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被认为是天才,他的处女作《逻辑哲学论》一经问世,就立刻引起轰动。然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写这本书的地方,不是在书房,也不是在客厅,而是在战俘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某场战役,利用作战空隙,写下大量的哲学笔记。奥地利战败后,他被关进战俘营,之后,他在那里写完这本书。
在战俘营里写书?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是真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维特根斯坦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丝毫不受干扰,顺利完成巨著,是因为在写书的那一刻,他内心正经历着心流体验。
什么是心流体验?心流体验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怎样做才能拥有更多的心流体验?这些问题,都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里。这本书,是积极心理学的经典书籍,能帮教我们排除外界干扰,从内心深处提升幸福感。
本书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是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心流》出版后,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很多人看完它后,将心流理论运用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最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01心流体验到底怎么回事
现代社会里,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心浮气躁。很多人经常会被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困扰,过得苦不言堪。
要想做一个幸福的人,就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随后,他用25年时间,对艺术家、运动员、工人、农妇等不同群体做了大量研究,并创建了心流理论。目前,心流已经成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论。
在介绍心流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个概念——“精神熵”。不了解精神熵,就无法更好地理解心流。精神熵是指,因接受过多垃圾信息,而导致的精神混乱。精神熵越高,精神越涣散。
在心理学上,与精神熵对立的概念叫心流。 心流,是这样一种体验:很专注地做一件事,直至忘记周遭的一切,最后内心升起巨大的喜悦感。换句话说,心流体验就是物我两忘。维特根斯坦能在战俘营里中写出哲学名著,依靠的正是心流体验。
米哈里发现,优秀的人经常能体验到心流。比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是就是典型的例子。1958年,记者采访他时,问他写作时心情如何。当时,很多美国人都知道,海明威喜欢站着写作,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人们都以为他那样写作很辛苦,然而海明威却说:站着写作对他来说是享受。他说只有这样站着写,他才能集中精力,写好每一个字。
从心理学角度看,海明威站着写作的时候,无疑正在经历心流体验。 他完全沉浸在心流体验中,所以才能下笔如有神。
经过大量研究,米哈里发现,艺术、文学、哲学、烹饪等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为人体验心流提供条件。当心流来临时,人的心智会摆脱混沌状态,变得更加澄澈。因此,经常体验心流的人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02心流有哪些构成要素
经常感受心流的人思维更活跃、更有创造力。而心流又有三个特征:集中精力、确立目标、浑然忘我。同时具备这三点,就能体验到美妙的心流。
第一,专注。
俗话说注意力放在哪里,就会在哪儿出成绩。这句话告诉我们,专注有多重要!米哈里经过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体验心流的人自律性普遍较强,更容易集中精力。
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自律性都较差,无法长时间地集中精力。我们经常一边做事,一边刷朋友圈。等完不成任务时,又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经常经历心流的人则不同,他们能长时间地保持专注。面对海量信息,他们能快速屏蔽大量垃圾信息,同时筛选出高价值的信息。因此,经常经历心流体验的人,内心常常感到宁静喜乐。
美国HBO拍摄了一步关于巴菲特的纪录片。影片里,巴菲特讲过一个小故事: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是多年好友。一次,盖茨他爸让盖茨与巴菲特各自在纸上写一个词,说说对他们的成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结果,他俩在没有商量的前提下,都写着同一个单词 —— Focus。这个词的汉语意思是:聚焦、专注。
连巴菲特和盖茨这样的世界级名人,都认为专注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了。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消遣娱乐的时间越多,学习进步的时间就越少。如果不能把专注地做一件事,我们终将会一无所成。
第二,确立目标。
要体验心流,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选定目标后,要排除一切干扰,一心一意做好它。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干什么,都要沉浸其中,绝不能分心。当目标和行动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后,你会越干越带劲,越干越爱干。
打个比方,你准备转行开饭馆,那你就得学餐饮行业的相关知识,大到财务管理,小到店铺选址等,都要认真学。一年后,等你开饭馆赚到了真金白银,你就会更爱餐饮这一行。
这就是目标和行动之间的正向循环关系。一旦你在工作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向目标迈进,就很可能会完成目标,并且享受这一过程。
第三,浑然忘我。
经过大量调研,米哈里发现,当一个人正在体验心流时,内心会一片宁静,如佛陀悟道一般。
要说明的是,心流体验并非一般意义的幸福和快乐。心流所推崇的,是苦苦奋斗之后,获得的巅峰体验。这才是心流的真意。当一个人处于心流状态时,就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全身的感官系统也将和整个宇宙相链接,心流会激活他的全部潜能,让他做出一般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历史上,很多科学家都经历过心流体验,比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写给孩子的信中说道:"当你沉醉于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甚至都没有留意到时间的流逝。我有的时候过于埋头于自己的工作,竟然忘记了午餐……"可见,开发并激活人体潜能,是心流体验带给我们的最大益处。
当我们体验心流时,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所有的人和事像慢镜头一样,任何细微变化都逃不出我们的心灵之眼。
03如何增加心流机会,提升人生幸福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总体来说,提升幸福感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向外部世界追求幸福,即从物质层面追求幸福,比如买车买房;二是向内求,即从心灵层面追求幸福,比如读书写作。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只追求物质幸福,却忽略了心灵幸福。然而,物质幸福并不可靠,一场地震或一场大病,就能让人倾家荡产。事实上,追求心灵幸福,才是提升幸福感的关键。而心流,就是典型的向内追求幸福。一个人能做到不受外界干扰,随时进入心流状态,那他的生命质量将大大提升。
心流对任何人都没门槛,无论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写字楼的白领、还是峭壁上的攀岩运动员,都有机会体验心流。那么,怎样才能体验到心流呢?米哈里认为,想增加心流机会,提升幸福感,需要做到三点。第一刻意练习,第二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第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首先是刻意练习。网上有一句流行语“你只有拼尽全力,才会显得毫不费力。”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从表面看,心流毫不费力就能让人获得巨大的愉悦感,但实际上,人只有经过千百次的磨炼,才能达到心流状态。
书法大师能一气呵成三米的书法长卷,戏曲名家能把大段唱词唱得行云流水,相声演员能一口气报出上百道菜的菜名,这都是千百次刻意练习的结果。量变产生质变,当你对一件事烂熟于心时,就离心流状态不远了。
其次是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什么叫自得其乐的性格?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始终能排除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专注于热爱的事物,并能从中发现乐趣,这就是自得其乐的性格。它最大特征是:耐得住寂寞,会苦中作乐。
说起耐得住寂寞,我不由想起当代京剧名家张火丁。她唱、念、做、打样样一流,为人十分低调谦和,在海内外圈粉无数。
张火丁15岁时从老家吉林独自跑去天津学戏,由于身体条件差,加上入行太晚,没人看好她。于是她没白没黑地练,苦练之下她的唱功进步神速。功夫不负有心人,好机会终于来了。在一场汇报演出中,她以替补身份登场,一炮而红。28岁时,张火丁获得了中国戏曲界最高奖项梅花奖。从15岁学戏到28岁蹿红,张火丁用了整整13年。如果她当初耐不住寂寞,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最后是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当我们找到人生使命时,我们的生命便就有了意义。同时,在寻找使命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对自己和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的一个例子让人印象深刻。20岁以前,鲁吉奥身是加油站工人,日子过得浑浑噩噩。20岁那年,他出车祸双腿瘫痪,人人都以为他完了,没想到他却因祸得福,从此实现了人生逆袭。
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养病期间,他自学了财务知识。身体康复后,他开了一家税务公司,成了残障人士创业成功的楷模。鲁吉奥说,瘫痪给了他反思生命的机会,半身不遂后,他反而看清了很多事,明确了人生方向,决心不再虚度光阴。由此可见,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人有多重要。
每一个人来到世上走一遭,都希望能够所有成就,没有人愿意虚度年华。然而在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中,有些人渐渐忘记了人生目标,变得越来越麻木。这真的很可悲。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了解了有关心流的理论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
今天,如果我们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就要拼劲全力用行动去实现它。请相信,当你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事物时,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都会统统消散,美妙的心流体验将不期而至。那时候,我们得到的绝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心灵财富。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敢洗稿,势必全网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