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声音:“你说的不对”、“不是这样的”、“不不不,你错了”。
当事实摆在眼前,证明刚才说话的人错了时,他们还会继续说:“当时不是这样的”、“这么看,还是你错了”、“我就假设过吗?”等等。
估计听到这样的话,你就想远离这样的人。
这是一群自命清高的人,否定别人、否定别人做的事成了他们的思维习惯,也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即使他们有错时,也能聪别人身上找到原因。
举个例子吧,小赵结婚后,因为她老公经常性地用的否定话语给她说话,小赵几欲想过离婚。
淘米时,如果小赵掉出来几粒米,他老公看到后就会说:“你看你这活儿干的,就没有利索过。”
做饭前,本来她老公说好他做饭的,结果小赵刚坐下来,就听着她老公在厨房喊:“能有点眼力架儿呗,给我剥头蒜。”
偶尔小赵加班,回来晚时,她老公就会说:“是不是工作效率低,又被罚加班了。”
“……”
小赵给我说:
“这些事,看起来都是小事,说起来也感觉微不足道,我要是反驳两句,还显的你我计较了。
可是,长期这样下去,我就得天天吃他的话头。
我在娘家时也没这样受过罪啊,嫁给他,是为了让我过上更好的日子,岂是来受语言暴力的。”
其实,小赵老公的话,也称不上是什么语言暴力,就是习惯性得否定人,已经习惯到自病不觉的地步了。
我给小赵一个建议,就是让她给她老公好好聊聊,郑重其事地聊一聊,相信她老公如果想过好日子的话,这个坏习惯必须改掉。
那为什么好多人都有这种习惯性否定人的毛病呢?想获得关注
法国作家莫洛亚说:“每个人都知道别人在评判自己师会出误差,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评判别人时也会出误差。”
为什么互相评判别人时,都会出误差?因为大部分人感觉别人都不如自己,只有把别人打下去,自己才能获得更多、更大的被关注。
这是人性中固有的一种本能。
往往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能力会对崇拜者夸夸其谈,说自己是如何如何取得成绩。
而往往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于运气:“要不是他赶上了好时机,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果。”
朋友聚会上听得最多的,就是对不在场的人的评价,因为不在场的人可以任意被否定。
家庭闲谈中,一旦议论到别人,就是那人如何如何不行。
斗期望在这种否定别人的同时,抬高自己,因为把别人都压下去,自己不就升上来了吗?非也!
美国大师马克•吐温去拜访法国名人波盖,波盖见到马克吐温后就想用否定美国的方式,显示自己国家的骄傲,当然,也想挖苦一下马克•吐温。
波盖说:“美国人在无事闲暇时爱想念他们的祖先,可是一想到他们的祖父一代,就不得不停止。”
波盖这是在说美国的历史短。
马克•吐温听后,不紧不慢地说:
“当法国人无事时,总是尽力想找出她的父亲是谁。”
否定别人并不能拔高自己,反而抬高了别人,所以,习惯性或有意刻意否定他人,都不是一个好习惯,也不是一个好办法。
习惯性否定他人,会让自己被孤立
人是社会动物,生活和工作当中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如果一个人被孤立,势必就像脱离了社会一样。
认识一对夫妻,因为愤世嫉俗,看着水都不顺眼,看着什么事也心烦,两个人在没有通知任何家人和朋友的情况下,找了一处深山老林,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
可几年后,他们的孩子长大了,孩子非常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对夫妻也感觉不能让孩子跟着他们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孩子得融入社会。
可当他们带着孩子出来后才发现,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他们告别时候的模样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都已经不适应了,彻底被这个社会给否定了。
其实,否定他们的不是这个世界,而且他们自己造成的。
没有人愿意和经常否定自己的人在一起,没有人愿意和经常否定自己的人在一起做事,没有人愿意和经常否定自己的人做朋友。
习惯性否定他人会让自己被所有人孤立,被社会孤立。
习惯性否定他人,只能让自己活在“小我”局限里
所谓的“小我”,就是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在作怪,感觉别人都不如自己。
这样的心理是自卑的,不自信的,只有不自信的人才会否定别人而显示自己的高大。
一个内心充实的人不会取否定别人;一个谦虚学习的人不会取否定别人;一个知道让家庭和谐的人不会取否定别人;一个想和同事合作,从而获得更大成功的人不会去否定别人。
警惕内心的自卑,试着去肯定别人,否定自己,不光不会压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还会让自己找到真正的自我。
曾国藩说:“人抬人无价之宝,水抬人万丈之高。”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抬高对方,学习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而不能习惯性地去否定别人,一否定别人就否定了自己,就局限了自己的格局,困住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从而让自己很难再得到提升。
否定自己不是看轻自己,否定别人才是。
抬高别人不是否定自己,相反,这是一种成长,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美德。
我是邯唐情感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记得点击“关注”,也可以点赞,收藏、在评论区留言和转发给您身边的好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