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共分两本,活出自我篇和终身成长篇,共十三章。整套书凝炼了作者武志红多年心理咨询经验 ,以及300万字的心理学笔记,作者把它们打造成模块化的知识体系。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也说,如果只看他一本书,他就推荐这套。
活出自我篇依次讲述命运、自我、关系、动作、思维、身体、情感;终身成长篇依次讲述觉知、空间、创造、现实、自由和无常。
一、觉知。
作者是人性的觉知派,认为人性甚至一切都可以被观察与觉知。
最原始的被容物,是不能被一个人的自我所接受的,他要把他们投射出去,这就需要另一个人作为容器,容纳这个人投射出去的东西。
语言文字是一个巨大的容器,绝大多数事物都能用语言文字来讲述。这时,语言文字就起到了容纳的作用。
最大的容器是觉知。觉知本身成为可以容纳一切的容器。一些原本不被理解的事物,一旦被觉知到,就会发生变化。
觉知就是光,被觉知之物,就是阴影。只要觉知之光照进来,黑暗就无所遁形,黑暗中的动力还可以变为光明之物。
任何我们觉得有点不对劲的事,背后必有原因。学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可以锻炼自己的觉知,不断去认识自己觉得各种不对劲的事物背后的原因。当你觉知到了自己的一些东西,你就会迅速发生转变。
弗洛伊德提出两个学说,一个是潜意识,一个是自我防御体系。作者认为只要人类存在,就永不过时。
作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态度:不管发现了什么,都要如实地看待,不因为个人的好恶,和社会道德等去修改和删减。
个人历史的潜意识,可以用冰山来比喻。
我们最惧怕的,是生命力本身,因为生命力和恨、攻击性及毁灭欲是混杂在一起的,这让我们非常不安。当一直能保持觉知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容纳的态度,而被容纳的各种能量(如自恋、性和攻击性)就得以流动。然后,它们就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且是非常宝贵的一部分。
印克里希那穆提“任何看似不好乃至可怕感觉,我们能不能试着像对待宝石那样,看着它们,容纳它们,甚至都不分析,而只是让它们自然流动。”如:当你从噩梦中惊醒时,不要做任何分析和抗拒,只是接受噩梦带来的这股能量,让它在你的身体和心灵上自然流动,那最多不过半个小时,这股可怕的、黑色的能量,就会变成非常美妙的体验。
觉知常常像是打破了我们的自我防御体系(也就是头脑层面的保护),而一旦觉知发生后,感觉开始流动时就可以把觉知工作彻底放下,就让感觉自然而然地流动就好。最终,这份感觉就会在你的内心开花、结果。
觉知潜意识的方法:
1、自由联想,由A想到B,由B想到C。
2、意识当你看到A的时候,就意味着你也看到了—A。
梦:通往潜意识的捷径。
梦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洞察力极强。如果你常观察自己或别人的梦,你会发现,梦对事情真相的洞察,简直是可怕。
意识的形成,实际上都是发生在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全能自恋、攻击性和性这些动力,也有洞察真相的本能,这一切都可以大致归为攻击性。但是,在你的原生家庭中,或许攻击性不被父母允许,或你的家庭不敢活出攻击性。结果,为了维护关系,你得屏蔽一些你的攻击性,具体来说,就是屏蔽全能自恋、攻击性和性这些动力中的一部分,而这些就进入了潜意识。
所以说,潜意识更像是你自己,而意识是活在各个层面的关系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有洞见各种真相的能力,但因为要活在关系中,并且惧怕失去关系,或被关系中的其他人惩罚,因此屏蔽了自己的洞察力,因而梦才显得那么有智慧。
最好的解梦,是通过自由联想和角色代入对梦进行很细致的觉知。
如:车在梦里是控制感的象征,梦中觉得掌控不了车时,意味着现实中对一些事物也失去了掌控感。
还有一个解梦小技巧,就是在好奇中等待。有些梦,你的确一时很难明白,哪怕做了细致的自由联想和角色带入,还是不能理解。那不妨等一等,带着好奇,而答案有时会自动在梦里出现。
如果你常关注自己的梦,你就会发现,在最重要的关系中,你梦见对方时,也恰恰是他在思念你的时候。也说明心灵感应确实是存在的。
潜意识就像水一样,它们一直在我们心中流动,如果你跟随它,那它就会把你带到正确的地方去。但如果你硬要和它对抗,你就会远离它。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最佳的解梦者。这不仅仅是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现象场的权威,也是因为,真正的解梦意味着你的思维过程、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三者的自由流动。这一点,只能由自己完成。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实现;梦有整理心灵碎片的功能。梦会思考,而且梦中的思考,常常会胜过我们在清醒时的思考。例如: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就是借助了梦。
自我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像是电脑中的防火墙,将意识和潜意识割裂开,为了不让潜意识的动力浮现到意识中,自我防御机制就制造了各种复杂的心灵迷宫。也可以说,它也参与编织了恢宏、复杂的人性。
从坏的角度来看,自我防御机制就是自欺;从好的角度来看,它是“护心术”,可以保护一个人的心灵不陷入崩溃。
一个人的自我防御机制总是在童年原生家庭中形成并固着的,必然会在相当程度上不适用于以后的环境。所以一个人需要不断地觉知并升级自己的防御机制。
人的心灵分为保护层、痛苦层和真我层三层,人可以穿透保护层和痛苦层,而抵达真我层。那时,一切防御都可以放下。自我防御机制的核心,是为了让我们活在关系中,保留关系中的活力还可以有流动,所以关系容器的大小,决定了自我容器的大小。但我们可以通过觉知,不断地扩容,扩大自我的容器,扩大关系的容器,转化容器内的死能量,从二元对立逐渐走向合一。
防御,就是大脑把不愉快的感受(焦虑、抑郁和愤怒)和想法排除到意识之外的一种心理操作。
作者理解,我们在防御自体的虚弱和关系中的恨,它们都指向了死能量和毁灭。
两个最基本的自我防御机制:投射(向外)和内摄(向内)。投射和内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内在心灵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过程。
防御机制举例:
投射性指责:你对一件糟糕的事情有内疚感,通过指责别人回避了自己的内疚与责任。
反向形成:你本来处于A,但表现得却是—A,这是一个极为常见也极为重要的机制。
二、空间。
关于人性的一个根本隐喻,是容器和被容之物。
女性生殖器和男性生殖器,即是容器和被容之物,它们一起创造了生命,以及生生不息的轮回。
“生命力”、“能量”、“活力”或“动力”等词语,讲的基本都是被容之物,这些被容之物都需要容器,或者说空间。
它无比重要,却容易被忽略。
房子的隐喻。
作者:房子就是你的心。
每个人都需要有秘密空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需要这种感觉:我的心灵空间和地理空间我说了算,是敞开还是关闭,是我的基本权利。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能说了算的空间,当确认这一点时,你才会有安全感和自由感,才会觉得自在。所谓“自在”,就是你的生命力能够自由地流动,而不用担心被攻击、被切断。
父母容易犯一个错误—容易入侵孩子的空间还不自知,可我们最初又都有赖于父母给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所谓的“安全感”,就是安全空间的内在。
父母对孩子持续性的关爱,就像是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一样。好父母就像是好的容器,能够容纳孩子的活力以及各种敌意的情绪。孩子的敌意破坏不了这个容器,同时,外界的敌意也破坏不了这个容器,这样,孩子就能确信,他活在一个安全的空间里。
再爱孩子的妈妈或爸爸也有自己的空间感,也有自己的独立意志,所以不太可能完全满足孩子的掌控欲。并且,如果真的满足了,也会带来巨大的问题。
一个真实的“60分妈妈”,会让孩子形成基本的掌控感,同时又知道,他面对的是有自己需求、自己尊严的另外一个人。她再怎么愿意满足你,也不可能彻底如你所愿。并且,有时候,她就是一个坏妈妈,但这些坏的部分不影响她整体上是个好妈妈。
先是有这样一个“60分好妈妈”,而后有一个基本有力量的爸爸,乃至家,这都构成了一个好的安全容器。这样,孩子就可以在这个基本有掌控感的世界里,释放自己的活力。同时也知道,这个空间里是有其他人存在的,他得学习尊重。
这是一个孩子能在一个更大世界里伸展自己的基础。
“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会降临”。
宅,是为了切断敌意。
习惯性迟到是一个空间问题。有人会想尽办法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可能少地进入别人的地盘。因为,自己的地盘自己说了算,而到了别人的地盘上,就会觉得别人说了算,自己会失去控制感。
成长是一个不断分离的过程,而从出生到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至少需要三次分离。第一次妈妈是关键,而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分离中,父亲是关键。
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雏形。
曾奇峰“爱制造分离,而施虐制造忠诚”。
德国的诗“黄金球”有“家庭中的爱最好是一代代向下传递,而不是下一代为上一代负责”。
三、创造。
创造力是因为臣服。
高创造力的人有一个特点:容忍模糊的能力很强。
摩西•加尔韦:自我理论:即自我有两个:头脑和意识层面的自我1,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2。运动员要想达到身心合一的境地,就要离开自我1,进入自我2。进入自我2后,运动员不仅自己身心合一,也能非常好地感知整个领域了。同时,时间好像变慢了,而空间变大了。
如果你想有创造力,就要承认,你的头脑和意识层面的自我1不知道答案是什么,然后学习进入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2中。这时,你会发现,好像你的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那种割裂感减弱甚至消失了。你就能碰触到外部事物的本真。而所谓“创造力” 就是你触碰到了这个本真。
如何才能尊重自己的感觉呢?答案是:你必须忠实于你自己。
所谓的“天才”其实只是一个媒介、一个通道。当天才们保持通道的开放时,来自宇宙或其他存在的音乐,就会通过这个通道表达出来。所以,天才们不是在“创造”,他们只是在表达。
最朴素的创新方法。
彼得•林奇:“即使格林斯潘(美联储前主席)告诉我明天的财政政策,我也不会丝毫调整我的选择”。
这么牛的话语,建立在非常朴素的工作方式之上。每当林奇对一只股票感兴趣时,他就会花大量的时间做丰富的调查研究,要全然了解这家公司,然后才会做决定。
创造,来自你臣服了真实。彼得•林奇这种朴素的做法,意味着他的决定都建立在对真相的了解之上,因此,他和他的公司有了伟大的创造力,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斯托茨认为,挫折商(AQ)有四个因素:控制(Control)、归因(Ownership)、延伸(Reach)和耐力(Endurance)。
所谓“控制”,即你在多大程度上觉得自己能控制局势。
归因:分析挫折发生的原因。低挫折商消极归因,高挫折商内归因。
延伸:就是你会不会将一个挫折的挫败感延伸到其他方面。高挫折商低延伸,低挫折商高延伸。
耐力:是挫折商最重要的因素。高耐力是高挫折商的最明显特征。
高挫折商的人会“把逆境以及导致逆境的原因看成是暂时的。这种态度将使你的经历更加丰富,更善于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也增加了采取行动的可能。”
高挫折商的人的耐力,是富有智慧的忍耐,是基于洞察力、希望和乐观主义之上的。
低挫折商的人,即便在形势非常有利的时候,也会受不了看起来不利的消息,因此会过分担忧,最终产生“怎么做都没有用”的想法,于是容易放弃。
格局,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所构成的内在空间。一个有着坚韧的内聚性自我的人才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这个人同时还有开放的心态,能和事物的本质建立链接的话,那就更难得了。
挫折商的内核,还是一个人的自我发展的成熟程度。
如何让自己不处于人生或职业的枯竭中呢?答案:让你的生命一直有创造的感觉。
疾病的隐喻:
迪尔茨:每一种疾病都是一种表达,当我们压抑一些东西,不允许它在意识层面表达时,它会通过身体来表达,这就是身体的疾病。可以说,每一种症状都是一部分自我在说“不”,但我们不倾听这种信息,最终它不得不通过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
疾病的英语单词“disease”直译的意思是“不自在”,这可以理解为,有些疾病是“内在的不自在”的一种反应。
生命用各种方式不断地呼唤我们。聆听并尊重你的内在心灵,在这个地方,你是和整个存在联结在一起的。所谓疗愈,所谓“创造力”,都来自这个地方。
胃部的隐喻:在心里层面,胃有一个基本隐喻。胃,就是生命最初,把妈妈的乳汁这个最原始的食物吞进去的地方。这是胃部很多心理隐喻的基础。
当然,作者强调大家身体上遇到问题,还是先要到医院去做检查,这是最通常,也是最靠谱的做法。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试着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
四、现实。
成熟:内在人性成熟,同时掌握了外在规则,这是成熟,也是复杂的。
增强自体的关键。一是反脆弱,二是关系的深度。
恰恰好的挫折,就是不会让一个人产生自体瓦解感的挫折。
金钱的隐喻:
金钱有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功能—增强一个人的力量。因此可以说,当你排斥金钱时,也可能会陷入虚弱。然而,如果你能在善恶和强弱这两个维度上处理好金钱这件事,那么就可以说,你拥有了最成熟的人性。
人性有两个基本维度,道德上的善与恶,力量上的强与弱。金钱这个最现实之物,太多人性之恶围绕着它展开,所以,金钱也容易被视为坏东西。
金钱,是最现实之物,也是让现实世界变得特别复杂的关键。
金钱恐惧症,其实是强大恐惧症。
“人,是万物的尺度。”
武志红:“你的感知则是丈量你自己命运的尺度。”
时间、空间、关系、身体和金钱,这些考量选择尺度的因素可以说是物理性因素。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人生格局,就可以在这几个因素上下功夫。
选择尺度还有一些心理性因素:阅历、觉知和想象。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提。”如果你不省察自己,那生命就是一个简单的轮回,成年的你会将早就形成的“心灵地图”重演一遍。但如果有意识地去改变,那么,你可以通过觉知并改变你的选择尺度,去过你自己想过的生活。
一个好的社会,一个好的家庭,最好是先让新妈妈们充分被滋养。这样,她们才能成为强大的母亲,而能养育出自动有感恩心的孩子。
从分裂到整合
英雄之旅(即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从分裂到整合的过程。最初,我们的自我太脆弱,为了保护脆弱的自我,我们将一些不能忍受的心灵内容分裂出去,如自体的虚弱,关系中的恨。
并且,我们会把这些本来源自自己内心的“坏”投射到外部世界。
人性与世界之所以如此复杂,是这份“坏”不断分裂和投射的结果。随着自我越来越强大,建立在“我基本上是好的”这个基础上的内聚性自我终于形成。然后,人就开始做一份相反的工作,整合分裂出去的、被视为“坏”的心灵内容。所以,一个人的人性成熟的标志是,可以面对、处理、容纳并转化自己和关系中的“坏”。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被视为“坏”的东西,却常常正是生命力本身。例如,自恋、性和攻击性以及金钱。因为分裂,你会变得简单,同时也会变得虚弱;因为整合,你会变得复杂,同时也会变得强大。最终,当你彻底整合了强与弱、善与恶两个维度的矛盾时,你会变得真正的简单。
人性复杂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不断地试图把我们自己不想要的“坏”切割并投射出去。如果不做切割和投射的工作,人性就一直都是单一、完整的,复杂也就产生不了了。
能直面、处理并适度整合“坏”,这是人性成熟的一个标志。
当我们能真正看到世界有好有坏,自体和客体有好有坏时,就已经是一种很高程度的整合了。
那些善于为自己辩护、不容易自我批评的人更容易成功。
一个愿望如同一个新生儿,在它稚嫩的时候,需要呵护,而不是各种批评、打击,特别是自我批评。等它强大、茁壮了,就可以做更好的反思了。当然,事情是有限度的。如果始终处于偏执分裂位,不能进入抑郁位,那么可能会:第一,树立很多敌人,忽略很多陷阱;第二,不承认失败,于是把太多精力损耗在“沉没成本”上。
五、自由。
马斯洛:人有七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让情绪流动:
在任何一个领域,要唱出我们的最强音,都需要勇于表达愤怒,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它远不仅仅是表达愤怒和压抑愤怒这么简单,而是只有能表达愤怒与攻击性的人,才能品尝到活出自己的滋味。
如托马斯•摩尔所说,愤怒,给予你力量和动力,让你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具有创意,每一分钟都能表现出你自己的风采。所以,要学会直接表达愤怒,你这是在教别人尊重你、尊重关系。
这是愤怒的独特价值。人们通常尊重的,都是力量。一个阉割了愤怒与力量的好人,容易获得同情,但不容易获得尊重。
更严重的是,你必须小心那些貌似一点愤怒都没有的人,因为他们的愤怒都压抑到潜意识中了。愤怒一旦发出来,就容易像火山爆发一样发作。
学习直接而合理地表达愤怒,而且是对引起你愤怒的人表达,这是一件非常有张力的事情。你越是能做到这一点,就越会发现,你会拥有更好的关系。
正确地表达愤怒,最好就是就事论事,并且表达真实的感受,而不是评论。
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通常也有很大魅力,因为,流动就是生命。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而情绪、情感是最重要的体验部分,当你让这一切体验都流动时,你会发现,并非是只有正面情绪才让你体验到幸福。实际上,一切情绪的流动,才是幸福感的根本。
切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体验负责。不要轻易认为,我的体验(特别是不好的体验)是你这个坏人导致的。如果你抱着这份认知去表达负面情绪,那么除非遇上一个情商比较高,包容力比较强的人,否则很容易会引起反弹。
哀伤的过程,就是必须承认丧失的发生,并让这个过程的各种心灵,特别是丧失导致的各种情绪、情感,都流动起来,这样才能完成哀伤。
让欲求流动。欲望和需求容易引起人的不安。可它们有巨大的价值—去构建关系。无论你想满足自己什么欲求,都需要发生在关系中,也可以说是:“让欲求在关系中流动。”
呼吸的隐喻:呼吸是你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隐喻。
当你焦虑时,可以用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
各种冥想、静心与修禅方式,呼吸在其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六、无常。
遇到事情总是拖延着,不去解决怎么办?
你的自我被破坏了,没有内聚性自我,所以破坏后就像是被瓦解了一样。
最合适的方法:是去寻求关系的帮助。借助关系的力量,先获得一个外部容器,再内化这个外部容器,而增强自己的“自我”这个容器。
“自由”的近义词“无常”。
自由意味着,“我”的能量是展开的,流动的,所以“我”有自由感。但这份自由一大,跳出了一个人的“我”之外,就是一切都是流动的,包括“我”自身,那就是无常。
作者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在浩瀚的宇宙中,在时间的长河中,在进化的历程中,渺小如尘埃的你的选择,至少对你这个个体而言,有无限的意义。
选择决定了你是谁。在时间、空间与进化的无常中,你的选择尤其可贵。你甚至可以凭借选择,而透过无常,看到恒常。
因此大胆地去做选择,投入各种你所渴望的关系中,勇敢地展开你的生命。同时,开放地感知你的身体—这个关于选择的测量仪器。选择了爱,就敞开地去体验爱;选择了恨,就全然地去感知恨。当身体一再不舒服的时候,也要问问自己是否选择错了。
身体的舒服与疼痛,只是一个初步的信号。当你一直尊重身体的信息时,你就尊重了“真实自体”,然后透过真实自体,就可能会碰触到更根本的存在。那时候,尽管你的身体可能伤痕累累,但你的心灵却会有饱满、丰盛的感觉。这会让你坦然地面对无常,因为你的心灵感知到,在万物流动、变化的无常中,像是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恒常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