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哭得哄不住的孩子
胡娃从小是个比较阳光的孩子,很少哭闹,可一旦哭起来就让人感觉有些歇斯底里,哄、吓都不奏效。大概两岁多的时候,有一天,记不清在卫生间发生了什么事,开始哭,阿姨哄不住,我采取了各种方法:哄、转移注意力、吓唬、冷处理都不行,哭得我实在无计可施了,就对他说:“宝贝,过来,妈妈抱抱。”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突然就不再哭了,乖乖地走过来,让我抱着,抱了一会儿后,自己下地玩了。
这件事情让我对孩子的情绪疏导产生了兴趣。
认识与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和每个成人有喜怒哀乐一样,孩子也会有各种情绪,这些情绪中有积极的情绪,比如:快乐、欢喜、满足、愉快、兴奋、骄傲、好奇、有趣、得意、喜爱等,也有消极的情绪,比如:愤怒、烦闷、不安、恐惧、忧愁、紧张等。我们的教育不允许表现自我情感,对于孩子所表现出的负面情绪也采取抑制的方法,比如,会告诉孩子:“你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小孩子大吵大闹太烦人了!”,结果是孩子没有从原有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反而又增加了另一种负面情绪,像被妈妈吓唬“不喜欢你了”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种恐惧的情绪。更为严重的是,压制负面情绪的做法,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对自我情感变的越来越麻木,只想体会正面情绪,而一旦感受到负面情绪,就认为自己是失败者。
因此,家长要明白正常人都能感受到负面情绪,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也要让孩子认识到情绪是人在面对不同事物时,生理和心理的本能反应,是人的一种真实感受。同时要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疏导孩子情绪的方法
周末在我家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胡娃有一节网络课程,离上课只有几分钟时间了,他坐在电脑前,本该进教室的,他却莫名其妙地点了“取消课程”,课程一取消,我的手机上立刻收到短信通知,当我和他确认是他取消课程后,怒不可遏,把孩子劈头盖脸训斥了一顿,并把他最近表现不尽如意的种种一起拿出来“算账”了(我的做法非常不妥,但确实失控了)。孩子哭了,而孩子的爸爸也火上浇油,指责他的种种不是,孩子情绪很激动,把自己关进房间嘶吼。
看到他这样子,我用微信指导他爸爸去疏导孩子的情绪(不想让孩子听到):抱住孩子,同时问问他心里的感受,是看见妈妈生气了觉得恐惧还是妈妈不理解你你伤心了?陪着孩子,让孩子把心里的感受聊出来,他的情绪会慢慢平静下来。
爸爸照着这个方法去做了,孩子慢慢平静下来,跟爸爸聊了一会儿之后,开始跟爸爸开起了玩笑。我仍然没有理他,午饭后,我躺下休息,孩子拿了一本书偎在我的床上看起来。第二天,我在手机上绑定的电话手表中,看到他前一天情绪恢复之后发给我的“表情”。我问他:“你昨天给妈妈发过表情啊?为什么呢?”他说:“想让妈妈不再生气了。”可惜,我当时没有看到。
这件事情中对孩子情绪疏导的方法,是我多年来在理论指导下,自己实践出来的经验,效果很好,孩子也一直保持着阳光积极的心态。针对这次事件中我对他情绪的疏导(虽然是爸爸在我的指导下做的),可以归纳出,当孩子闹情绪时,家长可以采取的一些方法:
拥抱孩子,让孩子有“安全感”。
同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你是懂他的。
听孩子表述自己的心情,要用心倾听,以便能读懂孩子真正的情绪。
先疏导情绪,情绪安抚好之后,再考虑面对的事情的处理。
在孩子完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告诉孩子你自己的感受,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应该避免的做法:
嘲笑孩子的情绪
长篇大论的说教
恐吓,以暴制暴
当孩子情绪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