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修身与身修
“修 ,造字本义:从容装饰,精心美化。”——《象形字典》
“修,饰也。”——《说文解字》
“修”,本义是装饰、精心美化,引申为改造、整治、学习、追求、完善。
虽然改造、整治里可以面有“剔除无用之物”的含义,但在本人看来,“修”的篆文图像更像是“人用手把树枝的小枝条去掉,把它做成一条堪用的木棍”。
事实上,“修”的“剔除无用之物”的含义,《大学》中是有一段论述的,摘录如下:“「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修身”的目的是要让自己形成“能与天地万物和谐共赢”的能力、性情、特征。“修身”就是要本着这样一个目标,去剔除无用之物(思想、行为、性情),去增加有益之物(思想、行为、性情)。
“气”,是易于运动扩散的物质、能量,它是人与天地万物产生相通、相入、相应、相生克等相互影响的主体,是人生命活动的重要的推动力量。
“气,造字本义: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汽流”——《象形字典》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
“阳化气,阴成形”——《黄帝内经》
“气”来源于食物,气的主要通道是经脉,营气运行于脉内,卫气运行于脉外,“穴位”是气的重要的发端之处。
“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人气受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黄帝内经》
在中医治疗中,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的情志和气血的运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穴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
“穴位”是神经系统、经络系统、血脉系统相互影响的地方。
“格物致知”是人进行的认知和有意识地主动管理、控制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及其主导下的行为上,“诚意”主要体现在“气”的运行上,“正心”主要体现在血脉的运行和表征上。
“神经系统”可以调节、调动人体气血的运行,气能推动神经系统、精血(相对于气来说,精是不动的、物质性的东西)的运行,精血会提供神经系统和气的运行所必须的原料。
由“格物”到“正心”,是一个移精变气的过程,也是一个步步深入的“修身”过程。
“身修”是一个人从思想上、行为上、情性上、身体的特质上达到了“能与天地万物和谐共赢”标准。
te.pa�&r��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