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余秀华说,“诗歌,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摇摇晃晃的人间》,5)
从2014年年底,伴随着新媒体对余秀华作品的转载,余秀华开始广为人知。因为一首《不再归还的九月》,我开始喜欢上这位“不太正常”的女诗人。
余秀华患有脑瘫,语言表达能力也稍显困难。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身体带有某种残缺的女诗人,她对爱有着不同寻常的体验。她的笔下,爱情,疾病,春天,阳光,夜晚等也极具个性。她的爱情诗并不仅仅呈现对爱情的诗意,而是极力展现出丰富复杂、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她浪漫奔放的想象,清新隽丽的语言和诚挚的感情更为人津津乐道。
02.浪漫奔放的想象
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想象的活动。余秀华笔下的意象,多和春天,花朵,阳光有关,这无疑是诗人调动审美活动的结果。
《雨落在窗外》中诗人写道,“在横店,在富饶的江汉平原,在鄂中部/我们不知道从哪里要来了一个春天,装满了口袋/它装满了花,我装的是开花的心意/太阳照在一棵月季身上,同时照在二叔的屋脊上/太阳照在一棵月季身上/鳏居多年的二叔学会了侍弄花草/他说,它们都有开花的欲望,开不开的没关系。”
诗人将自己的心意比作春天,花朵,太阳等温暖的意象,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亦如在诗中所写,那个遥远的他,在麦田那头,于温暖的五月又相遇。彼此的情愫不言而喻。可一年到头,那份爱情终究是无疾而终。花谢花又开,又一年的草长莺飞,诗人把那份爱私藏,缄默不语。一年的光阴,诗人和他似乎完成了一生的轮回,最后,诗人心意满满,将那份爱变成陈年佳酿,永久封存。
03. 清新隽丽的语言
语言具有形成,推动,发育人的感情的功能。余秀华通过清新的语言,抒发了真挚的情感。
在《我爱你》中,诗人写道“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素净的图景。一只透明的茶杯,装着清新的花茶。藤椅上坐着慵懒的诗人,金黄的阳光洒下,温柔地拥抱着一人一椅,一杯一茶。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图,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后面几句则言简意赅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读罢,如此清新脱俗的语言,使读者归于沉静。
04. 诚挚的感情
写诗时,情要真,要深,要独特。余秀华的诗里,对残缺的身体,爱情,村庄的表达便体现了这三点。
身体残缺给余秀华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不仅仅是生活上,还包括精神上的困顿。“我的残疾是被镌刻在瓷瓶上的两条鱼/狭窄的河道,背道而行//一白一黑的两条鱼/咬不住彼此的尾巴,也咬不住自己的尾巴”(《瓷》)追逐之后的失落,让诗人对自己的生命不断探索的同时,心生自卑,怀疑的情绪。这种情绪几乎弥漫在她所有的作品中。她一次又一次地彷徨,质问自己的灵魂。
“匍匐前进,命运是一颗饱满的雨水”(《湖水》)。诗人深知,残缺的身体无法改变。此时,对生命的思考业已渐入佳境。饱满说明自己的身体与灵魂已经相互交融,自己也与肉体和解,坦然接受发生的一切。
在《月色里的花椒树》中,诗人把夜色下花椒树散发的芳香,比作女孩对爱情的如痴如醉。从平淡的生活出发,捕捉细枝末节,表达诗人对爱情的讴歌与向往。
而所有的感悟和情绪都离不开一个地方,横店村。“在横店村里,被一个小女人唤醒的细节,翠绿欲滴”(《田野》)。横店村里埋藏着余秀华所有的欢乐,悲伤,兴奋与不安,这个村庄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所以她的笔下总会有太多的情感因它而起。
朴素的情感,在余秀华的笔下,似乡野的炊烟袅袅升起,那正是她所热爱的。以我手写我心,余秀华做到了,那份诚恳,真挚的感情,相信你我都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