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年一样,清明节前后我们佛学院都会组织一次春游,今年这一次是我第二次参加了。
这次的春游地点选在了天水,第一次知道天水这个地方,是看丝绸之路纪录片时看到“天河注水”的传说并得知天水得名于此,是历史文化名城。
传说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于此;秦朝的先祖非子在此为周孝王牧马有功,被赐姓为嬴,封地为秦,天水成了秦国的开业基地,后遂有“秦州”之称,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地域特点,更令天水市被誉为“陇上小江南”。
当大巴缓缓驶入城市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感受到了青山掩映中的它给予我们的满目清凉,感觉特别舒服和惬意。
而这次天水之旅的第一站则是“佛教四大石窟”中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山形奇特,犹如农家的麦垛并因此得名,加之地理位置位于丝绸之路的必进之地,来往商旅僧人无数,渐渐成为西北佛教圣地。
附近群众中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在麦积山景区入口坐上了观光车后,一路低云盘旋,乱花如礼炮争相炸开。眼中所见不是白白红红花面貌,就是丝丝袅袅柳腰身,一扫平日的晦暗心情。
我们下车后来到了麦积山石窟的入口,先从导游手上一张张引人入胜的照片入手,回顾了石窟的建造、发现和维护历程。
随后我们层层进入窟龛,与那些精美的佛像们相遇,既见识了西魏、北周的修长婉丽,也重温了隋唐的丰满润媚,在非常认真的欣赏了过去的1600多年里各个时代造像所独有的美丽后,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佛像的眼睛都被挖了。
导游说:这是古代一些来次避难的难民看到佛像的眼睛闪闪发光,以为是宝贝,就把覆盖在佛眼之上的黑色琉璃挖掉卖钱。
身为出家人,看到佛眼被挖,而且只为求财。心中很不舒服。
而当别的同学都在说这些避难的人有多可恶的时候,我却突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佛像其他的部位都保存完好,只有眼睛被挖了?
但不是我觉得他们应该把别的地方一并破坏,而是说取出琉璃办法有很多,他们为什么选择了伤害最低却也最麻烦的一种?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答案:因为心存敬畏,所以行有所止。
也就是说,哪怕那些难民再丧心病狂,也犹有那个在。
那个是什么呢?孔子说是温柔敦厚,王阳明说是良知,我看到的确实它的另一个形态——敬畏。
贪欲蒙蔽了他们的眼睛导致他们挖走佛眼,却又因为心中的敬畏没有破坏别处只是小心翼翼的挖走佛眼。
看来虽然敬畏这个门槛不高,常人非常容易跨越,但却异常坚固,无人能将它从心里彻底移除。
哪怕是饥寒交迫中丧尽理智的难民,却也因为无形中敬畏的牵绊对佛像采取了伤害最小的取眼方法。
因为敬畏是人类为数不多的能够超越自我的一种情绪,因为敬畏,我们作恶时的态度总有一丝松动,也正是因为敬畏,佛教才能历经三五一宗而依然屹立不倒。
佛教尚可以因为人们敬畏的存在一息尚存卷土重来。一个人的道心当然也可以依靠敬畏的力量慢慢修补,雕琢,回归最初的本来面目。
想到此处我不禁暗暗念起了七佛灭罪真言,倒不是为了不为灭罪,只为安住心中那颗摇摇欲坠的敬畏之心。
因为我明白,哪怕我日后堕落三途受无量苦,只要有对三宝的敬畏尊崇之心,就总有出头之日。
我是如此,难民亦然。
而我仰起头看着被挖眼后慈祥依旧的佛陀时,突然发现他早用沉默为我诠释了一切。
临走前,我默默的祈祷所有挖走佛眼的苦难众生都能因为心中尚存的敬畏得脱苦海,得证光明。我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