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穷有人富?贫穷是因为生活在贫困地区或者出生在贫困家庭么?在《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中,作者深入5大洲去大量接触贫穷者,也做了很多社会实验,去总结贫穷的本质,说到底四个字---认知差异。
虽然每个人出生于不同的家庭,享有不同的资源,是否富裕,除了看外在的表现之外,还有就是看认知,因为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你既见过白手起家的富人,也见过出生在富裕家庭的败家子。认知与财富不匹配的时候,某一方面就需要调整,要么调整认知要么调整财富,也就是说,要么你主动升级认知与财富匹配,要么财富离你而去匹配你的认知。国外的社会学家做过一个跟踪调查,他们收集了历史上获得大额彩票奖励者的信息,跟踪关注他们得奖后的生活,跟踪了很多年,与我们平时看到大奖得主得奖时的狂喜不同的是,这些高额奖金获得者“幸运儿”在得到这笔横财的时候,却是少有善终的,有些一跃成为富人,各种奢侈开销收不住,很快就破产;有些是亲人之间因为奖金破坏了家庭关系,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乍一听,觉得很奇怪,怎么有钱还不能善终了呢?有钱了不应该是各方面生活(尤其是物质生活)都改善提高了么?原因很简单,获得彩票奖金的中奖者不具备相应财富的认知,那财富就会像一副重担压垮中奖者,横财就变成了横祸。
在《贫穷的本质》一书里有两个例子,一个是作者在贫困区做了社会实验,给那些贫穷者发放用于购买基本生活保障的补贴,观察他们的补贴使用情况,补贴的目的主要因用于购买食物,但是实际情况是,拿到了补贴,贫穷者并没有全拿去买便宜的食物(买便宜的食物可以买很多),而是买了贵一点的食物,或者拿补贴买了收音机或者电视机,用于消遣,补贴花完再度陷入贫穷,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始终接受资金援助的贫穷地区一直是贫穷地区,要知道,在国内有很过贫困县贫困村的目标就是保住自己贫困县贫困村的称号,用以保证持续获得国家的补贴。另一个例子就是在医疗方面,贫穷者不愿意接种疫苗或者通过日常锻炼来维持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是一生病了就希望医生给抗生素(但是抗生素会产生抗药性,最近国内医院严格输液规定后,很多人竟不惜花高价或者找熟人去输液),更喜欢输液,因为“感觉上”药物被直接输入到血管里,效果会更好;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例子,我们听过太多老年人平时不爱体检,有病硬抗,等到病入膏肓却到医院倾全家之力(哪怕卖房破产)也要花钱治疗就为哪怕延长两三个月的寿命。
如果将贫穷归纳到生物学角度去看,那是因为人贫穷时容易产生压力,压力之下,大脑内皮质醇(一种激素,多了有害)的水平会增高,增高之后就会影响大脑前额叶包括海马体的正常工作,这种情况下,就会做出很多未来让自己后悔的决定。而我们知道按照人类的大脑进化过程,脑核是远古就形成的,主要负责感情、信任、忠诚等(不包含语言系统),而边脑和前额叶部分(即后期形成的脑组织)主要负责认知部分(理性思维,语言逻辑等),且大脑皮层的灰质越厚,人越聪明(爱因斯坦的大脑被解剖后发现大脑皮层比普通人厚很多)。这也就意味着,贫穷者由于经常遭受贫穷带来的压力,大脑内分泌的皮质醇会限制或影响边脑、前额叶等负责理性思考部分大脑功能的发挥,所以会经常做出短视的决定,比如拿补贴来买电视机让自己消遣而不顾钱花完没有食物的未来。这样一来,贫穷者就会进入穷者愈穷的无限循环。
如何改变,如何跳出穷者愈穷的怪圈?首先要升级自己的认知,通过主动行为锻炼自己的新大脑(边脑、前额叶、海马体),有限的资源应在保证自己存活的基础上使用于对自己未来更有保障或增值的行为,比如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特别是跨学科的知识;其次放弃短视的决策机制,借助理性思考(升级后的认知)做长期决策,在长期决策的目标方向下活动,比如思考健康的问题,如果想在老年保持健康而不那么早花费高额医药费的话,那么年轻的时间就该分配一些用于身体锻炼,常规体检和基本健康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在年轻的时候挥霍身体熬夜爽翻天。
大脑是个好玩具,希望你也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