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的精神是彼此分享,彼此了解,彼此给予,彼此交流,彼此尊重,彼此接纳……根基于“彼此”,彼此是人与人的分享,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透过对话这座桥梁,人们参与彼此,生命有了流动,生活因此而丰富鲜活……
根基于人的对话,就不会局限于说服、伤害或简单的关心问题,而是关心生命本身。因此对话的本质,在于关怀、观赏与好奇。
若对话并未展开,关心的则是问题,在意的是对错、好坏,美其名曰为关心人,其实仍执着于解决问题,如果是这样,对话就不会成立,即便使用了高明的技巧,也只不过暂时解决问题,无法展开深刻的互动。
若关心的是人,就不会是上对下的传达,而是对等的彼此,态度可以保持平稳,能够及时回馈规则。这种情况下,与孩子展开对话,会好奇她如何想的?好奇她的决定,好奇她的应对,好奇她的感受,好奇她如何看待自己、看待生活……从而关心孩子的处境。
好奇就是接纳的开始。提问是基于好奇,是一种征询,也可以是核对。但我们经常会将提问,当成是考题,用以质疑,沦为较劲的工具,那就不是对人的好奇。
亲子对话中,当孩子喜欢问为什么?过去我们回答很简单,只要秉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理念,给予答案与否就可以了。书中提到一个坐高铁的例子,场景是高铁站孩子与爸爸间的对话:
孩子指着高铁问:这是什么?
爸爸:这是高铁呀!
孩子:什么是高铁?
爸爸:高铁就是速度比较快的车。
孩子:为什么速度比较快?
爸爸:因为省时间呀!
孩子:为什么要省时间?
爸爸:因为时间不够用呀!
孩子:为什么时间不够用呀?
爸爸:#&#&……
可见简单的喂食答案,答案喂不完,因为答案的后面仍有“为什么”,因为简单的喂食答案会让解答趋于封闭,难以展开更大的视野容易陷入玩绕口令的场景,老师给了另一种模拟场景。
孩子指着高铁问:这是什么?
爸爸:宝贝呀……你是什么时候看见它的呀!
孩子:我刚刚走上来,就看见它了呀!
爸爸:你看见的时候,有很惊讶吗?这么长的车子。
孩子:有啊!这台车好长呀!
爸爸:你以前见过跟它相似的车吗?
孩子:嗯……火车。
爸爸:你坐过火车吗?
孩子:坐过呀,火车速度很快……
爸爸:有比汽车快吗?或者……
孩子这时就会在脑海里思索汽车、火车与高铁的模样,进而拉开对话空间,成了有趣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