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6年12月19号写的日记总结。
早上船长突然说要开会,我知道他肯定会问我们上周做了什么。所以,进会议室前,我赶紧翻看下上周的总结。(由此可见,每天总结真的很有必要。)
上周的做的事情有:
1 联系公众号转载。答应转但还没转的大概有5个。
2 参考金数据的数据。公众号转载渠道占比去到26.2%,同时知乎转载占比23.8%,已反超知乎2.4个点。
3 看了一章《让未来现在就来》。里面提出观点:人都是有拖懒症的,我们可以接受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用其他方法调节这种状态,使学习工作更有效。其中,里面提出的番茄钟的读书方法,我已经开始执行在看《影响力》这书上,结果确实有明显提升阅读效果。
4 更新简书6000字。由于很久没更新,心里特别不踏实。所以把交流群的总结和两天的日记放上去,大概有6000字。
恩,和大家分享做了这些事情的时候,确实觉得蛮踏实,蛮有成就感的。让自己的努力和输出尽可能的量化,看得见,更能带来满足感。
了解大家上周总结以后。船长开始和我们讨论:
一 如何提高学习效果?
我第一反应就做了回答——输出,总结,刻意练习,分享,发散思维。
他们做了补充——读书时画笔记,讨论提问,加深记忆。
我后来回想,我为什么能第一时间说出这些答案,是因为这些我都有在提醒自己去做,或提醒自己即将要做的。
如果没有输出,没有在简书上发文章,没有写下有所思考的感悟在日记上,我就会很心虚,会觉得自己没有输出,甚至觉得这代表没有输入。因此,输出真的是检验输入质量最好的标准。
在输出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去总结思考,也算是给输入的内容来一个复盘。写日记也有这个效果。
最近,我提出午饭时间,大家轮流分享一个观点,也是出于刻意练习和分享讨论的目的。并且,在讨论过程中,经常发现大家出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出的想法和建议都很具有参考价值。并且对加深记忆也有帮助。
二 关于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怎么理解?
我的想法是,深度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而广度则会帮助这个人更客观,多角度地去看待这个世界,应对处理自己的工作或生活。
∴船长提炼为“可以建立连接,合作,跨界创新”。
三 能力有3个层次。
知识:我们平时看文章,读书而吸收的信息。
技能:通过知识,加以刻意练习,而练成的技能。
才干:当技能练得炉火纯青的状态,面对问题出现时,条件反射地在脑海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案。
目前,我们要努力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 怎么更好地吸收知识?
1 最重要的是理解。
2 回想,重现概念理论(刻意练习)。
3 举一反三,把理论用起来,实践到实际案例中。
4 主动思考,追问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
5 把知识点和夸张的故事连接起来,帮助记忆。
五 怎么练就技能?
栗子:假设有个人每天投入2个小时学习英语,采取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持续了3个月。但结果,ta的英语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是为什么?
我们总结的原因可能有
1)没有练习(没有使用)
2)学习的力度不够
3)学习的密度不够
∴ 学习英语很重要的方式是练习,而且需要集中一段时间,高频率地持续,甚至是高压的练习。这样才更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
我们可以把学英语提炼成“硬性技能”。
硬性技能:适合于集中时间,并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反复练习尽快提升攻克。
eg:学英语,学PPT等。
这种情况的学习方式最好是模仿(默仿>临摹)。因为可以马上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
软性技能:(也就是前面说的才干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总结,研究感悟,才能由“技能”升华成“才干”。
eg:了解用户需求等。
和大家一起讨论完了以后,确实对如何提高学习效果有了更深的体会。
恩!我们这个星期把PPT这个大青蛙给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