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次看到笑来老师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一种被重锤敲中的感觉,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一切价值,都是我们注意力的产出。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一个人的注意力,很可能是唯一能够称得上是“与生俱来”的,有产出能力的资源。
转眼一年过去了,我们是否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的成长上?再来回顾一下笑来老师当时提出的三个问题和一点建议:
1、你有没有掉到那三个大坑的某一个里?
2、你觉得怎样花费你的注意力是最合理的?
3、你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论据、论点、素材?
4、每天都回顾一下自己当日的注意力开销,并记录下来。
说到人生中的三个隐形坑:
“莫名其妙的凑热闹”
“心急火燎的随大流”
“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相信看过专栏的战友都会印象深刻,生活中有99%的人都有过掉坑的经历。通过专栏的学习,相信肯定已经有人从这三个隐形大坑里爬出来了,但一定还有人出来了又掉进去了(这里面就包括我自己),这也是为什么要重读《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原因。
在这里提个问题,笑来老师说为了保持持续的注意力,他很早以前就把手机调成了静音,从来不主动接听电话,而且关闭了所有软件的推送和提醒,不知道有哪位战友也做到了这点,反正我是没做到。
回想去年跟着专栏学习的时候,真的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成长上,学习、工作、生活都充满了热情,时刻提醒自己。但是随着专栏的结束,好像又回到了原点,注意力又被各种外在事物拉到坑里去了。
最近看到一项关于注意力的研究,纽约时报记者马特·里克特在调查中发现人的注意力系统中,其实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在角力。
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注意力,另一个是自下而上的注意力。
自上而下的注意力系统,可以让我们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全神贯注的去完成一项工作。自下而上的注意力,能够让我们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立即被吸引。自下而上的注意力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运行的,被感官刺激和预警线索驱动。
这两种注意力都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需要的。如果没有自上而下的注意力,就没有办法让自己专注起来,去关注重要目标,也就没有办法去专心研究一切问题。
而如果没有自下而上的注意力,人类就没有办法在做一项工作的同时,还能兼顾到另外一些新发生的刺激因素和意外情况。假想一下,如果一个洞穴时代的人类,全心全意地在关注如何把火生起来的问题,但却没有注意到有一只狮子正在靠近,后果不堪设想。
那些能够吸引到人类很多注意力的科技产品,都是利用人类这两种注意力系统的高手。
在研究电视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人的注意力时,马萨诸塞大学的教授丹尼尔·安德森说,电视的魅力正在于,它能够同时吸引自上而下系统和自下而上系统这两个经常对抗的注意力系统。
通过自上而下的注意力,人们可以设定目标,并且给目标以关注。通过自下而上的注意力系统,人们可以随时注意到声音、光线、和运动等变化。
自下而上的注意力系统可以提醒人,尽管你可能在调动自上而下的注意力,在专注工作,但是环境可能出现变化,这种变化需要人加以注意,因为它可能带来机遇或者威胁。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婴儿即使看不明白电视上在表演什么,婴儿也会不由自主地望向电视。这是婴儿天生的自下而上注意力系统在起作用。婴儿对电视上的声音和光线的变化做出反应,“出现变化时,你会想要弄清楚那是什么。”
当你自己想要看电视时,电视占据的是你的自上而下的注意力系统;当你走神时,或者当电视开着,但你不是在看电视时,电视也会通过声光电的变化,调动你的自下而上的注意力系统,把你的注意力抓回来。
电视已经非常强大,不过,和个人电脑与智能手机相比,电视也只是小巫见大巫,“毕竟,电视节目的情节虽然有趣,但却并不私密。你的手机和电脑上演着关于你自己人生的剧情。”
所以,人的注意力越来越支离破碎。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说,2004年时,脸书还没有流行起来,一个普通的办公室文员,每三分钟就会被各种各样的媒体刺激打断;2013年时,被打断的时间变成了每两分钟一次。人们保持注意力的时间越来越短。
在人们对手机和社交网络的使用上,两种注意力系统也在发挥作用。
自上而下的注意力系统,想要保持联系、建立联系、形成联系,社交网络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一点。而即时通信系统,有新信息或新留言时的提醒声,又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注意力系统,让我们注意到新的变化和将要发生的新的故事。
除此之外,人们沉浸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电子设备迎合了大脑深层次同分享有关的神经传导。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到,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观察大脑内部,去看看人类在发布信息时,我们的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
结果发现,大脑里的正向回馈区在人们分享信息时会亮起。论文说,根据这个显现个,“我们推测人类是愿意公开信息的,就像食物和性可以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一样,分享信息也可以引起我们本能的愉悦。”
回到那个让纽约时报记者马特·里克特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在开车时使用自己的手机?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做很危险吗?
答案是,人们知道开车时使用手机很危险。但是,他们只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去这么做而已。
马特引用了一项民意调查的数据来说明这点。这项调查是在2007年8月发布的。调查显示,89%的美国成年人认为,边开车边发短信应该被宣布为不合法行为。但是,调查显示的另一项数据是:参与调查的美国成年人中,有64%的人都曾经一边开车一边发短信。
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并不一致。为什么会这样呢?
马特·里克特介绍了另一个概念:冲动控制障碍症。冲动控制障碍症的特征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冲动、欲望或者诱惑,而做出对自身或他人有害的行为。
冲动障碍症的患者,在采取行动之前,会感到越来越紧张,或者越来越激动,而在采取行动时,就会体验到愉悦、满足或者释然。
患上冲动控制障碍症的人,可能会陷入病态性的赌博、戒不掉吸毒或酗酒等对自己有害的习惯。用冲动控制障碍症来描述一些沉迷于手机等电子设备是否有些夸张了?
马特·里克特的调查说,人们在使用科技和服用毒品时,触发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真的具有相似性。比如,人们在使用毒品时,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水平会上升。
多巴胺系统是人类的奖励中枢,它能告诉我们,我们刚刚做完了一件愉快的事。而在玩电脑游戏时,多巴胺水平也会上升。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设备对人的刺激原理和毒品相似。用不了多久,人一看到电子设备,就会开始期待大脑多巴胺系统给予的奖赏。而人也就越难以控制自己去使用电子设备。
知道了注意力的两个系统之后,才能更好的关注自己的注意力是在被那个系统所控制,才能更好的明白该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把宝贵的注意力放在我们自己身上,放在成长上。对个人而言,生活就是成长,没有成长就不是有意义的生活。
每天进步一点点,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