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里那句经典台词是这么说的“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但现实是,那些观过很多世界的人,也不见得就有资格讨论世界观。因为世界观,不在于看过多少世界,而在于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力和观察力。
在路上与同行的旅伴聊到世界观这个话题。同伴说的一席话我很是赞同。“当今中国人,大多数人没有世界观。因为当他们看到某个东西或某件事时,直接进入了价值判断。他们以为那是世界观,实际上是价值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少有独立思考。因为缺少世界观的支撑,价值观都来自于外界的灌输。”
确实是这样。
私以为世界观是要去思考“这是什么”和“这怎么会这样”。而直接去判断不是“这样好不好”和“我要不要这样”。要观察,客观地去观察。之所以会直接跳入价值判断,是在因为缺乏观察的时候,我们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对情侣。女生看上去对一切还是充满兴奋,但男生却面露愁容。他常常说到,“无聊。这不就是石头吗。” “无聊。这不就是烤肉吗”
我很同情他的女友。至少在世界观这方面,我看到的是这个男生会用既定事物去定义一切事情。他观察不到这里的石头有什么不同,这里的空气湿气温度会让一切发生什么微妙的变化;体会不到同样是烤肉,肉质香料火候有什么不同,他甚至懒得去观察和思考。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无谓是折磨而已。
我常常反感一些人,在他人表达对周遭环境、音乐、色彩的观察或情感时,他们的回应是“哇你好文艺啊”。我并不是反感“文艺”这个标签,而是在这么好的交流时刻,对方却用一个标签中止了对话。同时还显示了自己的无知。
我理解有些人觉得这番深入体肤的观察带有很浓重的“装逼”色彩。甚至厌烦和这类“爱点评世界”的人交往。但在我看来,重点在于体悟,而不在于表达或被理解。这样的体悟和观察,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知识的积累,而是全情的投入和感知。这是人类的本能而已。就好像被打了会疼一样。
而旅行对我来说意义也在于此。像新生儿那样去接触和观察,不去回忆也不去评判,不要贪念也不要反感,体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