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丨不存在全能公司,我们也没有全知眼
吴伯凡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一个产品,而对于产品来说:任何一个产品都是有特定用途的;制造一个产品需要特定的设备、流程、机制;任何一个产品都是有特定原材料的。
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其实是我们用特定设备、特定流程,从自然界里抓取了某一段电磁波,制造出了一个有利于我们生存的产品。
人的感知产品、蛇的感知产品、蝙蝠的感知产品、狗的感知产品……都是不一样的。从生态角度来说,这些产品没有高下之分,它们都服从于一个目的:如何更好地生存。
1. 黄金手的故事
有一个国王特别喜欢金子,他希望他的宫殿是一座用黄金做的宫殿,里面什么都是金子做的。后来,这个国王心想事成,上帝让他拥有了一双制造黄金的手——不仅是点石成金,他的手无论碰到什么都会变成金子。比如他吃饭的时候,只要拿烤鸡,烤鸡就变成了一坨金子;他要去穿衣服,一碰衣服,衣服就变成了黄金。最后,这个国王的世界真的全部都变成金子了,但是,他却活不下去了。
人的感知就是这样一个类似于“黄金手”的东西:一旦碰到它,就沾上了我们的痕迹,但我们自己不知道,还以为它本来就是那个样子。
2. 手电筒实验
有人做过一个思想实验:我们知道,用手电筒的时候,手电筒照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黑的,那假设我们的眼睛是一个手电筒,它所看到的地方是亮的,我们就会以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亮的。因为在0.01秒之前,你的目光没有触及到那个地方之前,那个地方就是黑的,而一旦你的目光触及到那个地方,看到的就是亮的,我们就误以为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亮的。
我们很容易把我们的感知系统所制造出来的东西当成世界本来的样子。
3. “我的观点”
有一个多年前的同事,常常会发表一些让人觉得特别奇怪的观点,而他自己的反应是对大家的奇怪感到非常地奇怪。
有一回,这个同事就跟我抱怨说,“为什么他们老说我的观点怪呢?它怎么是怪呢?它就是对嘛!”——这个人不明白他自己的观点是他特有的生产线、生产设备生产出来的一个产品,他认为他的观点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我们经常说“我的观点是什么”,但往往忘记了这个词本来的含义:观点,是说你站在特定的观察点看到的一个东西。
这个词本身就在提醒你——要对你的有效性保持充分的警醒,对世界保持起码的敬畏。但时间久了我们就忘了我们的看法仅仅是个观点而已——这个观点,它只代表你的那个点,而不代表世界本来的样子。
有人来找我们,但找不到地方,我们在电话里给对方指路的时候,经常会问“你现在看到什么了?”对方看到什么,就能说明他在什么位置上——你的观点只是表达了你在什么位置上,而不是说你真的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所有面相,否则你怎么会找路呢?
4. 邓宁-克鲁格效应
“达克效应”,全称“邓宁-克鲁格效应”(The Dunning-Kruger Effect),它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奖
我们讲到过一种现象:只有在真正懂了一件事情以后,才能够知道自己当初有多么不懂,而在不懂的时候,你是不知道你不懂,至少你是不知道你有多么地不懂。
“达克效应”就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考虑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
有一个喜剧演员的概括非常生动,他说:如果你很蠢,你就发现不了自己的蠢,因为发现自己的蠢需要相当高的智力。
5. 全知眼
历史上有一个符号是和认知以及智慧有关的: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只光芒四射的眼睛,称为“全知眼”(Eye of Providence)。
1美元上的全知眼
“全知眼”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想象,它是能够看见所有波长的电磁波,能够跟所有波长的电磁波产生作用,生产出感知产品。这样的眼睛是不存在的,只好把它归之于上帝。“全知眼”,上帝的视角——人类不能具备的视角。
在世界各种文明当中都能看到人们对“全知眼”的崇拜和向往。比如,佛教讲的“开悟”就接近于一种“全知眼”的认知能力。
作为人,我们不可能具备这种能力,但我们至少可以具备一种态度:知道自己不具有“全知眼”,或者说,知道自己的观点只是一个观点,是在无数个观察点上的一点看到的东西。
我们找不到一家可以生产世界上所有产品、提供所有服务的全能公司,也找不到一个人、一个物种具备感知世界所有面相,感受世界整体的感知能力。
认识到“我们自己不过是一个感知制品公司”,我们就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了犹太人所说的智慧——“敬畏神就是智慧”。这个神我们可以理解成那个拥有“全知眼”的主体,我们对那个东西的敬畏就是对我们自己的一个定位。
6. 既视感
既视感是一种很奇特又很普遍的心理现象:你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个什么场景,突然很恍惚,觉得自己到过这个地方。虽然理智告诉你,你肯定没有来过这个地方。
“既视感”是一个典型的感知产品,它跟我们看到的很多让我们感到困惑的现象是一样的。
比如你看到快速行驶的汽车的车轮在往后转,比如你看到筷子弯了,这些都是我们这个生产各种感知产品的公司的产品,是由于我们感知这个设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车轮在往后转,是因为我们的视觉反应的速度是有限的——当一个点的运行速度超过我们的反应速度的时候,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
这也就像在一个环形跑道上,一个人如果跑的速度比别人快得多,我们会感觉他“掉队了”。而实际上并不是他掉队了,是我们的感知能力已经不足以应对这样一个超出我们感知能力的现象了。
7. 感知制品公司
“认知方法论”第二单元的关键词是“感知制品公司”。认识到我们自己是一个“感知制品公司”,我们的感知实际上是一个产品,我们就回到认知的原点,那就是苏格拉底在德尔菲神殿求到的那句话:认识你自己,或者说,自知者明。
任何一个方法必须要建立在使用这种方法的人的认知上。如果我们对我们的认知设备本身的特点局限没有足够认识的话,我们的认知优化和升级都无从谈起,我们很可能陷入到“达克效应”中。
拿破仑被关在了圣海伦岛上,他说过一句话,“你们以为你们抓到了拿破仑吗?现在关在圣海伦岛上的这个人不是拿破仑,拿破仑在战场上!”
拿破仑的这句话跟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有某种相通之处: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你不可能同时测到。测不准不是因为对象本身有多么玄妙,而是因为我们测量的手段和方法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同时测到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我们不具备“全知眼”、上帝之眼。
吴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