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芷江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帮扶团今日来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白溪坪村,与白溪坪村的两位书记以及村里的几位村民进行了深入交谈,进一步了解了当地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发展背景下,农村“三权分置”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民众们的反响。
白溪坪村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河西城区与乡镇区交界地带的不远处,实践队员们选择乘坐出租车前往当地。一路上,明媚的阳光映着疾风野草绿树梢头,亮丽的乡村之景和着凉爽的野风让队员们心情大好,对此行充满着无限的期待。道路的一旁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沿着公路绵延几公里,种植着水稻和大棚菜等作物。正如实践队员们看到的一样,由于没有深入山区,白溪坪村的平原丘陵地带与芷江县内的其他乡镇相比,占整个村里土地的比例较大。因此,白溪坪村的大部分土地条件优良,有大规模的“一级农田”,荒田一直很少,也经常有外来企业来到该村大规模租用土地生产农产品进行自主创业。据白溪坪村村委张书记反映,农民选择租给经营户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90%左右,只有剩下大约10%面积的土地,大多数由于土地条件不太好,农民卖不出去只能自己耕种。
白溪坪村种植着许多特色农作物,有大棚西瓜、火龙果和有机蔬菜等等;除此之外,还养殖了大棚鸭、特种鱼、鲈鱼和基围虾等特色农产品。村团委李书记说:“西瓜之类的农作物主要是做生意的农民们通过租用其他农民土地而大规模种植;而大棚鸭之类的养殖品,是外来企业承包了农民的土地用来经营的。”实践队员们注意到,大棚鸭是芷民丰芷江鸭这个大企业养殖的,代表着芷江侗族自治县的特产——芷江鸭,是已经形成品牌的、名声较大、销售市场比较广的产品,对企业规模要求较高,需要生产经营一体化。而对于其他特种鱼、黑水虻、鲈鱼和基围虾等特色农产品,养殖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销售需要一定规模的市场才能获利,也都是公司承包农民土地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一体化生产经营。这些企业最终的经营方向是实现“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综合经营,不仅能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专业协助作用,还能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在这样的土地背景下,“三权分置”政策让当地村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一些家庭将无人耕种空地流转出去,让家中年轻人进城务工。这样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不仅能通过出租土地赚取资金、得到土地经营户给予的货币或者非货币性福利,还能通过解放家中劳动力让他们去到更大的工作平台赚取远多于在家耕地的收益、看到比乡村更广阔的风景、遇到更多发展机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收入只会越来越多,农村家庭也只会越来越富裕,普通农民也不再需要通过“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般辛苦劳作来支撑家庭收入了。实践队员们在与当地一位路边买瓜的村民交谈时了解到,他将土地租给其他农民用来大规模种西瓜后,又低价从经营户处收购西瓜,闲来无事在路边做小生意,一天下来收益不多,但是比起自己种地会轻松很多。从这位卖瓜村民热情的谈话、脸上洋溢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向每位路过询问瓜价路人的真诚交谈中,实践队员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他对于现在生活状态的满足和他内心无比的幸福感。当地的一名土地承包户说,他在“三权分置”政策在芷江县还没有推行的十年前就开始租用农民的土地进行大规模水稻种植,并将此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水稻种植期间,他会聘请农民帮他插秧,这样,农民又可以通过定期出卖劳动力获得一部分收入,比自己一年四季打理粮田要轻松很多。
当地村委也在尽力帮助村民们通过“三权分置”这座桥走好乡村振兴的道路。由于大部分的土地承包活动都是村民们自发的,村委们只能间接对其进行管理。有时企业或村民们遇到困难解决不了,比如经营户有时拖欠了农民资金,就会来找村委求助,村委们便有机会开展管理工作,通过谈判和解等方式帮人民解决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战略首先需要进一步改革社会经济体制,其一就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这次访问调查,实践队员更深刻地感悟到“三权分置”政策的惠民利民。它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是新时代改善农村生活的新锦衣,同时也是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保罗·柯艾略有这样一句话:“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乡村振兴也是如此,从平民百姓到政府官员;从政策制定到群众落实改善,只要人民心中有同样不变的中国梦,也就如得到宇宙合力的帮助一般,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通讯员 陈星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