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兴起,“部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古文、诗词,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增幅达80%。如此背景下,今天的小学诗词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式的?应该呈现出哪些基本形态呢?笔者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第1课《古诗三首》为例谈一谈新样态课堂。
循序渐进的课堂
中国文化根本秘密正在于中国诗学之中。前人创造了无以伦比的灿烂文化,如何把学生引进这“秘密的诗学之中”呢?而古诗距离儿童的生活时代比较久远,古诗的学习对儿童来说往往是枯燥的,是有难度的。以什么为桥梁,打通儿童与古诗之间的隔阂,让他们入情入境地学习古诗?
如,教学唐代王维的《绝句》这首诗: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先以读带讲,边读边想象,多次朗读后,当“江山丽”“花草香”“飞燕子”“睡鸳鸯”等关键字眼在学生的脑海里浮现出画面时,诵读的节奏自然就有了;接着,发挥学生爱表现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所写的景象:美丽的江山、花草的芳香、衔泥垒窝的飞燕、睡卧在沙滩上的鸳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进一步点拨:“燕子”“鸳鸯”都是( )的象征,“飞”是动态美,“睡”是( )美,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师生互动后再诵读,让学生能与诗人的情感共鸣——赞美春天。
有了画面,有了共鸣,有了诵读的节奏,继续以读带讲:一二、三四均对仗,一句一景。一、二两句分别写视觉和嗅觉,三、四两句分别写一动一静两种鸟。燕子忙着筑巢,鸳鸯相偎而眠——动静虽殊,然而动与静所蕴的“安居乐业”的内涵是一样的。而这,也正是身处乱世的诗人梦寐以求的生活。“飞燕子”和“睡鸳鸯”所激发的,乃是同一种羡慕和希冀。否则,诗圣为什么不避重复,一再写鸟?
悟到这一层,自然更加懂得前两句:春日迟迟,作者为何虚写江山之丽,而着力摹写春风花草那令人绵软销魂的香气?“春风——花草香——”香味原本是很难用语言传达的,然而这种绵软销魂的感觉,却可以通过声音传达出来。春来了。春又来了。燕子欢快地忙碌于旧园故家,鸳鸯安详地酣眠于温软沙窝。这一切,都给了飘零的诗人深深的感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寄人篱下的暂时安稳,如何消弭诗人的思乡之情?然而,伤心是没有用的,能有一处安稳的栖身之地已经很幸运了。所以诗人要让自己沉醉于花香,以真挚的愉悦,去欣赏燕子的轻捷、鸳鸯的慵懒。
但使春风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再读,反复读,读至此,小学生也许就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对春天的赞美之余,还有淡淡的忧伤——思念家乡。诗圣《绝句》的第二首就是个证明: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在层层推进中不断深化学生的感受、认知,遵循读、品、思的顺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诗歌情境的深处。
举一反三的课堂
诗词教学设计应尽量从简,重点教会学生吟诵。可为日后大量的古诗文的学习,便于教师操作,利于学生自学。
三首诗,不需要每节课都精心设计课件,老师会吃不消,也不要设计太繁杂的问题,满堂问,学生会厌烦。对于像《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这样的文本,可只设计一个模板,重点内容为举一反三学韵律,每首诗的内容往里面套就行。
如,吟诵唐代王维的《绝句》。
- · — — | - — - | —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 — - | | - | | — —
泥 融 飞 燕 子,沙 暖 睡 鸳 鸯。
将四句诗中所写的事物挑出来,我们得到的四个词是:江山、春风、燕子、鸳鸯。四词所指,都是所在诗句的中心意象,便开始诵读,一两遍后,再找诗歌所押的韵:“阳”韵,再诵读,将韵脚拉长音,这便从声音的角度营造出了幸福、绵软、安逸、温暖的感觉。
想吟诵好一首诗,教一两次是到不了位的,它不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而是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从头到尾穿插着、贯穿着、糅合着。变着方式反复吟、反复揣摩,教师领着学生在小结中完善:一找韵——“阳”韵,韵脚字“香”“鸯”是“长平”;二找入声字——全诗只有一个“日”,入声字少的诗,吟诵起来应是流畅而安逸的;三看每句诗二四平声有哪些——第一句“山”,第二句“风”,第三句“融”,第四句“鸳”,边讲边标注吟诵符号。
体察到大多数学生接受了以上的学习内容后,依符号,再吟诵,再讲:“迟日江山——丽”“日”是入声字,读音短促,“山”是长音,有江山无数之感;“春风——花草香——”,把“风”字拉长,有春风不尽之感;“泥融——飞燕子”,把“融”字拉长,感受泥土的湿软,“燕子”仄声高起,声音跳跃;“沙暖——睡鸳鸯——”“鸳鸯”平声低长,声音平静。
如此举一反三,不少人隐约能背了,更多的学生还会摇头晃脑吟诵了。这首小诗好读好背,可是如果没有反复吟诵,我不知道如何让孩子喜欢这首诗。触类旁通,《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也按这样的“套路”出牌,在韵律中找意境,相信学生能慢慢摸出吟诵的门道来。
深入浅出的课堂
小学教师给学生讲解古诗词,通常不敢讲平仄,只是停留在“解读字词含义、理解诗词大意、背诵”这样的层面,不会想到要利用平仄知识去帮助学生理解唐诗宋词。
是否可能呢?对于小学师生来说,掌握平仄特别容易。今天的小学师生几乎无一例外,都经过汉语拼音的严格训练,非常熟悉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四声。稍稍前进一步,多讲一句“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那么,即使资质最差者也会明白什么是普通话的平仄。
一点即通,三首诗,一气呵成,标注好了平仄符号后,学生迫不及待学着老师的样子,抬起手臂,比划着平(—)长仄(|)短,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吟诵起来: · | __ ___ __ | ___ _ __ | | · __ __
竹 外 桃 花 三 两枝, 春 江水 暖 鸭 先 知。
_ __ | | _ __ | | | _ __ · | __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 正是 河 豚 欲 上 时。
依照平仄规律诵读,将声音变得绵延、婉转、有起伏、有情感——这时的诵读听起来就有点像唱歌了。在模仿中再相机教给学生基本的平仄吟诵关系,就是吟诵规则——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再给一个口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学第三首《三衢道中》时,学生自己就能诵读了。
_ | _ __ . . __ | __ | | . _ __
梅 子 黄 时日日晴, 小 溪 泛 尽 却山 行。
| __ . | _ __ | _ . _ __ | | __
绿 阴 不 减 来 时 路, 添得黄鹂 四 五 声 。
至于诗词里的入声字,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我的学生讲客家话的居多,让他们用方言念念入声字,体会该字的短促便可判断其确实是入声字了。
就这么简单。不需要过多讲解意思,在读中品,品中读,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深入浅出,相信几年后,孩子们随便拿到一首诗词就可吟诵,在吟诵中就可揣摩出诗的意境来。如此轻松愉悦的诗词课堂样态,定能将学生的古诗学习指向一个更为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