了熊山和湘山;他向北驱逐了匈奴,在釜山签订了诸侯同盟条约。黄帝在涿鹿山的平原地带修筑城邑,后来迁徙起来没有规律可寻,都是随着部落驻扎居住。他的官员用云命名,叫做云师,设置左右大监监察各国,天下全都顺服。黄帝祭拜鬼神山川封禅的活动很是频繁。
黄帝获得了一尊宝鼎,他借助太阳的影子观察日出日落规律。命人制定了历法,加封了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官员来治理国家。他顺应天地运转规律,遵循阴阳之说,尊重万事万物生死之理、存亡往复。他教导百姓播种百谷草木,训化鸟兽虫蛾,以改善百姓生产生活条件。他善于研究天文天象,平时勤劳不息,节约使用水火材物,对大自然取之有度。在黄帝时期,曾经有巨大的蚯蚓出现,所以人们称黄帝是“土德”。黄帝生育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获得姓氏的十四人。
黄帝居住在现在的甘肃省轩辕丘一带,他迎娶了西陵之女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下两个儿子,这两人后来都成为了皇帝:一个叫做玄嚣,也叫青阳,其封地在现在的岷江一带;另一个叫做昌意,封地在现在的若水一带。昌意迎娶蜀山部落叫做昌仆的女子,生下高阳,高阳也有圣德。黄帝去世后,安葬在现在陕西省的桥山。他的孙子高阳继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皇帝颛顼。
黄其军
作于2019年11月5日(古历己亥年十月初九)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