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承诺了每天写500字并交了500块的押金给王蒙后,今天醒来特别精神,因为心里多了一些牵挂。一整天脑子里时不时就蹦出来“要写500字”,这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要做个言行一致的人。这不是废话吗?嘿嘿,其实这是因为涉及到“承诺与一致”的原理。
一旦做出一个选择,我们就会碰到来自内里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做所承诺的事情。
以前会听到朋友吐槽她身边一些朋友遇到的渣男,在渣男做出了很多很过分的事情以后,她们还是幻想自己可以改变渣男的本性,并且可以携手走进幸福的婚姻。
以前,我觉得她们是因为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妄想改变一个人的本性,甚至将就着过。
看了《影响力》后,我才知道,这是因为人一旦做出艰难的选择,就乐意相信自己做的选择是对的,甚至是欺骗自己,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心里学家早就认识到承诺与一致 原理对人的行为有着强大的指引力量。早期许多杰出的理论家,就把言行一致的欲望看成行为的一种重要驱动力。这种力求一致的观念,真的强大到了能迫使我们做正常情况下不想做的事情吗?确实是这样。保持(并显得前后)一致的动力,是一种威力巨大的社会影响武器,它经常令我们做出明显有违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来。
为什么人的一致性动机如此强大?我们应该意识到,很多情况下,言行一致被普遍认可的品质。言语,行为前后不一致的人,会被看成脑经不清,表里不一的。
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言行高度一致的人总是会更讨人喜欢。所以,我们很容易养成或提醒自己养成保持一致的习惯。如果我今晚不输出500字的文章,别人就会觉得我做事不坚持,不靠谱。我希望展现给别人的印象是说到做到的人,因此促使我自己必须做到这件事情。
周围的人认为我们怎么样,对我们的自我认知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
言行一致为处理复杂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种便利。只要我们对一件事情拿定了主意,便不会再为此苦苦思考。下意识地保持一致是逃避思考的盔甲,那么想要我们不假思索答应他们要求的人便会利用它们。
美国一些玩具制造商就是利用这个方法来提高淡季期间玩具销售业绩。一般玩具公司的销售旺季是在圣诞节之前,接下来的几个月,玩具的销售情况就会陷入可怕的低迷期:消费者已经花光玩具的消费预算,接下来一段时间再也不愿给孩子买更多的玩具。
一般的制造商想通过提高广告的宣传幅度或低价促销,但都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可有些大型的玩具制造商觉得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
在圣诞节之前,他们便在电视上投放一些有趣的广告,成功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便会向家长提要求希望圣诞节可以收到这个玩具作为礼物,这时家长都会答应下来。可等到他们去商店的时候,便会便告知这个玩具早被卖光了。家长只好给孩子买等值的玩具。等过了圣诞节,制造商又会重新再电视投放之前玩具的广告,这使得孩子越发想要了。他们跑去和家长哭诉“这是你答应过的,你答应过的”。于是家长只得痛苦去玩具店履行自己的诺言。
即使家长知道制造商是利用了他们言行一致的原理后,他们也觉得无可奈何,因为确实是他许下的承诺。
那我们如何拒绝别人给我们设定的“前后一致的圈套”呢?
即使保持一致一般而言是好的,但我们要避免死脑筋的前后一致。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机械性地保持一致有可能让人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当我们意识到别人在利用我们前后一致的行为时,我们要听从心底的声音:坚决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