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店停业后,我们把医院当成了家,日夜守护在父母身边,照顾二老的生活起居,再也不会担惊受怕,每天过得甚感充实、安然。
日往月来,星移斗转,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转眼我们在医院度过了八个春秋,除了2011年在家过的年,全家在医院与医生护士们共同过了七个春节。
我满怀期待能与父亲度过更多的时光,陪伴父亲久一些,再久一些。
明知谁也无法抗拒生老病死之自然规律,但我内心深处始终回避着与死有关的话题,或者说根本不敢去想父亲有一天会离开我们。但这一天终究来临,在我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接受着父亲离世的这一悲痛现实。
父亲去世后,我与母亲离开了陪伴父亲8年多的医院,正式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近半年多的时间,除了陪母亲住了几次院,我未曾迈出过家门,买菜做饭,全由丈夫操持。
我拒绝所有亲朋好友的探望,唯恐触碰内心的伤痛,不敢涉及与父亲有关话题和字眼,像个脆弱的孩子,深陷巨大的悲哀中而无法自拔。
2
后来丈夫劝我到户外走走,散散心,我也深深感到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利,于是我慢慢的走出家门。
有一天我散步去体育场,看到许多男女老少在锻炼,我也加入其中。感觉置身于广阔的操场,融入健步走的人流,长时间压抑的胸襟稍稍打开。
正走着,不远处广播里传来筷子兄弟唱的那首“父亲”――
每次离开总是
装做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
转身泪湿眼底
多想和从前一样
牵你温暖手掌……
如泣如诉,充满感情的旋律,刹那间触动到我的心扉。平时每次听这首歌都会湿润眼眶,现在更加抑制不住,泪水雨帘般冲刷着我的脸颊。
一位在我侧面散步的老人用关切的眼神看着我,我顺势走出场地,躲避着周围人好奇的目光,靠在一棵树下哽咽不止。
在家这段时间,我从不敢在母亲面前伤感,总是故作平静。就是夜深人静想父亲时,也只能面朝墙壁,背靠母亲,默默地流泪,唯恐弄出动静,惹得她老人家伤心难过。有时真想躲到一座山上,在一个无人空旷的地方,放声叫上一声“爸――”,无所顾及的恸哭一场,放松一下长时间禁锢的心胸。
此时,我将压抑已久的情感毫无节制地宣泄着……
老人看到我这样,出于关心,来到我身边,亲切而又温和地问:“闺女,你没事吧?”
我感觉对面的老人就像父亲,内心的情感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老人劝我到花池边的水泥台上坐下平抚一下,他也随之坐到我旁边。
等我慢慢沉静下来,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感觉胸口宽松了许多。老人问:“是不是想父亲了?”
我惊异地扭过头,泪眼朦胧地看着这位慈祥的老人。他朝我宽慰地笑了笑,说:“看你一直走着都没事,听广播里放父亲的歌,你才……你父亲……”
我失声泣道:“父亲去年年底去世了……”泪水再次涌出眼眶。
沉默一会儿,老人缓缓地说:“闺女啊,父亲在天上看到你这样,他会不安的,对他不好。你高兴开心,过得好,他的灵魂才安好啊,所以不管为了死去的人还是活着的人,都得往前看,都得好好的……”
听了老人的话,我真得感觉父亲就在天上看着我。突然想起自己曾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父亲每次去家里,看到我情绪特别低落悲观,默默地坐在床边,我背着父亲,眼泪止不住的流。这时父亲用他那宽大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额头 ,安慰道:“没事,放开心,有爸在,啥事都没有。”
恍惚间,父亲就在我身边,从没离开过。我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好好的,让天国的父亲没有牵挂,灵魂安好;我要好好的,才能给予我的亲人更多关爱;我要好好的,让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好,过得顺,才能告慰天国的父亲。
从此,每天清晨丈夫陪我去赶赶早市购购物,平时在家陪母亲说说话,看看电视,做做饭,料理家务,晚间去体育场健步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生活渐渐有了规律。
3
自照顾父亲以来,除了家,我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很少与外界接触,几乎遇不见熟人。随着慢慢走出家门,在街道,在早市,在体育场,陆陆续续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熟人,老朋友,包括我的老顾客,相见彼此,分外亲切。
有天我去体育场,走在人行路上,突然听到公路对面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姐――姐――”
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女子兴奋地朝我疾步走来。我定睛一看,是我的一位老顾客,也是很好的朋友,我们喜出望外,不禁相互拥抱在一起。
她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向我述说,那年过完年,就没再见到我,想联系,又苦于当时没留下彼此的电活号码,还以为我把制衣店搬回了家(因为当初我曾经对她说过,买新房时特意要了个大车库,准备当制衣店用),曾打听着去寻找,结果也没找到。
她还告诉我,两年前经人介绍她与一位男士结婚,现在过的很好,这人对她女儿也很好。我特别为这位朋友得到幸福而高兴和欣慰。她说当初自己作为一个单身女人,带着孩子,心里很苦很难,幸好去制衣店做衣服认识了我,不管我忙闲,总忍不住向我倾诉苦闷,我给予她许多安慰,陪伴她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几年没见好想对我说说心里话,不管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想说给我听。她希望我把制衣店再开起来,即能找我做衣服,还能随时去找我唠唠嗑。
有天清晨,在早市上我又遇到了一位老顾客,乍一碰见,倍感亲切,言谈甚欢,意犹未尽。她说凡是我给她做的衣服,过去这么多年还穿着,并且人家都问是从哪里买的。她很恳切的说:“再干吧,别浪费了你的手艺,我们可去找你做衣服,还能顺便与你说说话。”
不仅如此,有时走在路上,会突然听到有人从老远的地方叫我,但我一时又想不起是谁,她们追到跟前自报家门,说找我做过衣服,后来再去找我做时,制衣店却成了面食店。猛然遇见,感觉非常开心,问我现在在哪里开店,想去找我做衣服。
所到之处,每遇老顾客,都建议我再开制衣店,期待我为她们做衣服。
这些曾经的顾客朋友,相隔多年,乍遇见却没有一点陌生感,并且给予我很大的信心和期许,着实让我感动和欣慰。
其实,从医院回到家,我只有一个念头,把母亲照顾好,从没想过再开制衣店。如今,面对这些老顾客、老朋友的真诚支持,我盛情难却,内心深受鼓舞。考虑到母亲身体也渐渐恢复平稳,经过慎重考虑,我想重操旧业,再做裁缝。
4
我将想法告诉了家人,丈夫这次很支持,说有点事干着,自己喜欢,心情也会好起来,并主动承担起陪伴母亲,以及做饭等家务,使我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母亲也显得很新胜,很支持,不仅为我加油,也为自己加油:“我要好好的,不长病,你可好好干几年!”
说干就干,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我终于又将制衣店置办起来,于2018年国庆节后的一天,正式开业。
我没惊动任何人,但我唯独一一告诉了与我取得联系的顾客朋友,这是她们与我之间的约定,开业那天就来制衣店订做衣服。
在一个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日子,我踏着欢快的步伐,满怀激情,前往精心打造的制衣店。
没有鞭炮齐鸣,没有鲜花作美,没有庆典仪式,但我却信心十足,心花怒放,内心充满强烈的仪式感。
我欣慰地正式打开店门,然后深情款款地走进去,走近案边,拿起婆母送给我的裁缝剪,郑重地对它说:“你好,我的'老伙计',久违了――我们开业吧!”
不一会儿,我的几位顾客朋友,几乎在同一时间来到制衣店。她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说:“置办的不错,好为姐高兴,也为自己高兴。过去这么多年,没想到不仅又有了做衣服的地处,还有了说心里话的地方……”
出乎我的意料,她们每人将一个红包递到我手上,表达着同样的心意:祝开业大吉。
我内心非常激动,双手接过每一个红包,一股股暖流涌遍全身,感觉在这个深秋,我是那个最幸福、最温暖、最富有的人。自己何德何能,与她们非亲非故,竟得到如此厚爱。
我并不看重这份有形的“礼物”,我看重的是那里面所饱含着一份无形的“厚礼”――那是一份浓浓的情义。
然后,我将有形的“礼物”逐一奉还给朋友,将无形的“厚礼”深深装在心底,并且永远不会忘记。我感激而又真诚地对她们说:“你们的情义胜于一切,你们的信任和友谊,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说心里话,我们虽然是买卖关系,将来也依然是,但在买与卖的过程中,彼此建立在相互信任理解的基础之上,她们从未向我讨价还价,从没有为了利益发生摩擦和不愉快。随着友谊的加深,她们也并没有因此作为利益砝码,反而更加延承这种和谐默契的买卖关系。我为有这么真诚友好的顾客朋友,而感到无比庆幸和自豪。
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她们量身定做的衣服全部免费。在我强烈坚持下,谁都不容“抗拒”。尽管这样,我都感觉无以回报,只有心怀感恩,真诚以待。
她们的到来,让我这个小店充满了欢声笑语,各自说着最想说的话,一切都让人感觉是那般亲切自然,爽心愉悦。
应该说,是这些可爱的顾客朋友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期愿,又激发起我对生活、对美的追求,和内心深处对裁缝的那份热爱,我又可以握着婆母的那把裁缝剪,开启我花甲之年的裁缝人生。
5
转眼一年整,在打理制衣店过程中,我一如既往地坚持诚信第一,并且将婆母与父亲所告诫的那两句警语,“自己受点损失是小事,不让顾客花冤枉钱是大事”“砸了招牌是小事,伤了人心是大事”铭记于心,践于行动。
每天,我定时去制衣店,真诚地迎接每一位顾客,精心为她们缝制各种款式的衣服。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微环节,发扬婆母传下来的工匠精神,力争做到稳中求好,好中求精,精中求新。顾客满意,就是我做裁缝的最大愿望。
有朋友建议我为制衣店做一下广告,但我仍然坚持用自己的产品“代言”,用诚信做基石,用好的手艺取信于顾客。一传十,十传百,来店订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多,有的顾客慕名远道而来。顾客的认可和信任,是我做好裁缝的最大动力。
在与顾客的接触中,我还结交了新的朋友,她们同样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有着与我一致的价值观和做人的道德准则,彼此理解体恤,相互鼓励支持,让我感觉自己的生活更加富有,人生更加充实。
三十二年前,我为自己缝制了人生中第一件连衣裙。三十二年后,在我六十岁生日时,我又一次为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件自己称心如意的连衣裙。
由于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追求朴素,父亲曾说“老要精神少要板”,所以我做的衣服都是色调素雅单一。这一次我特意为自己做了一件带有鲜艳花纹的连衣裙,也精神一回,也俏丽一次。
6
从我起初学裁缝迄今,己有32个年头,婆母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传授给我的裁缝手艺不但能妆扮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还能为他人做“嫁衣”,创造美的价值。
如果她在天有灵,知道我仍在延续她留给我的道业,发挥传授给我的裁缝手艺,定会像当年我学徒时,露出满意的笑容,她会说:“我没说错吧,你只要想学,肯定学成,比我做得还好。”
今年,婆母离开我们己整整20年,此时此刻,我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想借此篇对她老人家表达深深的怀念,并感恩于她为我所做的一切。
我从一个排斥“女人活”的假小子,蜕变成一个专注、沉静、细腻的女人;从一个不喜欢做针线活、“五指不分辦”的笨女人,转变成一个不仅喜欢裁缝,而且也能驾驭裁缝的“巧媳妇”;从一个只知本能活着的庸人,成长为热衷于追求世间美好生活的人,这些都是婆婆所赐。
如今,我虽已花甲之年,但不用戴老花镜,依然能随心所欲地穿针引线,量裁缝纫。并且我时刻自勉,无论何时何境,都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向上,活到老学到老。力争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值,活得健康,活出风彩。
而这一切,都缘自于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点缀美丽、创造美好的――裁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