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把时间当作朋友》——打破时间管理的困境,度过充实的人生,关键在于开启心智


这是一个效率至上的时代,人人都渴望更好地利用时间。

因此,职场和自我管理的书籍中有一类特别受欢迎——时间管理。

然而,实际效果怎么样呢?读过这类书籍,却还是管理不好时间的,比比皆是。

究其原因,许多书籍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

​我们说,分析问题可以分为“道”、“术”、“法”三个层次。许多书籍和方法论只是在的层面上解决问题,效果自然也就有限。

管理时间,如果只着眼字面意思去“管理”时间,就好比一个人长了痘痘,只顾着挤掉痘痘而不关心为什么长痘痘一样。

那么,如何才能将这个命题看得更深入一些呢?

李笑来老师专门写过一本书讨论这个问题——《把时间当作朋友》,倡导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从更深入的角度看待时间管理,从而取得突破。

《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是原新东方英语老师、比特基金发起人、创业者、天使投资人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跨界者和超级斜杠青年。

他还一直热衷于教育和公益事业。2013年,他将《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的稿费捐赠给北京大学,设立“把时间当作朋友”奖学金,鼓励同学高效利用时间,终生学习。

他好与人分享,博客文章受到网友和读者们的喜爱。

李笑来

如此多的身份,李笑来都驾驭得游刃有余,并且有不小的成就,这和他他崇尚逻辑、追求深入思考、热衷学习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分不开。

这本书《把时间当作朋友》很好地体现了它作者的这些特质。它并不谈方法,而是谈思维。

若想合理使用有限的时间,度过有意义的一生,首先要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而这其实很难,需要有相应的思维水平和反省能力。能做到的人是有限的。

相当一部分人因为缺乏自知与自省,在错误的路上奔跑,尽管非常努力,却仍然焦头烂额、不明所以。

人生的幸运在于,“用正确的方式做值得做的事情”,而这需要良好的心智水平的支撑。

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即心智),将自己从低维的思考模式中拯救出来,摆脱自身的局限和狭隘,将会受益终生。那时,时间不再是你的敌人,而会变成你的朋友,陪你走过美妙人生旅程。


01  决定你如何学习和使用时间的,不是逻辑,而是心智。

从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说起——“人们可能会基于完全相同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比如,因为想好好休息,所以早睡早起;与此同时,另外一些人则因为想好好休息,所以选择睡懒觉。

李笑来在初中的暑假偶然报了一个计算机学习班,学费十元钱。这在80年代普遍工资只有几十元时,是笔不小的花费。而且那个时候,计算机还远远没有普及。

决定报名时,他并不知道学这个有什么用。父母只是想让他不虚度暑假,而且觉得“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儿”。

编程

但正是这个学习班学到的编程知识,对他编写《TOFEL核心词汇21天突破》——这本他后来的代表作——产生了巨大的帮助。这在20多年前的夏天,参加那个计算机学习班时,他绝不可能料想到。

面对同样一个学习机会,像李笑来和他父母这样的人,会觉得既然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那就先学着再说呗。于是,在后来的生活中,碰到机会用上了这些知识技能。体会到了学习的益处,让他更坚信学习的价值,下次有类似的机会还会继续学习。

而相反思路的人,因为不知道学这个有什么用,所以没学。既然压根没拥有过这个知识或技能,自然体会不到它能带来什么好处。于是得出结论,不学也没什么,所以,下次还是会进行同样的选择。

他们的选择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反过来加深了各自的行为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前者的数量比后者少得多。

通常,在某个领域有卓著成就的人,大多属于前者。他们非常愿意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心态开放,因此,常常知识面广泛。

比如“魔稻祖师”袁隆平爷爷,年近90的他,在生活中是个游泳健将,也爱打排球,还会拉小提琴,英语也是张口就来。

袁隆平爷爷

后者的代表性人物便是“中国式家长”。孩子要学一件东西前,必先问“有没有用”,“没用”就不学,这是他们的常见思维。

有目的地学习当然是好事,但不能矫枉过正。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动态集合,未来不可预知。“有用”和“没用”其实并没有标准。在探索和尝试中不断前进才是永恒。所谓“问渠那(通“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没有广泛的源头,哪来活水

“书到用时方恨少”,不是先知道有什么用才学,而是先学才知道有什么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像蔡康永说的:“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游泳

更何况,学习远不止“有用”这一个好处,它还有许多隐性的好处。例如,当你习得一个新的东西、打开一扇新的大门,那种心灵被撞击的愉悦感和惊喜感,非常之美妙,任何其他无法替代。

那么,回头来看,为什么基于同样的起因,不同的人会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呢?

答案是,他们的心智不同,而非谁的逻辑不通。因为两种选择都是合乎逻辑的,逻辑并没有办法解释这种差别。

心智,就是一个人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以及由它们造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心智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吸纳处理信息的习惯,以及他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而这些行为本身,又会反过来影响心智。日积月累,最终会塑造你。


02  通过学习和体验延长时间,把一辈子活成几辈子。

从小我们就听过一句话,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学习是自身能力的延伸,帮助自己把认知边界的“触角”伸得更长更远,从而解锁更多的人生“副本”。

每掌握一项新技能,就像重生了一次。习得它的一瞬间,世界就改变了,因为改变了,能做更多不一样的事情,所以你存在的世界也跟着改变了。

比如,学会一门外语,便能和说这门语言的人交流,阅读他们的文字,了解他们的文化。学会一种乐器,便能乘着它遨游于音乐中,体验音符流淌时的艺术享受。

演奏乐器

学习就像是翻山越岭,越过这个山头,便是一整片森林。这些不一样的精彩风景,会吸引你一路向前,不断发现新世界,体验别样的乐趣。

随着这些体验的加深和增多,人生的长度会发生感知层面的增加

著名电影人制片人方励在一席的演讲,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与宇宙和时间比起来,我们短暂的人生只是一瞬。“当你意识到生命有多宝贵的时候,就会惜命。惜命的方式不是拿来养生,而是拿来折腾的。”

“生命只有一次,太珍贵太珍贵了。随着心走,心里出来的东西,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一直按照这个原则去使用时间,不断学习和钻研自己觉得“好玩儿”的事情,不舍得一点“浪费”。直言自己这几十年活得太赚了,甚至可能活出了别人的两辈子。

方励《感谢你给我机会上场》演讲

杰出画家达芬奇,不仅精于绘画,还在音乐、建筑学、数学、解剖学、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等等领域有卓著的成就。他全部的科研成果手稿大约有15000页。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

他的“世界”很大,他的“时间”早已超越了普通人的一生。

达芬奇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每天都在做差不多的事情,那么一年以后,你还是一年前的你,只是老了一岁。如果你愿意每过一段时间都去尝试一种新的体验、学一项新的技能或是认识一些来自不同背景的人,那么一年后的你和一年前一样年轻,只是比别人多活了一年,多了一年的阅历和对世界的认知。”

学习和体验,让时间“延长”,让岁月“停驻”,让生命更宽广。


03  记录,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感知时间。

每个人都会有时间“越来越快”的感觉,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对时间感知能力的下降。

怎么随随便便刷个网页,2小时就过去了呢…怎么搭个公交出个门,分针一眨眼就划过了180度呢…怎么回想一下昨天做了什么,一下子“失忆”了呢,这件事好像是昨天做的,又好像是前天,亦或是大前天?

那是因为没有给这些时间留下印记。

时光匆匆如流水,若不留下点痕迹,怎么证明我们活过,那些日子真实地存在过呢?若不留下点痕迹,往日时光便像蒸发的水蒸气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空气中了。

记录是个看似简单却底层的诉求,它为时间标注节点,给生活留下印记。

无论是知识经验的传承,还是感受和记忆的留存,都需要记录。

作家、哲学家周国平说:“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如果你热爱人生,就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的经历,珍惜其中的欢乐和痛苦,心情和感受,因为它们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如果有日记作为依凭,即使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日记

通过日记、简记或是其他载体,用文字记录下点滴经历、知识经验、所思所想。在大数据时代,这些记录便是我们生活的“数据库”。它们将时间“凝固”、“留存”,以便我们“翻阅”和感知。

与此同时,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就像打理金钱的时候需要记账一样,时间的花费也需要记录,而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

通过记录,我们了解到时间的支出,才能更精确地感知它,而不是囫囵而过。

若能更精确地感知时间,便不会因为时间越来越快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便也能更好地使用和对待自己的时间。

最后,记录离不开写作能力。

我国的语文教育和文学绑定过于紧密,导致国人大多对“写作”有误解。

其实,用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才是写作最基础也是最重要作用。

严格来说,时间并不能被“管理”,无论我们怎样对待时间,希望它快或者慢,它都不会理睬,它只是夜以继日、均匀稳定地流逝而已。我们不能管理时间,我们只能管理自己。

《把时间当作朋友》告诉我们:提升自己,需要开启良好的心智。不断地学习,可以扩宽我们生命的宽度。勤于记录,让我们更精确地感知时间。

怎样使用自己的时间,决定了你可以成为怎样的人;你是怎样的人,决定了你拥有怎样的世界。

关乎到人生最最重要的资源——时间,怎么认真对待都不为过。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 End -

「本文由 @粥粥Laraine 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684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14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14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8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9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6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7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9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346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66评论 1 33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2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7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1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